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方便餐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088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方便餐盒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饮食餐具的组合式方便餐盒,特别是盒盖大于上下盒,上下盒的下部边缘都有用于套接的相同凹槽,盒盖两宽边下缘各有两个挂钩用于与下盒两宽边两侧的两个挂槽配套,它们可以灵活套接。
现有的饭盒种类较多,各有优点。但是,由于造型简单,未能同时兼顾隔热、携带方便、保温、使用灵活的要求。
本发明的任务是要提供一种能够同时兼顾隔热、携带方便、保温、使用灵活的组合式方便餐盒,它能够灵活组合来满足使用者的要求。
本发明的任务是以如下方式完成的组成部分有下盒、上盒和盒盖三个部分,材料用铝和塑料都可以。携带时,把上盒下部的凹槽套入下盒内,盒盖盖没了上盒,同时用挂钩勾着下盒,提着盒盖面上的提环即可带走;手托餐盒用餐时,用挂钩把盒盖反挂在下盒一边,代替上盒装一部分饭菜,上盒套接在下盒下部的凹槽作隔热层,手托着上盒底部用餐安全、方便,冷天使用还可减缓装在下盒内的饭菜散发热量,起到一定的保温作用;在餐桌上使用时,可以分离成三个部分配合使用,也可以用手托式装好饭菜,再脱掉上盒,下盒和盒盖连为一体平放在桌上。
本发明的制造能在原有制造同类产品的设备上,增加压制凹槽和铆制挂槽挂钩两程序,即能生产,与本申请的分案结合,是一套适合于单人就餐和家庭分餐使用的餐具。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图1是本发明分离各件的立体图和挂钩(5)的21放大正视图和左视图。
图2是本发明分案的叉匙正视图。另有分案说明。
图3是本发明手托式的组合立体图。
图4是本发明携带式的组合立体图。
参照图1,上盒(2)和下盒(1)下部边缘的都有用于套接的相同凹槽,供它俩组合时配合套接;上盒(2)套接在下盒(1)下部的凹槽可作隔热层和保温层。下盒内有分格便于分样放菜;两宽边的四个挂槽是用于与盒盖(3)挂钩配合挂接。盒盖(3)大于上盒(2),同时用四个挂钩勾着下盒(1),提着提环(4)即可一起带走,所组合成的结构如图4;手托餐盒用餐时,盒盖(3)用挂钩反挂在下盒(1)一边的挂槽上代替上盒(2)装饭菜,这样相当为手托餐盒用餐者提供两个指头,所组合成的结构如图3。图(5)是挂钩21放大的正视图和左视图,挂钩(5)两边的两片反压片是保护挂钩挂牢槽的作用。挂钩脱槽用手指一按即可脱落。
需要携带时,先将(2)下部的凹槽套入(1)内,再用(3)盖没(2)、用挂钩勾着(1)组合成图4,提着(3)上的(4)即可带走;手托用餐时,先将(2)套接在(1)的凹槽作隔热层和保护层。再把(3)反挂在(1)的一边组成图3,手托着(2)的底部使用安全、方便;在餐桌上使用时,(1)、(2)、(3)可单独放在桌面上配合使用,用手托式装好饭菜再脱掉(2),把(1)和(3)连为一体平放在桌面使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由下盒(1)、上盒(2)、盒盖(3)三个部分组成的组合式方便餐盒。其特征是盒盖(3)大于上盒(2)、下盒(1)、上盒(2)、下盒(1)的下部边缘都有用于套接的相同凹槽,下盒(1)、盒盖(3)制有配套的挂槽、挂钩。
2.根据权利要求
1所规定的组合式方便餐盒,其特征是上盒(2)下部的凹槽套入下盒(1)内,盒盖能够盖没上盒(2),同时用挂钩勾着下盒(1)。组成结构紧凑的提盒,提环(4)在盒盖(3)上。
3.根据权利要求
1所规定的组合式方便餐盒,其特征是用挂钩把盒盖(3)反挂在下盒(1)的一边,代替上盒(2)装饭菜使用,相当给手托餐盒用餐者提供两个指头,而上盒(2)却套着下盒(1)的凹槽作手托式的隔热层和保温层。
专利摘要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由盒盖、上盒、下盒三个部分组成的组合式方便餐盒,其特点是这三个部分的凹槽、挂槽、挂钩可以灵活套接来满足使用者的要求,外出携带时组成的提盒结构紧凑;手托餐盒用餐时组成的结构既隔热又保温,而且相当给使用者提供两个指头;单独使用时又可分离开配合使用。本实用新型最适合单人就餐或家庭分餐使用。
文档编号A45C11/20GK86208197SQ86208197
公开日1988年6月15日 申请日期1986年10月25日
发明者叶宝龙 申请人:叶宝龙导出引文BiBTeX, EndNote, RefMan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