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叠式遮阳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9634阅读:66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折叠式遮阳帽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遮阳帽,尤其是一种折叠式遮阳帽。
传统的遮阳帽是由植物茎杆编织的草帽。这种草帽不能折叠,不便携带。可折叠的遮阳帽可分为有骨架和无骨架两类,无骨架遮阳帽折叠时出现皱折,伸展后皱折难以消除,且这种遮阳帽不易维持美观的设计帽形。为克服传统遮阳草帽和无骨架遮阳帽的缺点,曾出现过一些带骨架的遮阳帽。这些遮阳帽有的不具头套,直接把帽片顶在头上,不实用;有的结构复杂,成本高,且易损坏;目前的带骨架遮阳帽,其帽面与骨架均为固定连接,不便拆洗,难以保持帽面清洁。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日前使用的各种遮阳帽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骨架、构造简单、可折叠、可弹张成形、帽形稳定、帽面拆洗方便的折叠式遮阳帽。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折叠式遮阳帽包括帽架、帽面和系带。帽架的顶部有一个弹簧外套管。弹簧外套管的上部具有套管内凸沿。弹簧外套管下端具有撑面杆聚合环。弹簧内导杆的下端具有张杆聚合环。套有弹簧的弹簧内导杆装在弹簧外套管中。弹簧的上下端分别支承在套管内凸沿和张杆聚合环上。撑面杆的一端与撑面杆聚合环铰接。撑面杆的另一端装有按扣。动力传动张杆的一端与张杆聚合环铰接,另一端与撑面杆铰接。头套杆与动力传动张杆铰接。头套杆上装有按扣。帽面的中心有供弹簧外套管穿过的帽面孔。帽面周边装有与撑面杆端部按扣配合的按扣件。头套为由布料按头围尺寸制作的圆套。头套用按扣与头套杆结合。头套周向穿有紧头绳,紧头绳上装有紧绳扣。系带缝合于头套左、右两侧,其上装有紧绳扣。
撑面杆聚合环的直径大于张杆聚合环直径。
撑面杆与动力传动张杆铰接部位制有连线孔。通过连线孔用线将各组杆件联系一起。
动力传动张杆长度为撑面杆长度的1/3到2/3。张开时,两对称撑面杆夹角α1为110-140度;撑面杆与动力传动张杆内夹角α2为10-30度;动力传动张杆与头套杆内夹角α3为60-80度。
头套杆亦可与撑面杆直接铰接,此时连线孔位于动力传动张杆与撑面杆和头套杆与撑面杆的铰接点之间。
弹簧内导杆为棱柱体,与之配合的套管内凸沿的内孔为相应的棱柱孔。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弹张成型后帽面平整,帽形稳定;弹张结构简单,帽面拆洗方便;具有可调整尺寸的头套,佩戴方便。本实用新型既可有效地遮挡阳光,又具有防雨功能,适于旅游休闲、田间劳作及野外工作人员使用。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去掉帽面后的结构图;图3是收折后的帽架结构图;图4是另一种帽架结构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如
图1所示,折叠式遮阳帽包括由撑面杆6、动力传动张杆7、撑面杆聚合环10、张杆聚合环8等构成的帽架。帽面3的中心部位有一个供弹簧外套管16穿过的帽面孔。帽面3通过其周边的按扣与撑面杆6端头的按扣9配合,与帽架构成可拆连接。帽架的构造如图2所示,它有一个弹簧外套管16。弹簧外套管16的上端有一个套管内凸沿14,下端有一个撑面杆聚合环10。弹簧外套管16中装有弹簧内套杆15。弹簧内套管15的下端有一个张杆聚合环8。弹簧13套装在弹簧内导杆15上,其上、下端分别支承在套管内凸沿14和张杆聚合环8上。弹簧内导杆15及与之配合的套管内凸沿上的通孔最好为棱柱形,以保证相对运动时正确导向。撑面杆6一端与撑面杆聚合环10铰接,另一端具有按扣9。动力传动张杆7一端与张杆聚合环8铰接,另一端与撑面杆6铰接。头套杆5的上端与动力传动张杆7铰接。头套杆5通过按扣18与头套4连接。头套4左、右两侧装有系带2。系带2可用系带扣1系紧。为调整头套4的大小,头套4周向穿有紧套绳12。紧套绳12上备有紧绳扣11。为保持遮阳帽不带帽面时各撑面杆6仍保持相对位置,动力传动张杆7与撑面杆6的铰接部位制有连线孔17,通过穿入连线孔中的连线,即可使不带帽面的遮阳帽撑开后仍保持各撑面杆间的相对位置不变。头套杆5也可以直接与撑面杆6铰接,如图4所示。遮阳帽收拆后可用扣带19系紧。
权利要求1.一种折叠式遮阳帽,包括帽架、帽面和系带,其特征在于帽架顶部有一个弹簧外套管;弹簧外套管的上部具有套管内凸沿;弹簧外套管下部具有撑面杆聚合环;弹簧内导杆的下端具有张杆聚合环;套有弹簧的弹簧内导杆装在弹簧外套管中;弹簧的上下端分别支承在套管内凸沿和张杆聚合环上;撑面杆的一端与撑面杆聚合环铰接;撑面杆的另一端装有按扣;动力传动张杆的一端与张杆聚合环铰接,另一端与撑面杆铰接;头套杆与动力传动张杆铰接;头套杆上装有按扣;帽面的中心有供弹簧外套管穿过的帽面孔;帽面周边装有与撑面杆端部按扣配合的按扣件;头套为由布料按头围尺寸制作的圆套;头套用按扣与头套杆结合;头套周向穿有紧头绳;紧头强上装有紧绳扣;系带缝合于头套左、右两侧,其上装有紧绳扣。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遮阳帽,其特征在于撑面杆聚合环的直径大于张杆聚合环直径。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遮阳帽,其特征在于撑面杆与动力传动张杆铰接部位制有连线孔;用线通过连线孔将各组杆件联系一起。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遮阳帽,其特征在于动力传动张杆的长度为撑面杆长度的1/3到2/3;张开时,两对称撑面杆的夹角为110-140度;撑面杆与动力传动张杆内夹角为10-30度;张杆与头套杆内夹角为60-80度。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遮阳帽,其特征在于头套杆与撑面杆铰接,连线孔位于动力传动张杆与撑面杆和头套杆与撑面杆的铰接点之间。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折叠式遮阳帽,其特征在于弹簧内导杆为棱柱体,与之配合的套管内凸沿的内孔为相应的棱柱孔。
专利摘要一种折叠式遮阳帽,包括帽架、帽面和系带。帽架上部弹簧外套管16中套装带有弹簧13的弹簧内导杆15。弹簧外套管16上的撑面杆聚合环10和弹簧内撑杆15上的张杆聚合环8分别与撑面杆6及动力传动张杆7铰接。帽面3中心制有穿过弹簧外套管16的帽面孔,周边通过按扣9与撑面杆6的端部相连。头套杆5与动力传动张杆7铰接,或者接与撑面杆6铰接。头套4用按扣18与头套杆5连接。头套4两侧缝有系带2。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帽面拆洗方便,具有头套便于佩带等优点。
文档编号A42B1/00GK2250655SQ9620942
公开日1997年4月2日 申请日期1996年5月24日 优先权日1996年5月24日
发明者于永珍, 于昌 申请人:于永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