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面羊绒服装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9107阅读:4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双面羊绒服装的制作工艺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将提供一种双面羊绒服装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将进口的机织双面羊绒色坯布,按照服装设计的样板摊布至规定厚度,经粘合定型机给以定型,然后用裁剪机按样板裁剪成胸、背、肩、袖等布片,再用特设计的专用剖割机将各布片接头处剖割开20mm;整件服装的布片经小熨烫、接头剖割的一面用机缝,另一面用手缝;然后整形熨烫、锁钉后为成品服装,该服装具有质地细腻、绒毛均匀、富有弹性、手感糯滑、色泽自然柔和、柔软飘逸、挺括不走样、保暖性、透气性和抗皱性强等特点;故穿着体贴、风格华贵、高雅大方,确为当前国内外流行的高档服装。
从当前国际市场纺织面料生产、服装制作的趋势及‘93中国服装服饰博览会展示情况来看,服装的繁荣主要靠面料的创新、色彩流行和款式新颖,才能赢得消费者青睐。国内在京、沪、深、粤等一些大城市和经济特区,在大公司和大饭店进出的人群中,已形成一个高档服装消费群体,海外大量名牌高档服装涌入我国市场。但国内外整个服装面料流行趋势的特点是向轻薄纤细、悬垂飘洒和重磅粗犷、立体感强的两极发展,反映了世界返朴归真,追寻自然情趣的风雅。同时羊毛衫外穿化日趋发展,需求量日增;故双面羊绒面料及其制作服装的开发,是符合国内外高档消费阶层市场的需求。
本发明的目的是于将一种新颖高档的双层羊绒面料,它兼具羊毛精纺织物和粗纺类织物的特点,而更优于法兰绒、萨克森法兰绒等缩绒类织物,采用本发明的制作工艺,可加工成大衣、西服、套装、裙子等服装。由于该机织双层羊绒色坯布是由一组染色羊绒双面织物为主的双层构造的织物群,由南朝鲜提供的,组织质地厚实而柔软,绒毛均称、色泽自然柔和,有糯滑和弹性的手感、挺括体贴、华贵高雅大方的风格,故能挺进国际名牌高档服装的行列中。
本发明的制作工艺结合附图
——制作工艺流程图来说其特征在于1、整形定型由于羊绒坯布的伸缩率较大,经整形定型后,则不易变形而使成品服装走样,定型是在进口粘合定型机上进行,在常压常温下,在10~15分钟内将温度升至150℃,然后保持30分钟,离机冷却至常温下进行下一道工序。
2、羊绒坯布裁剪成各片布后,各片接头处剖割开20mm后,一面羊绒布机缝,另一面折边手工缝制缝合为成品服装。其特点是手工缝制占80%,所有针脚不外露,成品正反面看不出接缝头。这也是与常规服装制作工艺的不同点。
3、整形熨烫成品服装在进口的大型熨烫台上进行,用蒸汽电热熨斗熨烫,蒸汽由电子蒸汽锅炉提供,其压力为0.7MPa,服装经熨烫后挺括不变形走样。
4、检验成品经质量检验后,合格品折叠好放置于检针器上,往返移动以检查是否有断针遗留在服装内,如有断针夹入在内,电子报警器响声报警,并用强磁吸针器将断针吸出,确保人身安全。
权利要求
1.一种双面羊绒服装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将织机双层羊绒色坯布,按照服装的样板摊布,经粘合定型机给以定型,然后用裁剪机按样板裁剪成胸、背、肩、袖等布片,再用剖割机将各布片接头处剖割开20mm成片;整件服装的布片经小熨烫,接头剖割的一面用机缝,另一面折边手缝,然后整形熨烫、锁钉后为成品服装。
2.如权利要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1)双层羊绒色坯布在粘合定型上定型,常压常温下10~15分钟内将温度升至150℃,然而保温定型30分钟。(2)定型后的双层羊绒色坯布经裁剪成各式布片后,用剖割机将各片接头处20mm分割开一层用机缝,另一层折边手工缝制,然后缝、整熨、锁钉合为成品服装。手工缝制占80%,使其所有针脚不外露,服装正反面看不见有接缝头。(3)电热蒸汽熨斗熨烫用蒸汽压力为0.7MPa,熨烫后服装挺括不变形走样。(4)成品服装经检针器检验,防止有断针遗留在服装内。
全文摘要
本发明将提供一种双面羊绒服装的制作工艺,其特征在于将进口的机织双面羊绒色坯布,按照服装的样板摊布至规定的厚度,经粘合整形机给以定型,然后用裁剪机按样板裁剪成胸、背、肩、袖等布片,再用特别设计的专用剖割机将各布片接头处剖割开20cm;整件服装的布片经小熨烫、接头剖割的一面用机缝,另一面折边手缝,然后整形熨烫,锁钉后为成品服装。该服装具有质地细腻,绒毛均匀、富有弹性、手感糯滑、色泽自然柔和、柔软飘逸、挺括不走样、保暖性、透气性和抗皱性强等特点,故穿着体贴、风格华贵、高雅大方。
文档编号A41H42/00GK1136418SQ96100360
公开日1996年11月27日 申请日期1996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1996年1月16日
发明者陆大荣, 祁学明, 沈岗 申请人:江苏苏晋集团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