具有特殊材质鞋面的eva拖、凉鞋固定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0070阅读:6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具有特殊材质鞋面的eva拖、凉鞋固定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特殊材质面的拖、凉鞋,特别是涉及一种组合固定极佳且使用上舒适安全的具有特殊材质鞋面的EVA(ethylene vinyl acetate)拖、凉鞋固定构造。
人一天当中拖鞋占有极大的重要性,因为它是皮鞋、高跟鞋、步鞋等密封足部鞋类外的一种开放性鞋类,因此,具有极佳的松弛足部的功效,当然也负有保护足部防止受伤的神圣任务,然而,为配合不同功效的使用,拖鞋在设计上也有许多种,如普通家居拖鞋、健康按摩拖鞋、清爽型拖鞋等,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清爽型拖鞋加以研究、改良,以下就清爽型拖鞋作一说明请参阅


图1~3,此种拖鞋的鞋底构造一般包含鞋底(1)、足踏板(2)、底纸(3)及鞋拖(4)等构件、鞋底(1)是由EVA发泡材热压成型的,足踏板(2)一般是采用竹片、茅草或藤类等材质加工编织成席后,再于其底面(27)粘上一层与足踏板(2)形状相同的底纸(3),并在其周边(25)设一缝边(5),将底纸(3)、足踏板(2)连成一体,以防止其周边的毛边伤及足部,最后再利用胶剂将足踏板(2)粘固于鞋底(1)上,装上鞋拖(4)并在其鞋底(1)底面上加装一鞋大底(6),即成为此种清爽型拖鞋的成品;通过鞋底(1)面上足踏板(2)的设计,即可使人的足底接触在透气性佳的竹席或草席上,使其在穿着上更为舒适;然而其仍存在如下的缺点(A).足踏板(2)在处理上由于材质上的问题,无法直接稳固地粘设于鞋底(1)上,因此,两者间加设有底纸(3)为中介以提高其胶合上的强度,此设计对于拖鞋制造加工的影响颇为困扰从业者,不但需要足踏板(2)上预设有鞋拖(4)装设用的穿孔(24)及缺口(23),底纸(3)上也须配合有相同的穿孔(37)及缺口(35),鞋底(1)也相同;还要往复多次的胶合加工,因此,对于处于恶劣环境下求生存的从业者来说,实在不甚理想且不符经济上的效益。
(B).足踏板(2)加工后,其周边(25)均会产生较粗糙面,而有刮伤、刺伤使用者的危险,因此,为防止此种事情的产生,通常在其周边(25)上设有缝边(5),此缝边(5)加工很麻烦。
(C).足踏板(2)与鞋底(1)仅是以粘胶将其胶合固接,然而,拖鞋常会与水接触或至少是难免不碰到水,而胶剂一旦碰到水就容易脱胶,而足踏板(2)是以竹片或藤类、无纺布等材质制成,所以很容易因其吸水或渗水进入其接合面,而使胶剂失去粘性,造成足踏板(2)与鞋底(1)脱胶分离造成损坏。
(D).请参阅图4所示,当鞋拖(4)组合后,其接合的鞋拖耳(47)与足踏板(2)穿孔(24)相互的接触点(100),因足踏板(2)的穿孔(24)甚为粗糙,所以,经长时间使用摩擦后常使鞋拖耳(47)断裂,影响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特殊材质鞋面的EVA拖、凉鞋固定构造,通过一特殊设计的压合构件与创新的足踏板构造配合,使足踏板完全稳固地置设于鞋底上,并无脱胶损坏的情形发生,将可大为提高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特殊材质鞋面的EVA拖、凉鞋固定构造,其可将足踏板的周边完全封盖住,呈一完全光滑的表面,提高了穿着上舒适的轻松感受。
依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特殊材质鞋面的EVA拖、凉鞋固定构造,其是在鞋底面上设置特殊材质(如竹席、藤席或草席等)制成的足踏板,再配合鞋拖及鞋大底即可组合成一拖鞋;其特征在于足踏板,其周边沿鞋底的周边编织裁切成类同于鞋底的形状,尺寸略为小于鞋底,而可将其放置覆盖于鞋底面上;足踏板的预定为鞋拖带穿设的位置上设有穿孔或缺口,供鞋拖带穿设。
压合构件,其与鞋底同为EVA发泡材质制成的中空状的板体,其也是配合鞋底的形状而设,并且其最外周边沿鞋底的周边而设,其外周边与内周边形成有适当的落差阶梯,落差阶梯约为足踏板的厚度,且内周边恰覆盖于足踏板周边稍内的位置上;对上述组合构件施予一热压处理后,即可将压合构件完全压合于鞋底上而成一体的构造,同时将足踏板完全限位固定于鞋底上。
下面通过较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有特殊材质鞋面的EVA拖、凉鞋固定构造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以往鞋底构造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以往鞋底构造与鞋大底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3是以往鞋底构造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4是以往足踏板与鞋拖上鞋拖耳的接触状态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示意图。
图7、8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压合前、后的组合剖面的示意图。
图9所示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足踏部的穿孔及缺口上加设有保护体的外观示意图。
图10所示是图9的部份作用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有特殊材质鞋面的EVA拖、凉鞋固定构造请参阅图5、6所示,其包括有鞋底(10)、足踏板(20)、压合构件(30)、鞋拖(40)及鞋大底(50)。
鞋底(10)是由EVA发泡材成型而得,其前端缘(101)稍内位置上设有孔口(11),而后端缘(102)稍内的两对应处各切设有长槽孔(12)。
足踏板(20),其是采用传统竹片、藤类或草茎等编织粘结成一体的竹席或藤席等,其形状被裁切成与鞋底(10)相同配合于鞋底(10)面上,但尺寸较小,因此,其周边(201)即沿鞋底(10)的周边(103)稍内的位置环绕,设于鞋底(10)面上,且在相对于鞋底(10)孔口(11)的位置上设有穿孔(21),在相对于长条孔(12)的位置上则往内切设有缺口(22)。
压合构件(30),呈一板体,其与鞋底(10)同为EVA发泡材质制成,其中央是一透空区间(31);其中压合构件(30)的最外周边(301)恰沿着鞋底(10)的周边(103),而以适当的落差阶梯(32)往上往内延伸,而接续出压合面(321)至其内周边(302),落差阶梯(32)约为足踏板(20)的厚度,同时,内周边(302)恰延伸于足踏板(20)周边(201)稍内的位置上,能将其完全覆盖住;待上述的构件完全定位后,施予一热压处理加工,此时,压合构件(30)接触于鞋底(10)上的部份即完全与其压结成一体的构造,而将足踏板(20)完全限位固定于鞋底(10)上;值得一提的是,请配合图6所示,当压合构件(30)未压合前,其内周边(302)略高于足踏部(20)〔图7所示〕,但压合后,则因材质的特性使其完全压接于鞋底(10)及足踏部(20)上,表面略呈为一平贴的结合面,所以,其接合的表面在外观上甚为美观(图8所示)。
鞋拖(40),其依上述足踏板(20)的穿孔(21)及缺口(22)位置,而分别将其前端鞋耳(41)穿设于穿孔(21)中,再将后端鞋拖面(42)穿入于缺口(22)中粘固。
鞋大底(50)是一较厚的发泡材,待上述的构件完全地组合完后,再将鞋大底(50)粘接于鞋底(10)的下方。
再值得一提的是,请参阅图9、10所示,为防止鞋拖(40)鞋耳在穿着时,会受足踏板(20)穿孔(21)及缺口(22)端侧边缘上的毛边磨擦,因此会影响其穿着的顺畅性或遭受割损,所以,本实用新型在设计时即预先在压合构件(30)压合于鞋底(10)的同时,配合适当大小的保护体(60)置设于足踏板(20)的穿孔(21)及缺口(22)上,同时使其压合在孔端侧缘上,因此,当人穿拖鞋时,其鞋拖(10)的接合部份〔即鞋耳(41)、鞋拖面(42)〕与穿孔(21)及缺口(22)端面磨擦将由保护体(60)承受(如图9所示),即可完全避免使用上的摩擦损坏现象,以延长其使用寿命。
本实用新型实施上的优点概述整理如后(1).本实用新型的构件甚为简单,利用一特殊的设计将足踏板(20)完全且稳定地结合于鞋底(10)上,堪称为一体的高强度组合结构,且其组合构造完全不用胶剂,所以,可完全排除水份对其造成脱胶的情形发生。
(2).压合构件(30)是将足踏板(20)的周边(201)完全地包覆住,同时将其上的穿孔(21)及缺口(22)以保护体(60)将其覆住,避免其周边(201)的毛边对足部的伤害,以及避免鞋耳(带)(41)与足踏部(20)直接接触造成的摩擦损坏;所以,可增加延长拖鞋的使用寿命。
(3).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完全不必要设缝边,因此,免除了缝边施工上的诸多困扰,尤其对于一般缝于藤席、竹席上的困难性较高的加工,更是如此,所以,本实用新型对于简化构件及加工流程均为极佳的贡献。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整体的设计上完全突破了现在EVA发泡材配合特殊材质面接合上的缺点,而提供一种具有极佳功效的新构造组合。
权利要求1.一种具有特殊材质鞋面的EVA拖、凉鞋固定构造,其是在鞋底面上设置特殊材质制成的足踏板,再配合鞋拖及鞋大底即可组合成拖鞋;其特征在于足踏板,其周边沿鞋底的周边编织裁切成类同于鞋底的形状,其尺寸小于鞋底,放置覆盖于鞋底面上;足踏板上设有穿孔、缺口,鞋拖带穿设在穿孔、缺口中;压合构件与鞋底均为EVA发泡材质制成,呈中空状板体,其也是配合鞋底的形状而设,其最外周边沿鞋底的周边而设,并且与内周边形成落差阶梯的厚度与足踏板相同,内周边恰好覆盖于足踏板周边稍内的位置上。
2.依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具有特殊材质鞋面的EVA拖、凉鞋固定构造,其特征在于足踏板上的穿孔、缺口处压设有保护体,保护体的材质与鞋底相同。
专利摘要一种具有特殊材质鞋面的EVA(ethylene vinylacetate)拖、凉鞋固定构造,其是在鞋底面上设置特殊材质(如竹席、藤席或草席等)制成的足踏板,再配合鞋拖及鞋大底即可组合成拖鞋;足踏板安装于鞋底面上,再利用与鞋底同为EVA发泡材质制成的中央中空的压合构件将其压合后,再经一热压处理,即可将压合构件完全地压合于鞋底上而成一体的构造,同时将足踏板完全限位固定于鞋底上。
文档编号A43B3/12GK2156706SQ9320213
公开日1994年2月23日 申请日期1993年1月19日 优先权日1993年1月19日
发明者吴先灶 申请人:吴先灶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