扁形伞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4344阅读:4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扁形伞具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扁形伞具,尤其是指一种将内支骨及内主骨前端做弯折变化,而使伞具收折时可呈平扁形态及兼具便于携带的伞具。
伞具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之一,诸如在适逢雨季的季节中,伞具几乎成了每个外出者所必需随身携带的遮雨用具,另外,在太阳高照的炎炎夏日中,伞具亦是爱美的女士所必需随身携带的遮阳物品之一,故伞具在一年四季中,皆为人们所必需经常使用及携带的物品,相形之下,伞具的折合收藏结构及体积,也就成了消费者选购伞具时考量的首要条件。
然而以现今市面上所习见的伞具产品而言,其演进的历史,由以往的单折伞,逐渐地改良及变化,而陆续出现有二~四折伞等伞具;此种改变是想使伞具的收折体积有效地降低,便于使用者随身携带使用。
但以此诸多习用的折合伞具结构而言,无论是二折、三折及四折伞等伞具产品,于伞骨的折合结构及收折体积上,已面临难以突破的瓶颈,例如众所皆知,一般习用的伞具于收折后,其外观形状绝大多数是呈圆柱膨松状,这是因为该伞具中的上、下巢元件皆呈圆柱形状,且该伞具中的内主骨及内支骨则是依圆等分角角度向内呈辐射状结合于上、下巢元件,而使该伞骨于收合时,呈现较为松散的圆柱形状,因此,其收折后的体积仍嫌有过大之虞,例如置放于空间呈方扁形状且狭小的皮包、公事包或背包内,不但很难容置,且于容置后将因该伞具所呈现的松散圆柱或圆筒形状,而致使该伞具外部轮廓形状隐约地凸露于皮包、公事包及背包外,实有碍观瞻,此乃现今习用伞具产品所急于解决的问题。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扁形伞具,使伞骨收合时呈现平扁的形状,进而使伞具具有最小的收合体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扁形伞具,包含一上巢和一下巢,其截面均呈平扁形状,该上、下巢的周边设有若干嵌槽;若干上、下巢组接元件,其一端设有呈扁平状并向左或向右偏斜某一角度的偏斜接端,另一端则开以一包接端口;若干伞骨,以其前端与组接元件的包接端口插接包覆结合而形成伞具的内主骨及内支骨;其中,该内主骨及内支骨由组接元件的偏斜接端,以不同的向左或向右偏斜角度的方式组接于上、下巢的嵌槽中;在伞具收合时,内主骨及内支骨依组接元件偏斜接端的特定偏斜角度处于上、下巢的两侧位置。
为使有关人员对本实用新型伞具的构造及操作状态有进一步的了解,以下配合附图作一详细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内主骨、组接元件与上巢接合的立体分解结构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支骨、组接元件与下巢接合的侧视分解结构图3A、3B为本实用新型的内主骨及内支骨的前端与组接元件插接端口相包覆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组接元件与内主骨间的另一组接实施例状态;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组接元件与内支骨间的另一组接实施例状态图;图6A、6B为图4及图5中所示组接元件与内主骨及内支骨的连结状态;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较佳实施例图;图8为本实用新型内主骨包覆组接元件的偏斜接端与上巢间的嵌接结构的立体图;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内支骨包覆组接元件与下巢的嵌接结构的立体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伞具于撑开时的伞骨面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伞具收折后的局部立体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六支内主骨及内支骨结合于上巢的伞骨面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圆形上、下巢的示意图;本实用新型伞具以其内主骨30接上巢10、内支骨50接下巢40(如
图1至3所示),该上巢10和下巢40的截面呈平扁形状;如
图1所示,上巢10的周边设有若干嵌槽11。而衔接上、下巢10、40用的伞骨前端包覆一组接元件20,该组接元件20一端设有呈扁状并向左或向右偏斜某一角度的偏斜接端21,另一端则为包接端口22,且该包接端口22的截面略小于内主骨30的前端截面,并于内主骨30的前端形成一两相对的包覆片31,以包覆在组接元件20的包接端口22的位置(如图3所示),而可使内主骨30由该组接元件20组接于该上巢10的嵌槽11中。相对的,内支骨50的前端也包覆一相同构造的组接元件20,再与下巢40结合(如图2所示)。
请再配合参阅图4至6所示,如
图1至3所示的伞骨包覆组接元件20所形成的内主骨30、内支骨50的结构可有另一种实施状态,其中,将该组接元件20的包接端口22加设以接孔23,并于该内主骨30及内支骨50的末端设以一相对的贯穿孔32,其与该接孔23对正后,通过铆合件(如铆钉)30A将组接元件20分别与内主骨30及内支骨50铆接,而比上述的包覆结合,更加强其结合性,并达到如
图1至3所示的结构及功用。
再参阅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例,其于伞骨前端弯折成如组接元件20的形状,并使该前端先偏斜一特定的角度,而形成内主骨30及内支骨50,以嵌接于伞具的上巢10与下巢40的嵌槽中,亦可达到如同
图1至6中所示的结构。
请再配合参阅图8至11所示,如
图1至7所述的伞骨包覆组接元件20所形成的内主骨30及内支骨50的组合结构,于实际应用时,可由该组接元件20一端的偏斜接端21或图7所示的伞骨前端的偏斜接端21的结构,插接于上巢10及下巢40的嵌槽11中(如图8、9所示),而该内主骨30及内支骨50等组成的伞骨群,可由该偏斜接端21的向左或向右等不同偏斜角度的设计,依序以上下巢为中心做等角度的分布,使伞具撑开时可如同习知伞具般呈现正多边形形态(如
图10所示),而当伞具收合时,该内主骨30及内支骨50则可由该组接元件20的偏斜接端21,而分别内缩收合于该上巢10及下巢40的两侧,并随上、下巢的形状而向内收折呈平扁状(如
图11所示),使该伞具的收合体积为最小,方便收存。
请再配合参阅
图12、13所示,如
图1至11所述的伞具结构,于实际制造时,其伞骨(即包含内主骨30及内支骨50)可为八支的结构(如
图10所示)亦或是六支的结构(如
图12所示),而皆可适用于本实用新型的上巢10、组接元件20、内主骨30、下巢40及内支骨50间的结构,且仍可使伞骨于收折时呈现如同
图11所示的平扁形形状,并使其收折体积为最小;再者本实用新型亦可以习知伞具所使用的圆形上、下巢(如
图13所示),来配合本实用新型特设的弯折内主骨30及内支骨50,并使伞骨群(即内主骨30及内支骨50)由八支减为六支(任意对角减少),再配合伞布的迁引拉伸,使伞具在撑开时仍可呈现正六边形形态,而当伞具收折时,则可由内主骨30及内支骨50前端的偏斜设计,顺势弯折收合于上下巢的两侧,使收折后的伞具亦可呈现平扁形状,此为本实用新型的再一衍生实施例。此外,本实用新型伞具结构亦可应用于诸如单折伞、双折伞、三折伞及四折伞等伞具结构,更可增加其使用功效及实用范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实为一极具新颖性的新型创作,尤以该伞具的上巢、组接元件、内主骨、内支骨及下巢所构成的平扁状伞具结构,对于伞具收折后的体积实有大幅精简及便于使用者携带的实用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扁形伞具,其特征在于包含一上巢和一下巢,其截面均呈平扁形状,该上、下巢的周边设有若干嵌槽;若干上、下巢组接元件,其一端设有呈扁平状并向左或向右偏斜某一角度的偏斜接端,另一端则开以一包接端口;若干伞骨,以其前端与组接元件的包接端口插接包覆结合而形成伞具的内主骨及内支骨;其中,该内主骨及内支骨由组接元件的偏斜接端,以不同的向左或向右偏斜角度的方式组接于上、下巢的嵌槽中;在伞具收合时,内主骨及内支骨依组接元件偏斜接端的特定偏斜角度处于上、下巢的两侧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形伞具,其特征在于该组接元件与伞骨间可以铆接方式组合而形成该内主骨及内支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形伞具,其特征在于该内主骨及内支骨的前端以一体成型的方式预先弯折呈一偏斜接端形状,该偏斜接端直接接合于上、下巢的嵌槽中。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扁形伞具,其特征在于该上、下巢的形状可为圆形或方形。
专利摘要一种伞具,在伞具伞骨的前端包覆结合一预先弯折成适当角度的组接元件,以形成伞具的内主骨及内支骨;该等组接元件的前端向左或向右偏斜适当角度而形成偏斜接端、该伞具的上、下巢的断面配合伞骨的设计而呈平扁状,并于其周边设有若干分别嵌接该偏斜接端的嵌槽;在伞具收合时,内主骨、内支骨由该组接元件的偏斜接端沿该平扁状上、下巢的两侧顺势收合,使伞具折合后呈平扁的最小体积形状。
文档编号A45B25/02GK2223026SQ95217879
公开日1996年3月27日 申请日期1995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1995年7月13日
发明者刘福田 申请人:刘福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