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合成式发泡中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5125阅读:44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体合成式发泡中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鞋底,特别是一种多层不同材料的鞋底。
运动鞋的设计,由往日以适于跑跳运动的单纯需求,逐渐发展针对人的足部构造及不同运动时足部动作的特点需求和保护,作不同的设计,经长时期使用与试验证明,发泡材料是最适用于制造直接与足部接触的运动鞋中底,因而该材质被广泛使用,其构成中底的过程是,将预定比例的发泡材料与发泡剂经混合与搅拌后,以压机辗制成片,再置入热压机中按发泡比例发泡后,经冷却池冷却,取出后逐一切片,再经裁断和修剪,在部份特别需要部位粘贴结合配件,这些配件亦需按上述程序另行制作,再予整体磨边,而后置入油压机中予以定型,以构成整个发泡中底。这种结构存在下列缺点1.采用这种结构制成产品需耗费大量人力,经实际计算,整个制造生产线上,大致需耗用人力达30人以上,这对于目前处于国际竞争极为激烈的制鞋业者为极不经济的高成本负担;2.这种结构系整片式发泡后再切片、裁断、修剪或粘贴,其剩余废料甚多(高达40%或以上),除了形成制造成本的增加外,废料的产生亦形成对环境的污染;3.这种结构的工艺程序繁琐,每一式样上线生产后,需经三日方能出成品,对批量生产或多品种生产将造成困难,同时也会增加成本;4.在配合各种不同运动型态需求上,以及需在不同部位形成不同硬度或其他颜色或辅助部件的构造上,此种结构只能以附加粘贴方式,将所需部位分别完成发泡与定型作业后,再将其粘贴于主要中底上,除了增加人力与时间消耗外,粘贴的成品结构的牢固性和质量均难保证,因而成为鞋业制造高级运动鞋的关键难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一体合成式发泡中底,它具有良好工艺性,便于提高产品质量,减少人力与时间消耗,能满足不同运动型态的鞋体特殊需求,无废料污染环境,有利于开发高级运动鞋。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体合成式发泡中底设一以混合的具可发泡特性的塑胶原料经射出成型机射出按发泡比率缩小的外胚型,在外胚型的内侧设凹槽,中底设一以不同发泡比率制成的内胚型,内胚型的形状和尺寸相等于外胚型的凹槽,内胚型置入外胚型的凹槽内并进行发泡定型以构成一种合成式发泡中底。
合成式发泡中底以射出成型方式制成缩小的胚料,使其后续发泡与定型连续作业,可直接一次完成成品,既能减少人力、时间和原材料的消耗,降低制品成本,又能消除废料造成对环境和污染,本技术方案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硬度材料合成同一种中底,可依人体工学做出内外层、上下层或前后不同部位的合成,以满足不同运动型态的鞋体的特殊需求,其一体合成式中底能保持制品的高质量,有利于开发高级运动鞋,增强其国际竞争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实施例及其附图给出。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射出胚型轴测分解图。
图2是
图1结构合成中底示意图。
参照
图1,一种一体合成式发泡中底由外胚型10和内胚型20构成,它是将混合后的聚乙烯、聚丙烯、热塑性橡胶等具可发泡特性的塑胶原料,经射出成型机射出按发泡比率缩小的外胚型10,并在其内侧设凹槽11,另再以不同发泡比率制成内胚型20,内胚型20形状相同于外胚型10的凹槽11,内胚型20的尺寸相等或小于外胚型10的凹槽11,将内胚型20置入凹槽11内,同时进行发泡与定型作业后,即完成如图2所示的内层40和外层30构成的一体合成式发泡中底结构。
上述实施例,亦可针对不同鞋体需要,选择两种或两种以上发泡比率(硬度)的发泡材料,针对中底成品不同的需求,在其内外层或上下层或其他部位,以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的硬度或颜色在同样经济的一次成型作业中,达成所需的成品效果,而创制了发泡中底的最佳结构和使用功效。
权利要求1.一种由外胚型和内胚型组成的一体合成式发泡中底,其特征是中底设一以混合的具可发泡特性的塑胶原料,经射出成型机射出按发泡比率缩小的外胚型(10),在外胚型(10)的内侧设凹槽(11),中底设一以不同发泡比率制成的内胚型(20),内胚型(20)的形状和尺寸相等于外胚型(10)和凹槽(11),内胚型(20)置入外胚型(10)的凹槽(11)内并进行发泡定型以构成一体合成式发泡中底。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中底,其特征是具可发泡特性的塑胶原料为聚乙烯、聚丙烯和热塑性橡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发泡中底,其特征是内胚型(20)的尺寸可小于外胚型(10)的凹槽(1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一体合成式发泡中底,其特点是中底设一以混合的具可发泡特性的塑胶原料,经射出成型机射出按发泡比率缩小的外胚型,在外胚型内侧设凹槽,中底设一以不同发泡比率制成的内胚型,内胚型的形状和尺寸相同于外胚型凹槽,内胚型置入外胚型的凹槽内,并进行发泡定型以构成一种一体合成式发泡中底,其工艺性好,产品质量高,消耗少,降低成本,无废料污染,能适应不同运动型态需求,有利于开发高级运动鞋。
文档编号A43B17/14GK2233183SQ9524471
公开日1996年8月21日 申请日期1995年9月14日 优先权日1995年9月14日
发明者杨国男 申请人:杨国男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