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风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2934阅读:23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防风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伞。
现有的伞,不论是雨伞还是遮阳伞,也不论是折叠伞还是半自动或自动伞,其伞面均为由八瓣整体防雨布连接在伞骨架上组成,由于各瓣伞布为整体布,故无防风功能,一旦遇有大风天气,风力就会将伞面吹翻过来,使人狼狈不堪,行走困难,甚至还会因人手的力量拉不住伞柄而将伞刮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具有防风功能的防风伞。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一种防风伞,它包括有伞面和手柄,其中伞面由多根骨架和八瓣伞布组成,其特征在于各瓣伞布上均开有通风口,对应各通风口在各瓣伞布对应位置外表面连有布质封盖层。
本实用新型首次将伞面的八瓣整体伞布分为多段拼接组成,各拼接处留有横条形风口,且各风口均被上一段的伞布下缘自然封盖,或者将伞面的八瓣整体伞布上开有条形风口或密集形风孔,各风口或风孔处均覆盖封盖布层,使得天气无大风时,伞面各风口自然封闭,保持挡雨和遮阳的功能,而在有大风天气时,由于风从伞面的各风口吹出,使伞面所受的风力大大减小,不会出现伞面翻过来或使用者拿不住的现象,防风效果十分理想。同时即使伞面风口在风力作用下打开时,也会由于风力作用使雨水无法从风口流入伞面内。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伞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用新型由多块伞布段组成的伞面结构示意图。
本实用新型的防雨伞仍包括有伞面和手柄,对于自动伞和折叠伞,其各机构全保持不变,伞面由多根骨架1和八瓣伞布2组成,各瓣伞布2上均开有通风口3,对应各通风口3在各瓣伞布2上对应位置外表面连有布质封盖层4。各瓣伞布2上可从上至下分段开有竖条形通风口3,如
图1,其通风口3的多少根据伞面的大小和设计的要求而定,对应各通风口3的位置,在各瓣伞布2外表面连有布质封盖层4。各瓣伞布2上也可从上至下分段开有横条形通风口3,各通风口3外表的伞布2上亦连有布质封盖层4。或者,各瓣伞布2上的通风口3也可由密集的通风小孔组成,相应地对应该整体密集小孔的位置在伞布2外表面连有能封盖全部密集小孔的布质封盖层4。上述各封盖层4的连接,其上边缘应与伞面2对应位置连为一体,其下边缘两角亦与伞面2对应位置相连,这样无大风时,各通风口3始终被其封盖层4封盖,而有大风时,各通风口3在风力作用下与其封盖层4之间有通风通道。本实用新型的各瓣伞布2也可由三块伞布段组成,如图2,最上一块伞布段5为弧形底边的三角形,下两块伞布段6为宽度依次加大的上、下底边亦为弧形的梯形,它们均固定在对应骨架1上,但上两块伞布段5、6的下部均留有一部分作为封盖层4不与骨架1相连,它们自然覆盖在下段伞布段的上缘,在它们之间形成一横条形通风口3,各瓣伞布2的伞布段5、6的数量还可根据需要来选择,一般为2-5段。前述的各类布质封盖层4应均为花边底边,这样可使伞面在具有通风效果的同时,也更加美观。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在无大风的晴天或雨天,完全与现有的遮阳伞或雨伞相同,由于各通风口3均被其封盖层4封盖,故不会出现阳光射入或雨水流进的现象。若有大风时,无论是雨天还是不下雨天气,伞面2在风力作用下会向上翻起,此时由于各通风口3在风力作用下或与其封盖层4之间出现通风通道,或将封盖层4掀起,这样风力对伞面的作用力大大减小,使用者仍用原来的力量就可握住伞柄,同时伞面也不会向上翻起,此时就是有雨水,也会因风力的作用不会从通风口3落下,保证本实用新型在原有功能不变的情况下又具有防风功能。
权利要求1.一种防风伞,它包括有伞面和手柄,其中伞面由多根骨架和八瓣伞布组成,其特征在于各瓣伞布上均开有通风口,对应各通风口在各瓣伞布对应位置外表面连有布质封盖层。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伞,其特征在于各瓣伞布上可从上至下分段开有竖条形通风口,对应各通风口位置在各瓣伞布外表面连有布质封盖层。
3.按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风伞,其特征在于各瓣伞布上也可从上至下分段开有横条形通风口,各通风口外表的伞布上亦连有布质封盖层。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伞,其特征在于各瓣伞布上的通风口也可由密集的通风小孔组成,相应地对应该整体密集小孔的位置在伞布的外表面连有能封盖全部密集小孔的布质封盖层。
5.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风伞,其特征在于各瓣伞布也可由三块伞布段组成,它们均连接在伞骨架上,且各上一段的伞布段的下缘自然覆盖在下一段伞布段的上缘,在它们之间形成一横条形通风口。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伞,它包括有伞面和手柄,其中伞面由多根骨架和八瓣伞布组成,其特征在于各瓣伞布上均开有通风口,对应各通风口在各瓣伞布对应位置外表面连有布质封盖层。在有大风天气时,由于风从伞面的各风口吹出,使伞面所受的风力大大减小,不会出现伞面翻过来或使用者拿不住的现象,防风效果十分理想。
文档编号A45B25/22GK2297896SQ9724734
公开日1998年11月25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26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26日
发明者秦碧芬 申请人:秦碧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