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合金伞骨中棒强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2113阅读:65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铝合金伞骨中棒强化结构的制作方法
专利说明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合金伞骨中棒强化结构,尤专指铝合金伞骨中棒的结构,该伞骨中棒强固性佳,可扩大伞骨中棒的受力面积,具有高强度的效益,并可提升市场竞争力。
请参阅


图1、2所示,为现今的铝合金伞骨中棒结构,伞骨中棒90主要以抽拉的方式而构成一“I”状管体,其上滑设一相对应的滑座91,滑座91周围枢设伞架92,滑座91于伞骨中棒90上滑移时,可以依循“I”状伞骨中棒90的轨道,连动撑开伞架92或者收合伞架92,供使用者利用。
伞骨中棒90在相对滑座91撑开伞架92的位置,设有一开槽93可供支撑簧片94穿入,并使支撑簧片94可以进出开槽93,以利滑座91在撑开伞架92时的定位。
请配合图3、4所示,上述结构的支撑簧片94必须支撑整个伞架92所承受的力量,而支撑簧片94和伞骨中棒90的受力接触面仅单靠开槽93而已,所以若伞架92受到强风的吹刮时,因支撑簧片94的强度较伞骨中棒90为强、且开槽93在冲孔成型的位置又容易有应力集中的现象,故伞骨中棒90在承接支撑簧片94的受力时,便容易于开槽93冲孔成型的位置断裂或撕开,倘断裂或撕开时,则雨伞便无法使用,且伞骨中棒90于断裂或撕开的同时,很可能伤害到使用者,此为现有的结构设计有待克服之处。
另外,便是其伞骨中棒90的截面积相当之小,所以其平均可承受的力量相当有限,如此一来,便会产生如第一点的顾虑,此乃设计者所未能虑及之处。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铝合金伞骨中棒强化结构,以大幅增加伞骨中棒的截面积,使受力面积增加,而有效分散受力,而达到结构牢固的目的。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伞骨中棒内孔的角落处各设有较厚的补强段,补强段系配合伞骨中棒而一体抽拉成型出来,并延伸至开槽的两侧。
当支撑簧片因受力而对伞骨中棒、开槽产生力矩,使伞骨中棒角落处产生压力或拉力时,因其有补强段的设置,可以提升其抗扭矩,而可适用于较大出力的使用状况。
本实用新型也可在伞骨中棒内孔的四个角落处各设有较厚的补强段,使伞骨中棒的内孔形成一菱形状。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具有以下的优点 (1)无应力集中之虞因伞骨中棒四个角落处均设有补强段,使该角落处不易有应力集中的情形产生,即使遭受到强风的吹刮时,伞骨中,棒亦不易断裂,令雨伞可长久使用而符合经济的效益。
(2)结构强固因在伞骨中棒中设有补强段,故其截面的面积较习用增加,可承受的应力大幅提升,使得伞骨中棒的结构更为强固,不易有撕开或弯折的情形。
(3)制造简便以本实用新型来看,其只须更换抽拉伞骨中棒的内模即可,无须变动其他生产机具或流程,并未增加组设的困扰度,故较习用结构制造而言,并无任何不便处。
(4)不增加重量一般外销的伞骨,其总重不得超过一百八十公克,以方便使用者携带;而本实用新型的补强段设置于伞骨中棒时,亦不致大幅加伞骨的总重。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

图1系习用结构的分解示意图; 图2系习用伞骨中棒、支撑簧片的相对结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3系习用伞骨中棒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图4系习用伞骨中棒、支撑簧片的相对结构径向另一剖面示意图; 图5系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6系本实用新型伞骨中棒、支撑簧片的相对结构轴向剖面示意图; 图7系本实用新型的伞骨中棒的立体示意图; 图8系本实用新型的伞骨中棒的径向剖面示意图; 图9系本实用新型伞骨中棒、支撑簧片的相对结构径向另一剖面示意图。
请参阅图5、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伞骨中棒10上滑设有滑座20,滑座20周围枢设伞架30,伞骨中棒10在相对滑座20撑开伞架30的位置设有开槽11,开槽11可供支撑簧片40一端穿入定位,而支撑簧片40另端则可以组设于伞骨中棒10中。
请配合图7、8所示,伞骨中棒10内孔的四个角落处各设有较厚的补强段50,使伞骨中棒10的内孔形成一菱形状,此补强段50延伸至开槽11的两侧,使本实用新型在冲制开槽11时,无须另外购置冲力较大的机具,只须配合习用冲制机具即可冲制开槽11,以使本实用新型无须变更到生产线。
补强段50系配合伞骨中棒10而一体抽拉成型出来,其制造相当方便而无任何困扰,因为只须更换抽拉成型模的内模即可,而该内模的形状设置与本实用新型伞骨中棒10的形状相同,如此即可顺利将实用新型的伞骨中棒10抽制完成,且此具有补强段50的伞骨中棒10,总重量增加亦极为有限,不致影响到雨伞使用性能。
请再配合图9所示,即可清晰的看出有关本实用新型特色之所在;若支撑簧片40因受力而对伞内中棒10、开槽11产生力矩,使伞骨中棒10四个角落处产生压力或拉力时,因其有补强段50的设置,所以可以抗扭矩,而可适用于较大出力的使用状况;反观习用结构,其伞骨中棒的管壁均为同一厚度,未有任何结构加强之处,所以常有开槽撕裂或伞骨中棒弯折的情形。
而本实用新型对支撑簧片40的抗扭矩设计系以补强段50因应,若支撑簧片40因受力而使伞骨中棒10各角落处产生压力或拉力时,其补强段50可以使抗力有效分布在截面积上,其扭矩便可大为提升,而承受扭矩的稳定程度,亦同样因截面积增加而大幅提高。
权利要求1、一种铝合金伞骨中棒强化结构,其特征在于伞骨中棒内孔的角落处各设有较厚的补强段,并延伸至开槽的两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铝合金伞骨中棒强化结构,其特征在于伞骨中棒内孔的四个角落处各设有较厚的补强段。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铝合金伞骨中棒强化结构,其主要于伞骨中棒内孔角落处设有补强段;使伞骨中棒的抗力矩大幅提升,由此,提供一种强固性佳且使用寿命长的铝合金伞骨中棒结构。
文档编号A45B9/00GK2303497SQ9722268
公开日1999年1月13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9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9日
发明者张益充 申请人:张益充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