伞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3365阅读:9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伞把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把,特别是涉及一种以原木薄层包夹细木屑一体成型的伞把。
以往伞具的伞把是以塑胶或原木材质所制成,以原木制成的伞把在裁、刨、雕等加工过程的成本高,而且,因为原木的取得愈来愈困难,除了增加取得成本外,因为伞把具有一定的长度及曲度,必须要有足够的长块原木才能够制成,所以形成资源的浪费,制造过程中的木屑无法再利用,也造成了环境的污染。再者,具有弯曲曲度的原木伞把容易产生裂痕,甚至从最大弯曲处断掉。
以往也有以其他合板材料制成伞把,但是在外观造型上所表现出的色泽及品味都不如原木所制成的好。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但使木屑可以再利用、原木材的使用量降低,而且可以大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环保要求、增加使用寿命的伞把,包括多个以原木制成的薄板及固接在两两薄板间的纤维夹片,以热压的方式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伞把是由多个薄板及纤维夹片所组成,该薄板是由原木所成型且配合伞把形状的勾形板状体,多个薄板上、下叠置,两两薄板间形成一个容纳室,该纤维夹片是混合的木屑木纤维,以热压方式固接在该薄板间的容纳室中。
下面通过最佳实施例及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伞把进行详细说明,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伞把的分解立体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伞把的组合剖视图3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装设示意图。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伞把是由多个预定数目的薄板10及纤维夹片20所组成。
该薄板10是由原木所制成,是配合伞把形状的勾形板状体,多个薄板10上下叠置,本实施例是使用三块薄板10,每两薄板10间形成一个容纳室11。
该纤维夹片20是由木屑(木纤维)混合,再渗入树脂、硬化剂等原料均匀地混合所制成,每个纤维夹片20分别充填于两两薄板10间的容纳室11中。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组合,先将薄板10及纤维夹片20整体置入一个成型模具(图未示)中,以热压的方式结合成一个伞把30,该伞把30再与伞体套接,就可以组合成伞40。该伞把30可以制成不同面积大小及曲度,而且因为伞把30的纤维夹片20纤维组织是交叉组成,结构强度非常好,所以不会象以往原木伞把会产生裂痕或断裂的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伞把30也可以配合成型模具,使伞把30外观制成雕花纹状,增加美观性。
将本实用新型伞把的优点、目的、特征再说明如后。
1.本实用新型的伞把30以木屑(木纤维)热压制成,来代替以往的长块原木材,不但使木屑废料可以再利用,不会造成污染,而且也符合环保的要求,解决原木材取得困难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薄板10,只需要利用到少量的原木材就可以制成,而且制成的成品外型,与原木块一体裁制而成的外型一样,完全不影响外观的价值性。
2.本实用新型的伞把30如果想要制成有雕花、纹路及线条,以成型模具就可以压制而成,简化了雕花的流程,可大量生产、降低成本,增加产品的美观性。
3.以往的原木伞把以原木材直接一体裁制而成,经过干燥后,仍然会产生热胀冷缩的缺点,影响伞把的使用寿命,本实用新型的纤维夹片20及薄板10是配合模具,经过热压成型,所以比较不易产生热胀冷缩的情形,增加了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伞把,不但使木屑可以再利用、原木材的使用量降低,而且可以大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且使用寿命长。
权利要求1.一种伞把,其特征在于该伞把是由多个薄板及纤维夹片所组成,每个薄板是一个由原木所制成且配合伞把形状的勾形板状体,多个薄板上、下叠置,两两薄板间形成一个容纳室;该纤维夹片是混合的木屑木纤维,固接于该薄板间的容纳室中。
专利摘要一种伞把,由多个薄板及纤维夹片所组成,薄板是由原木所制成并配合伞把形状的勾形板状体,多个薄板上、下叠置,两两薄板间形成容纳室,纤维夹片是混合的木屑(木纤维),利用一个成型模具以热压方式固接于薄板间的容纳室中。不但使木屑可以再利用、原木材的使用量降低,而且可以大量生产、降低生产成本、符合环保的要求、增加使用寿命。
文档编号A45B7/00GK2204516SQ9424480
公开日1995年8月9日 申请日期1994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1994年10月31日
发明者陈添福 申请人:福岛化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