晴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188阅读:31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晴雨具的制作方法
现行的弹簧伞、折叠伞及《专利文献通报》85年三期,31页载;日本人喜多材、邦太郎1982.3.15日发明的《戴在头上的伞》,JP58-157406。对本实用新型有参考和对比价值。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完善现行的晴雨用具。
本实用新型包括三种不同的型式A-弹簧两用伞、B-折叠两用伞,C-折叠雨帽。分述如下A-弹簧两用伞基本构造见附图一,是在现行伞的基础上,改进而成。改支撑杆上部为活动螺母、螺钉连接,见附图三、图四,这样当伞张开后,便可以下掉支撑杆,把它放在图一中虚线的位置,9是用布条或它种软条,加暗扣连接成环状,以固定下掉后的支撑杆16,图一、图三、图五中的弹簧3是拉力弹簧,与1、4需挂接,挂钩采用图五中的直角形。2为伞上杆,结构如图三。支撑杆16和伞上杆2的横切面均为圆,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支撑杆与伞上杆连接时不因松紧不一而卡死。7是伞帽骨架钢丝,作用是支承伞帽和开伞,结构如图三、图六。与15通过铰链8连接。7和15的横切面可以是圆、半圆如图六,也可以是矩形,与铰链板17用电热焊焊接,铆钉可用空心,也可用实心。6为连接螺钉,14为连接螺母。当对4施加向下的力收伞时,4依15与23所构成的铰链,沿伞杆下行,1也依7与15构成的铰链沿伞杆下行,到得下极限位置即7、15、23及伞杆平行,弹簧3拉长,蓄存弹力能,当放开4时,在弹形力的作用下,将伞张开。在如图三的上极限位置,弹簧仍具有一定的拉力,以保证伞面张直。5是戴在头上的帽、如图二、13-帽主体,一般用与伞面布料相同的双层布,12-松紧布以适应各种大小和形状的头,11-可以是布料,也可以是松紧布制作,10-用以与7相连接的连接处,一般用线连接。伞帽上部为一大孔,以便手能从孔向上握住4。收伞时,伞帽以一起收拢,开伞时,同时打开。
B-折叠两用伞见图七、图八,结构与弹簧两用伞相似。没有拉力弹簧,代之以弹簧限位片20。在收伞时,为了让18能下滑,不被20卡住,在18上开有一个斜隐槽,为了张开伞后能定位,即不让21下滑,在21上开了一个槽,以便20能卡住它。图八中的支撑杆,因无弹簧,所以增加22用以限位。收、开原理与弹簧两用伞相似,伞帽的结构与连接相同。
现行晴雨伞在使用时,至少得用一只手撑着,象上街买菜,一手撑伞,一手提篮,双手都不空,拿菜、付钱都十分不便,本实用新型在一般情况下与现行伞有相同的功能,相同的使用方式,需要时,可以下掉伞杆,戴在头上,以解决上述困难。
C-折叠雨帽是一种无支撑杆,戴在头上的晴雨帽,24为直钢丝,图九、图十是张开时的情形。26与27插接在一起,可以相互滑动,在26上安有限位片28,在27下部开有一槽,使28能卡住27、25下部成凸球形或凸錐形,26上部成凹球形或凹錐形,以使开帽时能插接为一整体。收帽时能自然脱开。收帽时,按下限位片28,即可收拢,开帽时,一只手握住30往下拉,即可。由于雨帽骨架钢丝的双三角形结构,25与26能自行对接,29是销子,31为收帽软绳,30为圆环,32的结构和连接方式与弹簧两用伞的相同。
斗笠和草帽既不美观,又不便携带和存放,折叠雨帽的功用与二者相同,但美观大方,携带方便,且存放容易,是用以代替草帽和斗笠的另一种新式晴雨具。
1、18、26-新增中铰链集。
一般伞厂在作相应改动后,即可生产本实用新型。
权利要求
1.一种晴雨具,它是由伞面布、支撑杆、骨架钢丝,两个铰链集,限位弹簧片(自动伞有开启弹簧)所组成,其特征是支撑杆与伞上杆用螺母、螺钉活动连接,伞上杆装有伞帽,卸下支撑杆,可戴在头上。
2.按权利要求
书1所述的晴雨具,其特征是伞帽上部开一大孔,四周八条展开,用布或塑料制,下部用松紧布11、12缝制。
3.按权利要求
书1、2所述的晴雨具,其特征是为了支撑伞帽,另增八根钢丝和一中铰链集,钢丝长150mm左右,上端与新增铰链集铰接,下端与伞帽相连,中部与伞骨架钢丝铰接,两钢丝在此处成剪刀形,在两钢丝上分别焊一带孔单铰链板,然后相互铆接而成。
4.按权利要求
书1所述晴雨具,其特征是开伞弹簧3为拉力弹簧,挂钩采用直角形,挂接于铰链集4与新增铰链集1上。
5.按权利要求
书1所述晴雨具,其特征是在下铰链集21上开有一槽,以实现限位,在新增铰链集18上,开有一斜隐槽,以使下滑时不卡死。
6.一种折叠雨帽,它是由帽面布,支承架和帽所组成。其特征是下铰链集27与新增铰链集26相互插接在一起,可以相互滑动,新增铰链集26内装有一销子29,使开帽的拉绳31有所依,装有弹簧限位片28,以使开帽后能定位,上铰链集25与新增铰链集26间,是凹凸形结构,可相互对接在一起,以使开帽后整个雨帽形成一整体,但收帽时,又能相互脱开。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包括三种不同的型式A—弹簧两用伞、B—折叠两用伞、C—折叠雨帽。分述如下弹簧两用伞和折叠两用伞,在普通弹簧伞和折叠伞的基础上,把伞杆上部改为螺母、螺钉活动连接,改弹簧伞压力簧为拉力簧,且安在上部,增加八根伞帽钢丝和伞帽及中铰链集,伞帽钢丝与中铰链集和水平骨架钢丝铰接,与伞帽连接,伞开后,下掉支撑杆,即可戴在头上。折叠雨帽与折叠两用伞上部相似。无支撑杆,帽面骨架钢丝不可折,张开可戴在头上,收拢时携带方便,以代替斗笠和草帽。
文档编号A45B19/00GK86208336SQ86208336
公开日1988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1986年10月24日
发明者李林森 申请人:李林森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