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橇用长统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3620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雪橇用长统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系关于一种雪橇用长统鞋,其中鞋底部的前端侧与后端侧和雪橇侧的连结装置连结,鞋底部使用与雪橇连结的连结件。
例如,被公开在USP5299823号以及USP5054807号,一般在穿雪橇时,脚的横侧相对于雪橇的较长的方向大约成为前后的方向而穿的。而且,由此2个周知的例来看,设置于鞋底的系止构件与设置于雪橇的连结机构的系合构件于鞋的横侧相互系合而连合为一般的能例。
而且,雪橇的边缘(edge横侧的缘部)作用在雪面时,由于雪橇左右(对于进行方向成垂直的方向)倾斜操作的场合很多,较长统鞋的横侧与雪橇的连结,以前后侧的连结雪橇的倾斜操作较易。此即,以横侧连结时,例如脚尖侧踩下去,脚后跟往上提的倾斜操作场合时,脚尖侧为踩下去的故,长统鞋与雪橇压接,操作力虽可比较有效率地传达至雪橇,但是脚后跟侧从雪橇浮起操作和不易传达至雪橇。对于此,以前后侧连结时,即使在脚尖侧踩下去,脚后跟侧往上提的倾斜操作场合时,脚后跟侧的操作力也连结,可以有效率地传达至雪橇。此即,成为踩下去的侧与成为浮出的侧的任一方,操作力皆可以有效率地传达至雪橇。
而且,于USP 5035443中,公开有在鞋的前后方向,雪橇的连结机构与长统鞋连结的装置。依据此公报,前侧的长鞋为扣紧型(buckle TYPE)的带(band)式,而且,后侧的长统鞋其鞋底全体为兼用的连结件,以螺丝固定在雪橇侧的可动式系合构件上,其中的可动式系合部与雪橇的结合装置连结着。
依据在上述公开公报,由于使用后侧的长统鞋固定用装置,于鞋底的前后侧与雪橇成为可以连结,穿用此种长统鞋在乘降升降梯等脱掉雪橇步行的时,由于在鞋底的兼用连结件与地接触,而且,由于连结件为具备连结强度以硬度质材料成形,极易滑溜,步行性不好。因此,关于此步行性的点亦有改善的余地。
由于上述公报的前侧的长统鞋,使用被采用的连结装置,在此长统鞋中不具备连结件,虽然容易步行,但在与雪橇连结时,在将长统鞋装置于扣紧式的连结件的同时,必需进行系紧的调整,于乘降升降梯等穿着,脱掉时,必需要将扣紧带拆开的麻烦的工夫。
如此,本发明的目的在提供一种可以维持雪橇的操作性,于拆下雪橇的场合很容易行走,而且,可以很容易与雪橇连结的雪橇用长统鞋。
为了达成上述的目的,本发明采取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雪橇用长统鞋,其使用在鞋底部3的前后端侧与雪橇侧的结合装置30连结的连结件20的雪橇周长统鞋,其特征为于此长统鞋的鞋底部3设置有对地接触用的突出部7,8,其突出部与适合将上述连结件20进入里面安装的凹部10以及在长统鞋的前方引导结合装置至上述连结件20的前侧系止部的导入沟11成形于上述鞋底部3,上述凹部10与上述导入沟为连动状态。
所述的雪橇用长统鞋,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入沟11在鞋的前方,其宽度增大,其前端形成为开口状态。
所述的雪橇用长统鞋,其特征在于,上述鞋底部3含有鞋底板5,在此鞋底板5上形成有为安装上述连结件20用的连结件安装装置。
所述的雪橇用长统鞋,其特征在于,上述鞋底板5系以硬质构件形成。
所述的雪橇周长统鞋,其特征在于,上述鞋底板5延设在上述长统鞋的长度方向上,由脚后跟区域起至对应球部区域。
所述的雪橇用长统鞋,其特征在于,上述鞋底板5的横宽设定为与上述长统鞋的上部1的内侧宽几乎相等。
所述的雪橇用长统鞋,其特征在于,上述对地接触突出部系含有第1突出部7以及第2突出部8,上述第1突出部于上述凹部的两侧形成为一对,上述第2突出部形成于与鞋底的脚后跟对应的部分。
所述的雪橇用长统鞋,其特征是,于第1突出部7的后端部7b以及上述第2突出部的前端部8a间设置有间隙,经此间隙形成有横向的开口部14,此开口部与上述凹部10为连通状态。
所述的雪橇用长统鞋,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突出部7在鞋的长方向分离成为二个部分,经其前方部分71与后方部分72间的间隙形成为横向的开口部140,此开口部与上述凹部10为连通状态。
所述的雪橇用长统鞋,其特征在于,位于上述鞋底部3的上述引导沟11的前侧处的脚尖部分为前方上翘而倾斜的。本发明是有以下优良效果依据如此构成的雪橇用长统鞋,载于雪橇上的鞋子往前方移动时,伴随此动作,连结装置经过引导沟进入凹部,连结件与结合装置自然可以连结。而且,使用适当的连结件几乎整体皆能收纳在上述凹部内,经使上述鞋底的前端部往上方倾斜,又可改善长统鞋单体的步行性。
而且,除了上述外,将上述引导沟往前方的向增大其宽度,经在其前端部成形为开口状,与雪橇的结合装置连结时,载于雪橇上的鞋上在结合件上面不需浮起,只需往前侧滑动,经引导沟的前侧开口部,可以将结合装置引导至凹部。
如此,经上述引导沟,将长统鞋与结合装置连结时的定位变成很容易,使结合装置的连接构件沿该引沟而行,可以很容易与雪橇连结。因此,于乘降升降梯时等的雪橇的穿上、脱下作业可以简单进行。
而且,由于上述突出部的一部分往横方向外成为开口状态与上述的凹部成形为连通状态,积雪堆积在鞋底的场合时,可以很容易地去除。
如此,经使用本发明的雪橇用长统鞋,雪橇的操作性得以维持,脱下雪橇的场合时可以容易步行,而且,可以很容易与雪橇连结。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做具体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雪橇用长统鞋整体的侧面图。
图2是本发明的雪橇用长统鞋的底面图。
图3是本发明的鞋底的前面图。
图4是本发明的表示鞋底部的连结件安装状态的斜视图。
图5是本发明的表示与结合装置(bindingdevice)连结状态的断面图。
图6是本发明的结合装置的斜视图。
图7是本发明的表示上部(upper portion)与鞋底部的连结关系的说明图。
如图1以及图2所示,关于本实施例的雪橇用长统鞋,由上部(upper portion)经鞋带(shoe string)系紧在脚上而构成的,于鞋底部3具备有由橡胶(rubber)等的弹性体成形的弹性外鞋底(elastic outer sole)4,以塑胶(plastic)制等成形的板构成的鞋底板(sole plate)5,颠倒成前方上翘的脚尖部份(toeportion)6,在鞋底部3的不接触上部分(arch portion)9以及脚尖部份6的间成形的第1突出部7,以上述弹性体4成形的脚跟部分的第2突出部8。
于此,本实施例中将第1突出部7以及第2突出部8合并称为对地接触用突出部或接地底面(ground contact sole surface)。经上述第1突出部7的先端以及相当于脚后跟部分的第2突出部8,鞋底部3置于平坦地面时,形成为接触用的接地底面。在此接地底面从鞋底部3的未触地部分9还后侧的处p1起至脚尖部份6稍后侧的处p2止,成形有在鞋子前后方向长的连结件安装用凹部10。在此凹部10与脚尖部份6间,成形有与凹部10连续的引导沟11(或导入沟),同时,鞋底部3以上述接地底面与平坦地面接地时,由于上述凹部10以及上述引导沟11(或导入沟)的两横侧接地,而且,由于脚尖部份6前端上翘没有接地,如图3所示可以开有向著鞋的前方侧的开口。而且,此开口12经上述引导沟11(或导入沟)与上述凹部10构成为连通状态。
而且,如图4所示,本雪橇用长统鞋在上述凹部10安装有连结件20,经此连结件20以及安装在雪橇13的结合装置30(图5),鞋底部3与雪橇13连结进行雪橇13的操作,详细如下的构成。
而且,如图4以及图5所示,连结件20是经于前端侧具备前侧系止部21以及在前端与后端侧间有开孔(opening)24的板金制的连结件本体,以及具备经连结螺丝26与此连结件本体的后端侧连结的后侧系止部27形成的。
上述凹部10其后端系以位在脚后跟部分8的中间处的上述处p1为位置,前端以脚尖侧的上述处p2为位置,以鞋前后方向形成为长的凹部。连结件20的前侧系止部21于脚尖部份6的稍稍后侧处,后侧系止部27于脚后跟部分8处,各别为位置而安装著。而且,连结件20于安装状态时,对于全体较上述接地底面还陷于内侧中,不会从接地底面露出于外侧地收容著以设定上述突出部7以及8的突出高度。
而且,如图5所示,上述鞋底板5作为把连结件20安装于鞋底用的安装板使用,经插通连结件20的安装螺丝22,23以及螺帽22a,23a的系紧力,将连结件20系紧固定构成的。
如图5以及图6所示,上述结合机构30系由具备与连结件20的前侧系止部21作用的前连结体31,与连结件20的后侧系止部作用的后连结体32,解除锁住的杠杆33的底座构件以及压构件35所构成。于此,此底座构件34于两连结体31,32的间有圆形的安装孔34a,在其孔内部经于可以滑动移动的压构件35上,将安装螺丝35a螺合于雪橇橇13,底座构件34压住固定在雪橇13上构成的。
而且,构座构件34与压构件35可以相互地相对转动,压构件35于暂时固定在雪橇13的状态下,可以使底座构件转动偏位,可以调整雪橇用长统鞋与雪橇的相对角度。而且,如图6所示,被压构件35的安装螺丝35a插通的孔35b系成形为长形孔,对于雪橇的结合装置的安装位置,在长形孔的尺寸35b的范围内可以调整。
结合置30的前连结体31系由上面的板构件300以及与其一体成形的左右一对的定位销36,以乃成形在两销36的下端部的螺孔而形成。于此,前连结体31经从底座构件34的底面以螺丝系合而螺合固定于底座构件34上。于此,固定于鞋底的连结件20的前侧系止部21的先端侧,从结合装置30的后方侧插入于定位销36,前侧系止部21的顶部的R形状部分与定位销36抵接时,由于位置决定销36的定位作用,前侧系止部21成为规定的连结用位置。于此状态下,位置决定螺帽36在前侧系止部21不会从规定的连结位置由长统鞋前侧以及两横侧脱离而系止的同时,前连结体31使前侧系止体21不致从连结用位置往雪橇上方脱离,前侧系止部21与结合装置30连结。
而且,上述的前连结体31亦可以不使用上面的板300,单纯以规定间隔隔设置在底座构件34上的蘑茹状的销构件(mushroomshaped pin member)构成的。此即,替代上述板300,连结件的前侧系止部21可以系止在蘑茹状的销构件的头部(head portion)。
而且,结合装置30的后连结合体32经回转支轴32a,可以摇动自如地安装于底座构件34上。而且,上述连结件10在其后部对于后侧系止部27,不会从长统鞋的后侧以及两横侧以及雪橇12的上方侧脱离而系合的连结姿势,以及从此连结姿势往结合装置后方侧摇动的连结解除姿势的间,可以摇动操作,经弹拨弹簧37弹拨成连结姿势。于连结件20的后侧系止部27中,具备有对抗弹拨弹簧37将后连结体32一边压著摇动操作,一边往连结解除姿势的方向可以使后侧系止部27与后连结体32系合的倾斜凸轮27a。
因此,在结合装置30处,与前侧系止部21连结后的连结件20的后侧系止部27载于后连结体32,进行踩踏操作时,连结件20的后侧系止部27自动地与后连结体32连结。于此种连结的后,后侧系止部27进入位于后连结体32的左右的后连结体用支持体40的间,此左右的连对体用支持体40与后侧系止部27抵接,使后侧系止部27不会左右移动。而且,虽由于脚后跟侧被举起等,从后侧系止部27对后连结体32有往上推的操作力作用,由于后侧系止部27以及连对体32的回转支轴32a的位置关系,后连结体32亦不会在后方侧摇动,不会解除连结。经此关系,连结件20的前侧系止部21以及后侧系止部27与结合装置30连结。此时,后连结体32的回转支轴32a,由于后连结体32的摇动而回转,经回转支轴32a的底座构件34而被支持的处所的附近,具备有平坦面部分,与安装在底座构件34的锁住销38相向。如此一来,由于锁住销38经弹拨弹簧(未图示)往止弹拨力的故与上述平坦部分系止,回转支轴32a保持在那种姿势状态下,后连结体32被弹拨于连结姿势。而且此时,由于上述锁住解除杠杆33与上述回转支轴32a可以一齐转动而连结著,锁住解除杠杆33的尾端部33a与雪橇13的上面抵接时,自动成为锁住位置。因此,经与在回转支轴32a的轴心周围结合装置30的后方侧,作用在上述锁住销38的弹拨弹簧,以及作用于后连结体32的弹拨弹簧37对付,摇动操作在此锁定位置的锁定解除杠杆33,后连结体32可以从连对姿势切换为连对解除姿势。的后,边进行此种切换操作边使连结件20的后侧系止部27从结合装置30的后连结体32脱离,而且,经使连对件20的前侧系止部21从结合装置30的前连结体31脱离,可以使连结件20与结合装置30的连结。
关于如此的本实施例,经安装螺丝22,23将连结件20安装在鞋底部3的凹部10,经鞋底板5成为连对件安装板,对鞋底部3产生补强作用,使的具备连结件安装强度,可以确保连结件20的安装强度。经连结件20于鞋底部3的前端侧以及后端侧与结合装置30连结,雪橇13边缘作用于雪面,可以有效率地左右倾斜操作,使鞋底部3与雪橇13连结。此即,脚尖侧不踩下侧,脚后跟侧成为上提侧而使脚动作,雪橇13左右倾斜操作场合时,成为从雪橇13浮起的侧的脚后跟侧的操作力,也作为对雪橇13为上举的操作力,可以有效率地传达,脚尖侧以及脚后跟侧的任一方的操作力皆可有效率地传达地连结。
经如此的构成,长统鞋与雪橇连结,脚尖部份6从较结合装置30的前连结体31还后方的位置起,载于结合装置30的鞋底部3往鞋前方侧移动操作,而且,结合装置30的前连结体31从引导沟的前侧的开口部12起,通过引地沟11导入凹部10,可以使此前连结体31以及前侧系止部21连结。此时,由于脚尖部分6颠倒为前端上翘,容易超越结合装置30的前连结体31,前连结体31容易进入凹部10。
而且,此长统鞋系此连结件20以及结合装置30连结于雪橇13者,连结件20,由于在长统鞋的前后侧采用与雪橇13连结的连结件,和雪橇13的连结或连结解除可以容易进行。此即,乘降升降梯时,只需使连结件20接触结合装置30进行踩踏操作,即可简单地与雪橇13连结的同时,只需操作销住解除杠杆33,即可简单地解除连结。而且,于采用系紧式(buckle type)的结合装置时,脚后跟侧易从雪橇13浮起的同时,脚被系紧易产生疼痛。与此相反,于上述实施例的长统鞋中,由于在长统鞋的前后侧采用与雪橇13连结的连结件20,脚后跟侧以及脚尖侧皆不易浮起的同时,雪橇与长统鞋连结用的力量,成为系紧力不会施以脚上。由此点雪橇成为可以轻松有效率地操作。
而且,于脱掉雪橇12步行时,由于连结件20陷于凹部10中不易接地,而且,经弹性外鞋底4接地产生缓冲(cushion)作用,可以容易步行。而且,由地脚尖部分6颠倒为前面上翘,脚后跟侧容易从地面举起易于步行。
如图2所示,上述鞋底板5的前端5a以较上述引导沟11还后端侧的长统鞋的位置为位置,成形为鞋底板5,鞋底部3的内引导沟11以及以脚尖部分6为位置的底部分3a,由于没有鞋底板5存在的故,较其他有鞋底板5存在的底部分3b,易于弯曲变形以构成的。如此步行时,脚后跟侧上举时,前端容易弯曲而易于步行。
如图7所示,关于鞋正面的断面视图,上部1于鞋底部3的两端部从鞋底板5的横端附近往上方延伸而构成的。
上部3从鞋底板5的横端地方或其附近垂直上延伸时,上部1从最初起不向外膨胀弯曲地成为直线状的伸展状态。因此,由于脚的上举力致使拉的操作力作用于上部1时,鞋底部3有效率地上举,雪橇也成为容易上举。如此一来,可以有效率地进行雪橇13的提起操作。此作用以及效果可以由上部1从鞋底板5的横端地方垂直向上延伸的构成外,亦可比鞋底板5的横端地方还内侧地方向上延伸的构成而获得。
如图1以及图2所示,经比配置在一般鞋子的地方还靠近鞋底部3的后侧处而配置的成形在鞋后跟部的第2突出部8的前端8b,以及与上述第1突出部7的后端部7b设置以一定的间隔而配置著,在比鞋底部3的未接地部分9还后侧位置地方的左右两侧,成形有向长统鞋横外侧开口的横向开口部14。此左右任一的横向开口部14与上述凹部10的后端侧为连通以构成的。此即,雪进入凹部10的场合,在结合装置30的上将鞋底部3左右\动。如此一来,雪经结合装置30的后连结体32,从左侧或右侧的横向开口14被压出,不需脱鞋或使用手,可以将雪从凹部10除去。
而且,如图1,图2以及图4所示者,鞋底的第1突出部7系由其前方的突出部71以及后的突出部72所构成。由此图很明白地在突出部71以及突出部72的间与上述相同,成形有往鞋横外方开口的开口部140,而且,此开口部140系与凹部10成连通状态而成形著,而且,从图面可以明白地上述开口部140,经前方突出部71的后端部71b以及后方突出部72的前端部72a以决定其开口宽度。由于如此的横方向的开口部14,140设置于鞋底的一边2个地方,即使雪堆积在凹部10处,成为亦可以很容易地去除。当然,亦可以使突出部71与突出部72连续,不成形有开口部140地设置第1突出部7。
对于连结件,如上述实施例的构造,采用具备在长统鞋的前侧与结合装置连结的前侧系止部,以及在长统鞋的后侧与结合装置连结的后侧系止部为一个的连结件构成的长统鞋外,本发明亦适用于采用由具备前侧系止部的前侧连结件,以及具备后侧系止部的后侧连结件二个连结件所构成的复数品型连结件构成的长统鞋的场合。
对于鞋底板,如上述实施例的构造,除采用前端未达脚尖的短型鞋底板外,本发明亦适用于采用到达脚尖的长型鞋底板的长统鞋的场合。对于此鞋底板,除塑胶制外,亦可以采用不锈钢等金属制的。
而且,于本发明项中,为便利与图面对照的故记载有标号,由于该记载本发明不限定于所附图面的构成。
权利要求
1.一种雪橇用长统鞋,其使用在鞋底部(3)的前后端侧与雪橇侧的结合装置(30)连结的连结件(20)的雪橇用长统鞋,其特征为于此长统鞋的鞋底部(3)设置有对地接触用的突出部(7,8),其突出部与适合将上述连结件(20)进入里面安装的凹部(10)以及在长统鞋的前方引导结合装置至上述连结件(20)的前侧系止部的导入沟(11)成形于上述鞋底部(3),上述凹部(10)与上述导入沟为连动状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雪橇用长统鞋,其特征在于,上述导入沟(11)在鞋的前方,其宽度增大,其前端形成为开口状态。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雪橇用长统鞋,其特征在于,上述鞋底部(3)含有鞋底板(5),在此鞋底板(5)上形成有为安装上述连结件(20)用的连结件安装装置。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雪橇用长统鞋,其特征在于,上述鞋底板(5)系以硬质构件形成。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雪橇用长统鞋,其特征在于,上述鞋底板(5)延设在上述长统鞋的长度方向上,由脚后跟区域起至对应球部区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雪橇用长统鞋,其特征在于,上述鞋底板(5)的横宽设定为与上述长统鞋的上部(1)的内侧宽几乎相等。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雪橇用长统鞋,其特征在于,上述对地接触突出部系含有第1突出部(7)以及第2突出部(8),上述第1突出部于上述凹部的两侧形成为一对,上述第2突出部形成于与鞋底的脚后跟对应的部分。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雪橇用长统鞋,其特征是,于第1突出部(7)的后端部(7b)以及上述第2突出部的前端部(8a)间设置有间隙,经此间隙形成有横向的开口部(14),此开口部与上述凹部(10)为连通状态。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雪橇用长统鞋,其特征在于,上述第1突出部(7)在鞋的长方向分离成为二个部分,经其前方部分(71)与后方部分(72)间的间隙形成为横向的开口部(140),此开口部与上述凹部(10)为连通状态。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雪橇用长统鞋,其特征在于,位于上述鞋底部(3)的上述引导沟(11)的前侧处的脚尖部分为前方上翘而倾斜的。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雪橇用长统鞋,使用为使鞋底部的前以及后端侧与雪橇侧的结合装置连结用的连结件,在此长统鞋的鞋底部上设置有对地接触用的突出部,在那些突出部中有适合将上述连结件安装于其内的凹部以及在长统鞋的前方,有引导上述结合至上述连结件的前侧系止部的导入沟成型在上述鞋底部中,而且上述凹部与上述导入沟成连通状态。
文档编号A43B5/04GK1135315SQ9512114
公开日1996年11月13日 申请日期1995年12月28日 优先权日1994年12月28日
发明者冈岛伸平 申请人:岛野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