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功能遮阳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29975阅读:37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功能遮阳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工作场合使用的大型遮阳伞,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在炎热的夏日遮阳,且能提供凉风,又能在风雨天挡雨抗风的多功能大型遮阳伞。主要适用于交通岗亭、流动摊位、公园、海滨及野外作业场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下伞双层结构,以增加隔热性。上、下伞通过多根竖直连杆与上、下伞骨架联接,实现上下伞同步启闭。上伞小而下伞大,下伞伞面环绕中心分布有多个圆形通风口,以便在风雨天增加伞的抗风能力。在上伞伞面上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并通过导线将电能送到与伞杆联接的电风扇,这样即可在炎热的夏日给伞下提供凉风。
以下结合附图
对其结构及性能做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顶部小伞由上伞面(3)、上伞架(4)及粘贴在上伞面上的若干块太阳能电池板(1)构成。下部大伞由下伞面(8)、下伞架(9)及下伞面支架(10)构成。下伞面环绕中心分布有多个圆形通风口(6),在遇到大风时,灌入大伞内的风进入大伞后即通过大伞的通风口和大小伞之间的排风道(7)排出,避免了在大伞内产生兜风。对于刮到伞顶的大风,双层伞结构的上部小伞先对风进行了阻挡,减少了下部大伞的受风面积和压力,保持了伞的整体稳定,增强了大型遮阳伞的抗风能力。在炎热的夏天,双层伞在小伞与大伞之间形成了一隔热层,降低了伞下的温度,还可阻隔阳光及紫外线的辐射。
上伞架(4)与下伞架(9)通过多根竖直的连杆(5)联接,组成了多个平行的四连杆机构。上、下伞架与连杆及伞杆在伞的开启及闭合过程中始终呈平行四边形结构,从而使上伞与下伞的启闭同步。图中件(10)为开闭伞时用的支架,件(11)为支架定位卡。
在上伞面上装有一组太阳能电池板(1),它在受到阳光的照射后产生电能,该电能经导线(2)传送给装在伞杆上的电风扇(12),开关(13)控制电风扇的转停。带有联接法兰盘的套管(15)可沿伞杆上下滑动,用以调节电风扇的高度。当调节到适当的高度后即可扭紧锁紧螺钉(14)锁定高度。电风扇的背面有舌片(16),而法兰盘上有卡槽(17),安装电风扇时只需将舌片插入卡槽中即可。电风扇的安装及拆卸都极为方便。
权利要求1.一种大型双层遮阳伞,其特征在于上伞小而下伞大,且在下伞面环绕中心分布有多个圆形通风口。上下伞通过伞架及多根竖直连杆联结,构成多个四连杆机构,以使得上下伞启闭同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层遮阳伞,在上伞伞面上装有太阳能电池板,通过导线将电能传送到电风扇以带动风扇运转。电风扇装在伞杆套管上,套管可沿伞杆上下滑动,以调节电风扇的高度。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太阳能电风扇,其特征在于套管与电风扇间采用舌片——卡槽联接,装拆方便。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在工作场合使用的大型遮阳伞,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既能在炎热的夏日遮阳,且能提供凉风,又能在风雨天挡雨抗风的多功能大型遮阳伞。主要适用于交通岗亭、流动摊位、公园、海滨及野外作业场合。它采用了上、下伞双层结构,以增加隔热性。上、下伞通过八根竖直连杆与上、下伞骨架联接,实现上下伞同步启闭。上伞小而下伞大,下伞面环绕中心分布有8个圆形通风口,以便在风雨天增加伞的抗风能力。在上伞伞面上安装有太阳能电池板,并通过导线将电能送到与伞杆联接的电风扇以带动风扇的运转。
文档编号A45B25/00GK2265703SQ9621907
公开日1997年10月29日 申请日期1996年9月17日 优先权日1996年9月17日
发明者雷红旗, 王迪录 申请人:雷红旗, 王迪录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