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竹片饭盒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2388阅读:9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竹片饭盒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餐具类,特别涉及一种竹片饭盒结构。
众所周知,饭盒是人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餐具,无论是上班族,还是学生、旅行者都离不开饭盒,过去人们常用的是铝制品或不锈钢制品的饭盒,其缺点是铝对人们健康有影响,另外这两种饭盒用起来太麻烦,使用者需要保管,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大量使用塑料制品做成的抛弃式饭盒,一次性使用后不需保管,可随意抛弃,虽然使用者方便了,然而这些塑料饭盒对社会环境造成了重大污染,如铁路的两旁成了白色塑料世界,它不仅污染环境而且严重破坏土质,影响生态平衡。除此之外塑料饭盒本身对食物又造成污染,从而产生了对人体的有害物质,又严重的影响人们的身体健康。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饭盒存在的缺欠,提供一种竹片饭盒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依据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一是饭盒材质要对人们健康没有影响,二是抛弃的饭盒对环境没有污染,不破坏生态平衡。本实用新型采用竹片材质的材料,经过工艺加工制成具有一定厚度的薄竹片,利用干燥的方式将薄竹片的水份予以蒸发去除,再将两薄竹片以竹纹方向交错而叠置并以可食用胶胶合,此种交错叠置方式增加竹片的强韧性,再将叠置胶合的竹片,制成饭盒容器之形状,便可出售了。
结合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及实施例图1为本实用新型原材料制作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原材料胶合制作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外观立体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盒体制作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下盒体制作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示意图。
(1)为上盒体、(2)为下盒体、(3)为上盒体顶盖、(4)为上盒体折边、(5)为下盒体盒底、(6)为下盒体折边。
本实用新型的材质采用原竹经加工胶合后制成竹片状,其加工过程是将原竹之尺寸截取至予定长度,将原竹内、外径之竹节予以修整,使整段原竹具有平滑、削制成予定厚度的薄竹片,利用干燥的方式将薄竹片所含水份予以蒸发去除,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将两片薄竹片以竹纹方向交错而不产生平行的方式叠置并以可食用胶胶合,此种胶合方式增加竹片的强韧性,再将所制成的具有强韧性的竹片,经过剪裁成所需的饭盒状,再经折压器制成饭盒容器形状,如附图3所示。
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如附图3、附图4及附图5所示,它是由薄竹片交错叠置并用可食用胶胶合成竹片状(如附图1及附图2所示),按所需的饭盒形状裁剪成上盒体(1)的形状及下盒体(2)的形状,上盒体(1)是由上盒体顶盖(3)及折边(4)一体所构成,下盒体(2)是由下盒体盒底(5)及折边(6)一体所构成,虚线为折叠线,按虚线在折压器上折压成型上盒体(1)及下盒体(2),再用可食用胶胶合四角,即可制造出竹片材质的饭盒。
如附图6及附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用竹片制成的饭盒可将未煮过的生米直接置入饭盒内,再以适当的水加入饭盒后放在蒸笼内蒸煮,便可做出具有竹香味的竹盒饭如附图6所示;也可将煮熟的饭茶置入饭盒内,可供方便携带使用,如附图7所示,竹片饭盒不仅解决塑料饭盒给人带来的有毒物质有害于人体健康,而且也解决了对环境的污染,保证了自然界的生态平衡。
权利要求1.一种竹片饭盒结构,它是由用薄竹片交错叠置并用可食用的胶胶合的竹片制成的上盒体(1)及下盒体(2)所构成,其特征在于上盒体(1)是由上盒体顶盖(3)及折边(4)一体构成;下盒体(2)是由下盒体盒底(5)及折边(6)一体构成,按虚线在折压器上折压成型为上盒体(1)及下盒体(2),再用可食用胶胶合四角,即可制造出竹片材质的饭盒。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竹片饭盒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说的饭盒竹片材质是薄竹片交错叠置并用可食用的胶胶合而制成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竹片饭盒结构,它是由用薄竹片交错叠置并用可食用胶胶合制成的竹片,经过折压器进行折压加工成上盒体(1)及下盒体(2),再用可食用胶胶合四个角,即制造出一个竹片饭盒结构,其特点是防止对环境污染及对人体健康有害的影响。
文档编号A45C11/20GK2306681SQ9722847
公开日1999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1997年10月23日 优先权日1997年10月23日
发明者许世吉 申请人:许世吉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