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训练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1932阅读:36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综合训练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体育训练器材,具体地是一种综合训练鞋。
在运动员(包括专业运动员和广大体育爱好者)进行提高弹跳力及奔跑速度的训练中,需要全面的深层的大强度的锻炼脚部和小腿部的肌肉,以往的训练方式有的采用跳深,有的采用在腿上梆扎沙袋,这些训练虽有一定效果,但器材复杂,使用不便。
以往的机械训练方式,其运动训练重点放在锻炼整个腿部的肌肉和韧带上,由于身体各部分肌肉的牵制作用,整个腿部肌群的强度增大,肌纤维的增粗,在一定范围内限制某些特定的运动,为了改善训练效果,有必要开发研制新的训练器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综合训练鞋,它利用人体脚部和小腿部的运动原理,一改普通鞋的受力方式,更全面、更深层、更大强度的锻炼脚部和小腿部的肌肉,以提高运动者(运动员和普通受训者、广大运动爱好者)的弹跳力及奔跑速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综合训练鞋,包括鞋帮、鞋底,鞋底固接于鞋帮,其特征在于于鞋底的前下端以有一定高度的支撑体连接有一负重体,该负重体有平底盘状和弧底盘状两种类型,该负重体的位置从下方对正鞋底的脚掌部位而使鞋底的鞋根部位悬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实现所述连接鞋底与负重体的支撑体用弹性材料制成,其外廓呈中间细,两端粗的弧面形,其横截面可为实心结构,也可以为中心有空腔的结构。
所述负重体用弹性耐磨材料制成,可以为实心结构,也可以为内部有蜂窝状空腔的空心结构。
所述负重体、支撑体与鞋底的连接可以是模压整体结构,也可以用分体粘结、分体机械插接、分体梆扎连接中的任一种。
所述鞋帮可以为凉鞋式带状结构,其鞋底只有前掌部分且与负重体为加厚的连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的效果以往的运动鞋包括比赛专用鞋和普通训练鞋有足球鞋、兰球鞋以及网、拍、乒、快跑、慢跑、跳鞋等,本产品不同于已有的运动鞋,它是一种综合训练鞋,主要特征是在普通鞋前脚掌部下方设置一负重体,让人的体重由全脚掌承受改为由脚前掌承受,研究表明,穿普通鞋70%的身体重量由脚后跟承担,而这种训练鞋去掉了后跟,让小腿承担100%的身体重量,这相当于大约六倍的身体重量作用在这部分肌肉群上,从而更深层的锻炼这部分肌肉,在身体做正常运动中,夸张刺激小腿后肌群增加人体爆发力及弹跳力。
穿着这种综合训练鞋,只要依据正确的方法训练,训练者的弹跳将比采用传统的训练方法提高10-20厘米、百米冲刺速度也将至少提高0.2秒。
现以较佳实施例结合附图进行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例的外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正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截视图,示负重体及支撑件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
图4同图3,为另一实施例。
图5是图4中的支撑体的分体立体图。
图6同图3,为又一实施例。
图7同
图1,显示负重体内部的蜂窝状空格构造。
图8同
图1,显示负重体底面为弧形。
图9是本实用新型有凉鞋式带状鞋帮的训练鞋实施例。
图10同图9,为从底部仰视的立体图。
本实用新型的综合训练鞋,包括鞋帮1、鞋底2,鞋底2固接于鞋帮1,请参照
图1图2图3,本训练鞋与普通鞋不同处在于鞋底2的前下端以有一定高度的支撑体3连接有一负重体4,该负重体4有平底盘状(见
图1)和弧底盘状(见图7)两种类型,该负重体4的位置从下方对正鞋底2的脚掌部位而使鞋底2的鞋根部位悬空,该负重体的边缘可以大于、等于、或小于脚掌处的鞋底。
实施时,所述连接鞋底与负重体的支撑体3用弹性材料制成,其外廓呈中间细,两端粗的弧面形见图5,其横截面可为实心结构见图3,也可以为中心有空腔301的结构见图4图6,其横截面的形状可为任意形状例如图3图4图6所示形状。
实施时,所述负重体4用弹性耐磨材料制成,可以为实心结构见图8,也可以为有蜂窝状空腔401的空心结构见图7。
在图9
图10所示实施例中,所述鞋帮1可以为凉鞋式带状结构,其鞋底2只有前掌部分且与负重体4为加厚的连体结构。
这种鞋的负重体看起来象是一只特大号鞋的前脚掌,它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式与上部的鞋体相连结1、与鞋体上部的鞋底外层整体压成。
2、与鞋体上部鞋底通过凸凹槽销接。
3、通过负重体中本身所具有的绑带绑缚在普通运动鞋上。
在这些连结方式中比较常用的是第一种,这种鞋整体性比较好,在练习中也不易受到伤害。
以上的连结还可根据训练的具体需要而有所变化,如受训者练习的主要为腿脚的前后运动,那么鞋底与负重体连结处正前方就可留有空间,两侧则可做成接近刚性连结,这既可防止足部的侧滑受伤,又保证鞋的两部分的正常连结,如受训者练习的比较全面灵活,象兰球运动员,这样需要让鞋上部的运动比较自由,最好是减细连接处的粗度,这就要求支撑体的材料有足够疲劳强度和弹性。
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涉及到人体运动学机理,包括脚部和小腿部的运动方式,受力方式,以及在运动中此区域肌肉的动作方式。另一方面涉及到此鞋的加工工艺问题,首先是鞋底负重体的材料选取,既要保证材料的弹性、柔韧性、又要保证其耐磨性。
1、弹性、柔韧性是与脚、腿部的运动密切相关的,它直接影响到锻炼的效果,且保证脚、腿部的肌肉及韧带不受到伤害。
2、耐磨性负重体可以说是独立于鞋外的一部分,它的运动依靠与鞋面的连结部分来传递,由于这个连结不可能采用刚性连结,那么脚的运动传递到负重体上时,与脚底相对应部的负重体区域的受力也已发生巨大的改变,突出体现在负重体的边缘部分受力极大,易于磨损。当此磨损达到一定程度,负重体底面的倾斜也将超过被允许的范围,对腿、脚部的肌肉韧带的伤害形成潜在的威胁,因而要求负重体能够耐磨。
本综合训练鞋的工作运动学原理小腿后群肌肉对跑、跳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它也是衡量人体运动能力的重要依据。所以,着重发展腓肠肌、比目鱼肌等小腿后群肌肉便成了提高爆发力,增强跑、跳能力的捷径。
在跑跳的同时,必须伴随着屈足的动作,而小腿三头肌对屈足是有着重要作用的,它的收缩越大,收缩速度率越快,伴随的屈足动作的爆发力便越大,而人也就会相应的跑的越快,跳的越高。
在使用这种训练鞋时,人的整个脚跟是悬空的,也就是说趾骨是不接触地面的,而这种状态必导致小腿三头肌(外层的腓肠肌以及深层的比目鱼肌)收至紧张绷紧状态,而此时也仅仅是站在地上不做运动时的肌内状态,当运动开始时,无论是在跑,还是在跳,小腿三头肌都在夸张的收缩与拉伸,纤维受到的超过平时数倍的更强的刺激,这将直接导致肌纤维内线粒体数目增多,体积增大,肌纤维周围毛血管增多,使肌肉恢复疲劳后的收缩将更为有力,并能更为有效的发展与拉长根腱部份的韧性与弹性,及长度(根腱的长度与强度直接标志着强弹跳力及爆发力的强弱)。
权利要求1.一种综合训练鞋,包括鞋帮、鞋底,鞋底固接于鞋帮,其特征在于于鞋底的前下端以有一定高度的支撑体连接有一负重体,该负重体有平底盘状和弧底盘状两种类型,该负重体的位置从下方对正鞋底的脚掌部位而使鞋底的鞋根部位悬空。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训练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鞋底与负重体的支撑体用弹性材料制成,其外廓呈中间细,两端粗的弧面形,其横截面可为实心结构,也可以为中心有空腔的结构。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训练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负重体用弹性耐磨材料制成,可以为实心结构,也可以为内部有蜂窝状空腔的空心结构。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训练鞋,其特征在于所述负重体、支撑体与鞋底的连接可以是模压整体结构,也可以用分体粘结、分体机械插接、分体梆扎连接中的任一种。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综合训练鞋,其特征在于所述鞋帮可以为凉鞋式带状结构,其鞋底只有前掌部分且与负重体为加厚的连体结构。
专利摘要一种综合训练鞋,包括鞋帮、鞋底,鞋底固接于鞋帮,其特征在于鞋底的前下端以有一定高度的支撑体连接有一负重体,该负重体有平底盘状和弧底盘状两种类型,该负重体的位置从下方对正鞋底的脚掌部位而使鞋底的鞋根部位悬空;本实用新型利用人体脚部和小腿部的运动原理,一改普通鞋的受力方式,更全面、更深层、更大强度的锻炼脚部和小腿部的肌肉,以提高运动者的弹跳力及奔跑速度。
文档编号A43B5/00GK2294597SQ9721667
公开日1998年10月21日 申请日期1997年5月29日 优先权日1997年5月29日
发明者孙伟 申请人:孙伟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