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盗箱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1988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盗箱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箱(包),犹其是高级箱(包)。
目前,用于手提箱(包)的提手,通常只具有单一的提拿箱(包)的作用,现用的手提箱(包),箱(包)体的防护措施设计的越来越完善,犹其是高档手提箱(如密码锁手提箱等),难以在不为人知的情况下,使其局部破损,而盗出其内部的钱、物。但在外出旅行过程中(特别是在车、船上),时常有人由于旅行疲劳或疏忽等原因,看护不当,而使得手提箱整体被盗走,造成损失。手提箱(包)整体的防盗,已成为人们安心旅行所要考虑的重要内容。现在,人们为了防止手提箱(包)被盗走,旅行时,通常所采用的办法是用链条锁穿过手提箱(包)的提手与固定的物体(如扶手,桌、椅腿,行李架等)锁在一起,而达到防止手提箱(包)被盗的目的。尽管此方法是防止手提箱被盗的有效办法,但由于要单独备置链条锁,在旅行中,携带、取用不尽方便。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提供一种具有复合式结构的提手及与之相适应的箱包,使得用于手提箱(包)的提手具有了双重功能。在不影响其提拿手提箱(包)作用的同时,又使其具备了锁定手提箱(包)的功能,从而达到防盗目的。
为解决上述任务,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将提手设置上锁头(或将锁头直接安装在箱体上),要锁定手提箱时,将拴连在提手上或设置于箱体上的锁梁(最好为柔性的)拉出,将锁梁绕过可用于锁定手提箱(包)的固定物体(如行李架等),再将锁梁头锁闭于锁头上的锁眼即可。
由于上述解决方案中采用了带锁具的复合式提手(或箱包),其本身就具有锁定(防盗)、提拿手提箱(包)的双重功能,不同于传统提手只具有单一的提拿作用。带有防盗提手的手提箱(或防盗箱包),不必另外备置链条锁(生活中,常有人可能会忘记,而发生意外),而方便地自锁手提箱。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图1为防盗提手的平面示意图。
图2为拴连有柔性锁梁的防盗提手平面示意图。
图3为设置有锁梁的防盗箱包示意图。
图4为设置有锁具的防盗箱包示意图。
由附
图1可知,防盗提手是由提手1及锁头2组成的。安装在手提箱(包)上,要锁定手提箱时,可将拴连在提手1上的锁梁3(如图2),或安置在箱体5上的锁梁3(如图3)拉出,使得锁梁3绕过可用于锁定手提箱(包)的固定物体,再将锁梁头4锁闭于锁头2的锁眼中,这样就完成了手提箱(包)的锁定。要取走手提箱(包)时,用钥匙打开锁头2,开启锁梁头4,使锁梁3从用于锁定手提箱(包)的固定物体上绕开,使锁梁3回位,至此,提拿提手1,即可取走手提箱(包)。重复上述过程,就可反复实现该防盗提手所具有的锁定、提拿手提箱的双重功能。
由附图4可知,防盗箱包是由箱体5、锁头2及带有锁梁头4的锁梁3组成的,其使用方法完全等同于防盗提手,只不过是将防盗提手上的锁头移到了箱体上而已。
权利要求1.一种防盗箱包,其特征在于箱体(5)上的提手(1)设置有锁头(2)。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箱包,其特征在于提手(1)上的锁头(2)可以与拴连在提手(1)上的锁梁(3)上的锁梁头(4)相锁定。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盗箱包,其特征在于提手(1)上的锁头(2)可以与安置在箱体(5)上的锁梁(3)上的锁梁头(4)相锁定。
4.一种防盗箱包,其特征在于箱体(5)上设置有锁头(2)。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述的防盗箱包,其特征在于箱体(5)上锁头(2)可以与安置在箱体(5)上的锁梁(3)上的锁梁头(4)相锁定。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盗箱包,是将只具有单一提拿作用的传统提手,改动为在提手(1)上,设置带有锁头(2),拴连在提手(1)上的锁梁(3)(或安置在箱体(5)上等处的锁梁(3))上的锁梁头(4)可以对应地锁在锁头(2)的锁眼中,锁梁(3)在提拿箱包时,是缠绕在提手(1)上的(或安置在箱体(5)上等处);锁头安置在箱体(5)的防盗箱包其使用原理完全等同于防盗提手,只不过是将原来设置在提手(1)上的锁头(2)改为安置有箱体(5)上而已。
文档编号A45C13/20GK2185050SQ9420217
公开日1994年12月14日 申请日期1994年2月7日 优先权日1994年2月7日
发明者毕国明 申请人:毕国明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