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的钥匙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2387阅读:49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新型的钥匙圈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及生活用品类,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的钥匙圈。
众所周知,钥匙圈是人们生活中常用的物品,几乎人人佩带,如附


图1所示,为常用的一种钥匙圈,其结构主要是一具有多重卷绕的弹簧圈(3),以使钥匙套圈固定,而弹簧圈(3)上则套设一小段的链条(2),并在链条(2)的另一端设有吊饰牌(1)以供装饰,然而由于常用的钥匙圈在结构上本身存在缺陷,每次弹簧圈(3)欲与每一支钥匙套圈固定时,每一次都得先用手指将其头部拨开,然后再用一物顶开(常以手指为之),最后将钥匙从上方的孔洞套入,再使劲转动推移,进而使钥匙套入弹簧圈(3)内,但是,手指常在一不小心时就受伤或指甲断裂。同时,此种结构在使用安装上,相当的费时费工,更会发生被夹伤的危险;钥匙欲进入弹簧圈(3)内需转动老半天,极不方便,此种结构的钥匙圈仅能适合少量钥匙固定,使用范围及弹性小,更无法将其吊挂在裤带及皮带上,容易遗失及寻找不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常用钥匙圈存在的缺点而提供一种新型的钥匙圈,使钥匙的套入方便快速,并可吊挂在裤带或皮带上。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一座体和三个环圈所组成,在座体呈弧形的各边分别设有滑槽,以供设有缺口及凹槽的环圈穿套滑动固定,而座体的三角则设有容室槽,其内设有供与环圈其外侧凹槽顶止定位的弹珠及弹簧,座体中央设有一与环圈缺口作用卡制的具嵌板之按钮,能作上下运动的按钮于其下方中央设一凹室,以供一复位弹簧容置。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实施例
图1为常用的钥匙圈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平面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按钮未压按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套入钥匙时的状态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按钮下压的纵向剖视示意图。
(1)为吊饰牌、(2)为链条、(3)为弹簧圈、(4)为座体、(40)为容室、(41)为上座体、(411)为中央孔、(412)为透孔、(413)为螺丝、(414)为滑槽、(42)为下座体、(421)为凹槽、(422)为螺孔、(423)为滑槽、(43)为按钮、(431)为嵌板、(432)为凹室、(433)为弹簧、(44)为容室槽、(441)为弹簧、(442)为弹珠、(5)为环圈、(51)为缺口、(52)为凹槽、(6)为钥匙。
如附图2、附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由一座体(4)、三个环圈(5)、一按钮(43)所组成,其中座体(4)包括有上座体(41)和下座体(42),上座体(41)各角设有供螺丝(413)穿套的透孔(412),而下座体(42)相对处则设有供穿套螺丝(413)迫紧的螺孔(422),为了使钥匙(6)能作穿套固定,另在座体(4)的上、下座体(41)、(42)呈弧形边缘内设有供其嵌套的滑槽(414)、(423),而环圈(5)于其相接处设有缺口(51),其外侧另设一凹槽(52),该凹槽(52)则提供与下座体(42)三角所设容室槽(44)其内的弹簧(441)顶止的弹珠(442)方便定位,防止其钥匙(6)脱落;至于上座体(41)其中央有中央孔(411),供一具有嵌板(431)的按钮(43)穿套露出,嵌板(431)则可转动于下座体(42)之容室(40)内,供其复位,另在按钮(43)下方向内设有复位弹簧(433),弹簧(433)另端是顶设于下座体(42)上所设之凹槽(421)内。
结合附图4、附图5及附图6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如附图4所示为本实用新型按钮(43)未压按的剖面示意图,当使用时,固定套设钥匙(6)是按钮向上,由于其按钮(43)旁侧下方设有与环圈(5)的缺口(51)作用之嵌板(431),因此当其受下方弹簧(433)复位顶止时,该嵌板(431)向上位移,并卡制于环圈(5)之缺口内,同时下座体(42)容室槽(44)内设之弹簧(441)将弹珠(442)顶止于环圈(5)外侧所设的凹槽(52)上,因此环圈(5)的缺口(51)被卡住,而又被弹珠(442)顶止凹槽(52)的双重保险,故钥匙(6)不会掉落,当欲作穿套或取出钥匙(6)时,如附图5及附图6所示,即操作按钮(43)下压,此时会带动其下方的与各环圈(5)之缺口(51)作用的嵌板(431),同时并将其下方的弹簧(433)压缩,储存复位力量,此时环圈(5)则可以在座体(4)之相对滑槽(414)、(423)作滑动,而将其缺口(51)离开座体(4),此时缺口(51)向外,就很方便穿套或取出钥匙(6),在未转回时,按钮(43)下方的嵌板(431)则被压制在环圈(5)下方之容室(40)内,当环圈(5)缺口(51)转至座体(4)内时,首先藉弹珠(442)与环圈(5)外侧凹槽(52)作用而产生“卡”的声响告示到达定位,当座体(4)每一侧之环圈(5)均达定位时,该嵌板(431)则会自动藉弹簧(433)之复位力而上升,即嵌板(431)位移至环圈(5)与缺口(51)处,因此环圈(5)则再次被固定。
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省时省力、安全可靠,可挂扣于裤带、皮包带、背带上。
权利要求1.一种新型的钥匙圈,它是由一座体(4)、三个环圈(5)、一按钮(43)所组成,其特征在于座体(4)是由上座体(41)及下座体(42)构成,在上座体(41)各角设有供螺丝(413)穿套的透孔(412),而下座体(42)相对处则设有供穿套螺丝(413)迫紧的螺孔(422),另在座体(4)的上、下座体(41)、(42)呈弧形边缘内设有供其嵌套的滑槽(414)、(423),而环圈(5)于其相接处设有缺口(51),其外侧另设一凹槽(52),该凹槽(52)则与下座体(42)三角所设容室槽(44)其内的弹簧(441)顶止的弹珠(442)方便定位,并在上座体(41)其中央设有中央孔(411),供一具有嵌板(431)的按钮(43)穿套露出,嵌板(431)则可转动于下座体(42)之容室(40)内,供其复位,另在按钮(43)下方向内设有复位弹簧(433),弹簧(433)另端是顶设于下座体(42)上所设之凹槽(421)内。
专利摘要一种新型的钥匙圈,它是由一座体(4)、三个环圈(5)、一按钮(43)所构成,主要在各面呈弧形之座体内设有具缺口及凹槽之环圈,而座体中央设有与环圈其缺口嵌止的具嵌板的按钮,按钮下方之凹室另设有供其复位之弹簧,座体内各角则另设有容设弹珠与弹簧之容室槽,提供与环圈上所设的凹槽定位的钥匙圈结构。它可挂扣于裤带、皮包带、背带上,即安全又方便、省时省力。
文档编号A44B15/00GK2293971SQ9722847
公开日1998年10月14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23日
发明者李植村 申请人:李植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