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滑运动鞋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9562阅读:3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防滑运动鞋底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运动鞋,尤其与它的鞋底防滑结构有关。
通常,运动鞋采用在鞋底设计花纹图案,来达到防滑的目的,但效果并不理想,在使用过程中仍会出现打滑的现象,造成运动员摔倒或变向运动不及时,影响水平的发挥。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滑运动鞋底,使运动员在比赛和训练中,可不因鞋滑而影响发挥竞赛水平。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在运动鞋底面上一定范围内设有若干缝除形成的花纹图案,花纹图案与鞋底的边沿之间具有一段间距,此间距不小于5mm;花纹图案中各缝隙之间距不小于2mm,而缝隙的最大深度不大于鞋底厚度的1/2。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若遇打滑现象,通过运动员自身的惯性,使鞋底面发生变形,鞋底上切割而成的缝隙被拉开,各缝隙皆与地面形成密闭的空腔,由于鞋底在地面上滑动,空腔体积增大,则使空腔内产生负压,因此鞋底与地面粘合力大大加强,阻止了打滑。
采用上述结构后,一般情况下,由于各缝隙结合紧密,本实用新型如同普通鞋底一样,使用无任何异处;当遇打滑时,由于运动员自身运动使本实用新型鞋底变形,鞋底与地面粘合力加强,实现防滑目的。
本实用新型不仅使用自如,且具有防滑的功效,使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中充分发挥自己的实力,取得最佳成绩。
下面结合图式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做进一步详述。


图1是本实用新型仰视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侧视剖面图;图3是本实用新型使用状态侧视剖面图;图4是图3中A的放大图。
参阅
图1~2,本实用新型防滑运动鞋底面1上设有一定范围的花纹图案2,此花纹图案2是由刀片切割的“”形缝隙3组成。通常情况下,鞋底面1上缝隙3处于紧闭状态,缝隙3的间隙距离为零,花纹图案2的边沿与鞋底面1的边沿间距不小于5mm,各缝隙3之间距不小于2mm,缝隙3的最大深度不大于鞋底厚度的1/2(大约在3mm左右),如此设计,使缝隙3不致于过深或过密,而造成对鞋底面1的损坏,但又能达到如下描述的效果。
再参阅图3、4,当本实用新型的鞋底面1采用含胶量高或摩擦系数大的材质制成,遇到打滑时,由于运动员运动的惯性,使鞋底面1发生变形,缝隙3被拉开,具有一定的间隙距离,使各缝隙3通过缝隙3之间距、花纹图案2与鞋底面1边沿之间距分别同地面4形成密闭的空腔5;并由于鞋底面1在地面4上继续滑动,造成空腔5的体积增加,使空腔5内部产生负压,由于压力作用鞋底与地面紧密接触,防止了打滑。
上述花纹图案2也可由其它形状的缝隙3组成,如波纹形等,该缝隙3形状的变化皆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中。
权利要求1.一种防滑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鞋底面(1)上设有花纹图案(2),花纹图案(2)由切割而成的缝隙(3)组成,每条缝隙(3)互不相通,花纹图案(2)的边沿与鞋底面(1)的边沿之间具有一段间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花纹图案(2)的边沿与鞋底面(1)的边沿之间距不小于5m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缝隙(3)之间距大于2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滑运动鞋底,其特征在于各缝隙(3)的最大深度为鞋底面(1)厚度的1/2。
专利摘要一种防滑运动鞋底,在鞋底面上设有若干缝隙组成的花纹图案,遇到打滑时,鞋底面发生变形,各缝隙被拉开,通过各缝隙之间距、花纹图案与鞋底面边沿之间距,使缝隙和地面之间形成密闭的空腔,且利用空腔内形成的负压,使鞋底面与地面紧密结合,防止打滑现象的发生。
文档编号A43B13/14GK2249516SQ9620679
公开日1997年3月19日 申请日期1996年3月28日 优先权日1996年3月28日
发明者郭跃华, 郭建华 申请人:厦门市跃华工贸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