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的鞋底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9850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良的鞋底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需要品中的一种鞋类。尤其是指一种改良的鞋底构造。
就先前技术所知,有关鞋底构造较为进步的是以透明材料制成的气囊装设于一鞋底的跟部,该气囊内部的空间中又灌入占该空间容积约一半以上的液体,且液体中并混合有预定大小、颜色的亮片,藉此达到醒目效果。
然而,为达到鞋底的醒目效果,依据发明人多年制鞋经验,发现仍有其他不同的构造也可达到,于是就设计出一截然不同于上述构造的新型创作。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主要由鞋底本体、眨动件和拨动装置所组成的改良的鞋底构造,它不仅设计新颖,而且醒目效果好,趣味性强,从而解决了现有技术所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在于,它主要包含有一鞋底本体;至少一眨动件,是以可自外侧观得其上下开关动作的方式固设于该鞋底本体的周缘;以及一拨动装置,是以可藉穿著者行走时的脚部动作而使该眨动件产生上下开关动作的方式装设于该鞋底本体上。
所说的拨动装置,它包含有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容室并且埋设于该鞋底本体对应于脚跟的部位上;以及一拨动组,它是置设于该壳体的容室内且与该眨动件搭接,该拨动组在穿着者脚部做上下升降动作时,可拨动该眨动件产生上下开关动作;所说的拨动组,它包含有一升降件,是以可上下往复位移的方式,置设于该壳体的容室内;以及至少一拨杆,其一端固接于该升降件上,另一端则伸入该眨动件内,以当其随该升降件上位移时拨动该眨动件产生上下开关动作;所说的拨动组,它包含一弹性件,它是置设于该升降件与该壳体容室之间,以使该升降件未受外力时可自动地向上位移;所说的拨动组,它更包含一定位件,是可在一定高度下产生上下位移方式设置于该壳体上,其一端与该升降件固接,以控制该升降件上下位移的高度;所说的定位件,它是概呈柱状,具有一大外径部,一小外径部,以及一介于该二者间的外肩部;该壳体的容室底部设有一通孔,该通孔具有一大内径部,一小内径部,以及一介于该二者间的内肩部,该定位件是以小外径部的一端穿入该通孔而固接于该升降件,且使该外、内肩部相互抵接的方式设置于该壳体上;所说的眨动件,它是一中空球体,其球体壳壁设有一供该拨杆伸入的开口;所说的眨动件,它是一中空球件,其球体壳壁设有一供该拨杆伸入的开口;所说的眨动件,它的外露部位设有一眼球以及一眨毛组固接于该眼球的上缘,其外露部位贴覆有一反光镜。
本实用新型不仅设计新颖,而且它能以动态的开关动作配合特殊造型以吸引人们目光的焦点,并且醒目效果高及趣味性好,因此具有实用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组合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分解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其中该升降件受脚跟下压时位于下始点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其中该升降件不受外力作用时位于上始点位置示意图。
结合上述各附图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如
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改良的鞋底构造主要由鞋底10、拨动装置20和眨动件52所组成,所说的鞋底10,在其鞋跟12部位凹设有一开口朝上有凹室14,该鞋跟12的周缘设有若干通孔16,用以与该凹室14连通。
以本实施例而言,是以三个通孔作为说明,但并不因此限制本案通孔数目,也就是说,只要具有一以上的通孔,即为本实用新型的可行实施例。
一拨动装置20具有一壳体22,它是呈扁平状而可埋设于该凹室14内,该壳体22顶面中央凹设有一容室24,该容室24的底部设有一通孔26以及一对盲孔28,其中该通孔26具有一大内径部27,一小内径部29以及一内肩部30,该壳体周缘对应于该鞋底10各该通孔16的部位分别设有一穿孔32,用以与该容室24连通,各该穿孔32内侧沿水平向的二相对面上设有一对同轴的圆孔34;
一拨动组,具有一升降件36,也呈扁平状而可容设于该壳体22的容室24;等数于该穿孔32的拨杆38,分别容置于该壳体22顶面所设的长槽40内,并以其一端固于接该升降件36;一对筒状螺旋弹簧42,是容置于该升降件36底面与该壳体22所设容室24的底面间,其一端抵接于该升降件的底面,另一端抵接于各该盲孔28的底面,且各该筒状螺旋弹簧42被完全压缩时的长度是小于各该盲孔28的深度,藉此,使该升降件26受外力下压后,可被该弹簧42的回复力向上顶起;以及一定位件44是概呈柱状,具有一大外径部46,一小外径部48,以及一介于该二者间的外肩部50,该小外径部48一端是穿入该壳体22所设的通孔26并固设于该升降件36的底面,藉此,该升降件36受该对筒状螺旋弹簧42顶起时,可使该内、外肩部30、50相互抵接而产生一上始点,如图4所示。
本实用新型改良鞋底构造还具有等数于该鞋跟14所设通孔16的眨动件52,它是分别枢设于该壳体22所设的穿孔32内,且其局部表面外露于该鞋跟12周缘的通孔16,各该眨动件52分别具有一中空球体54,各该球体54表面对应于各该穿孔32内壁所设同轴圆孔34的部位分别设有一对与各该圆孔34互补的圆柱56,用以供各该球体54枢设于各该圆孔34部位,其中各该球体54对应于各该拨杆38末端的部位分别设有一可容纳其杆身的开口58,用以供各该拨杆38的伸入,而各该球体54外露于各该鞋跟12所设通孔16的部位则分别固接有一眼球60,以及若干睫毛组62固接于该眼球60的上缘。
由图3和图4可以清楚地看出,当穿著者行走时,该升降件36可随著其脚部的动作及该对筒状螺旋弹簧42的回复力而带动各该拨杆38拨动各该眨动件52,使各该眨动件52外露于该鞋跟12所设通孔16的眼球60与睫毛58产生上下开阖的动作,达到兼具醒目及趣味效果;也可在各该眨动件52外露于该通孔16的部位贴覆反光片,使其在受到光线照射时可配合开关的动件而产生间歇性的反射作用,在实际制作时,该拨动装置20与各该眨动件52也可是先置于在射出成型的鞋底模具内,再射出成型该鞋底10,使其鞋跟12部位直接包覆该拨动装置20以及各该眨动件52。
人们均如,动态的物体或光线比静态的更容易成为人们目光的焦点,例如受风吹动的布旗或十字路口的闪黄灯等均是实例;同样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改良的鞋底构造也是以动态的开阖动作配合特殊造型以吸引人们目光的焦点,它不仅醒目效果高而且趣味效果十足;当然,上述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唯一实施构造,只要依据本实用新型相同创作精神,而在鞋底周缘任何处设置有眨动件,也属于本实用新型创作范围内。
权利要求1.一种改良的鞋底构造,其特征在于它包含有一鞋底本体;至少一眨动件,它是可自外侧观得其上下开阖动作的方式固设于该鞋底本体的周缘;以及一拨动装置,它是以可由穿着者行走时的脚部动作而使该眨动件产生上下开阖动作的方式装设于该鞋底本体上。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说的改良的鞋底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拨动装置,它包含有一壳体,该壳体具有一开口朝上的容室并且埋设于该鞋底本体对应于脚跟的部位上;以及一拨动组,它是置设于该壳体的容室内且与该眨动件搭接,该拨动组在穿着者脚部做上下升降动作时,可拨动该眨动件产生上下开阖动作。
3.按照权利要求2所说的改良的鞋底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拨动组,它包含有一升降件,是以可上下往复位移的方式,置设于该壳体的容室内;以及至少一拨杆,其一端固接于该升降件上,另一端则伸入该眨动件内,以当其随该升降件上位移时拨动该眨动件产生上下开关动作。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说的改良的鞋底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拨动组,它包含一弹性件,它是置设于该升降件与该壳体容室之间,以使该升降件未受外力时可自动地向上位移。
5.按照权利要求4所说的改良的鞋底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说的拨动组,它更包含一定位件,是可在一定高度下产生上下位移方式设置于该壳体上,其一端与该升降件固接,以控制该升降件上下位移的高度。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说的改良的鞋底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说的定位件,它是概呈柱状,具有一大外径部,一小外径部,以及一介于该二者间的外肩部;该壳体的容室底部设有一通孔,该通孔具有一大内径部,一小内径部,以及一介于该二者间的内肩部,该定位件是以小外径部的一端穿入该通孔而固接于该升降件,且使该外、内肩部相互抵接的方式设置于该壳体上。
7.按照权利要求3所说的改良的鞋底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眨动件,它是一中空球体,其球体壳壁设有一供该拨杆伸入的开口。
8.按照权利要求7所说的改良的鞋底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眨动件,它的外露部位设有一眼球以及一睫毛组固接于该眼球的上缘。
9.按照权利要求7所说的改良的鞋底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说的眨动件,其外露部位贴覆有一反光片。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日常生活需要品中的一种鞋类,它包含有一鞋底本体;至少一眨动件,是以可自外侧观得其上下开关动作的方式,固设于该鞋底本体的周缘;以及一拨动装置,它是以可藉穿著者行走时脚部动作而使该眨动件产生上下开关动作的方式装设于该鞋底本体上,该眨动件外露于该鞋底周缘的部位,更设有一眼球以及若干睫毛组固接于该眼球的上缘,使其开关时可产生兼具醒目及趣味的效果。
文档编号A43B13/14GK2268409SQ96215489
公开日1997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1996年7月16日 优先权日1996年7月16日
发明者简文彬 申请人:原成模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