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用气胀式护身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2935阅读:39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摩托车用气胀式护身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有气囊和压缩气体储、放装置的摩托车司机用护身衣,压缩气可充入气囊,使其膨胀。
摩托车的使用越来越多,事故也越来越多。发生事故时,如何最大限度地保护驾车人员,成为一个重要课题。中圉专利2L89104293的申请中公开了一种用于摩托车司机的气胀式减震防护服。它包括压缩气体贮放装置、减震管道、气体调节器、启动控制器、触发装置、电源、拉索、接头等部分。发生事故时,当人、车分离,拉索移动一定距离,触动开关,发出一个电信号,将所载爆燃物引爆,推动冲击锤打碎密封盘,于是压缩气体排出,充满减震管道,对司机起到保护作用。这种气胀式减震防护服结构复杂,部件多、体积大、成本高,特别是所含电器元件,如开关、电池、电热丝等往往会失灵,所用爆燃物也会因受潮而失效,整个动作过程中,中间环节多,因而该系统可靠性较差,反应速度也不够敏捷。此外由拉索移动距离引发电信号,有时也会产生误动作。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可靠性高、反应速度快的完全机械式的摩托车用气胀式护身衣。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在于防止在正常情况下,拉索受到较小拉力时,护身衣发生击发充气的误动作。
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摩托车用气胀式护身衣包括气囊、贮气瓶、击发装置、拉索机构。所述击发装置为装在贮气瓶瓶口的机械式开启机构,主要由阀体、阀芯、弹簧、拉环和片状凸轮构成,所述阀芯的两头分别与阀体的内腔和该内腔的一个端面成密封式接触,一般采用密封圈。阀体一侧设有与内腔相通的出气口,该出气口与气囊上的充气嘴相连,两者气路相通,端面结合处有密封件。所述拉环的环体套装在阀体外端面,可轴向滑动,所述片状凸轮与阀体以销轴连接,片状凸轮弧形面与上述阀芯的外露端相接触,片状凸轮的尾端伸出阀体外,与上述拉环的环体相接触,随着拉环的移动,片状凸轮绕轴转动,将阀芯下压。所述拉索机构包括壳体、编织带、弹性收带机构和超越离合机构。编织带的一端与收带机构相连,另一端由壳体的出带口穿出与上述拉环上的拉杆相连。所述超越离合机构设置在壳体出带口内侧,与编织带相接触,能控制编织带的移动和停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连接片状凸轮与阀体的销轴为空心轴,其两端的铅封将空心轴与拉环粘连在一起,铅封端面藏于拉环内,以防损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完善,所述超越离合机构包括固定在拉索机构壳体内、开阔端向着收带机构的凹槽和放在凹槽内、与编织带相接触的滚柱以及把滚柱推向凹槽开阔端的弹簧。所述片状凸轮有两件,对称设置,保证拉环受力均衡、不致卡死。两片状凸轮成开启充气状态时,其总体横向尺寸小于拉环环体内径尺寸,以便充气后,拉环迅速脱开。所述弹性收带机构为带有发条的卷带轮,该带轮可将编织带自动收回或拉紧。
本实用新型中拉索机构与车身相连,气囊附在司机身上,发生事故时,编织带快速移动,超越机构中滚柱将带卡死,拉环受冲击力,破坏铅封,带动片状凸轮转动,迫使阀芯下移,压缩气体瞬间充满气囊,对司机起到保护作用。整个系统不含电器元件,中间环节少,结构简单,体积小、重量轻、成本低。机械式开启机构直接击发充气,动作可靠,反应速度也快,能在0.3秒内完成充气过程。同时由于铅封的作用,拉索受力达不到特定值时,阀芯不会打开,避免误动作。发生事故后,拉环可脱离阀体,司机不会被摩托车拖带。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总体示意图2为击发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拉索机构去盖后的结构示意图。
如图,击发装置2装在充满高压CO2贮气瓶1的瓶口,击发装置中阀体6的内腔设有阀芯7和弹簧5,阀体一侧与内腔相通的出气口8与气囊4上的充气嘴密封相连、气路相通。击发装置中拉环的环体9套在阀体外端面,对称设置的两件片状凸轮10由销轴11与阀体相连。凸轮弧形面与阀芯外露端接触,其尾端伸出阀体外,与环体相接触。拉索机构3的外壳16内设有卷带轮17,该卷带轮与发条18相连。编织带13的一端缠绕在卷带轮上,另一端穿过出带口与拉环上的拉杆12相连。超越离合机构中滚柱15与编织带接触,弹簧14把滚柱推向凹槽开阔端。当编织带快速移动时,滚柱移向凹槽狭窄端,将带卡死,从而拉动拉环,片状凸轮迫使阀芯打开,压缩气体充入气囊。当编织带缓慢移动时,滚柱不会将带卡死。销轴11为空心轴,两端由铅封与拉环粘接在一起,只有当拉环受冲击力达到特定值时,铅封破坏,完成充气动作,当拉环受力较小时,则不会发生误动作。
权利要求1.一种摩托车用气胀式护身衣,包括气囊、贮气瓶、击发装置、拉索机构,其特征是击发装置为装在贮气瓶瓶口的机械式开启机构,主要由阀体、阀芯、弹簧、拉环和片状凸轮构成,所述阀芯的两头分别与阀体的内腔和该内腔的一个端面成密封式接触,阀体一侧设有与内腔相通的出气口,该出气口与气囊上的充气嘴相连,气路相通,端面有密封件,所述拉环的环体套装在阀体外端面,所述片状凸轮与阀体以销轴连接,片状凸轮弧形面与上述阀芯的外露端相接触,片状凸轮的尾端伸出阀体外,与上述拉环的环体相接触,所述拉索机构包括壳体、编织带、弹性收带机构和超越离合机构,编织带的一端与收带机构相连,另一端由壳体的出带口穿出与上述拉环上的拉杆相连,所述超越离合机构设置在壳体出带口内侧,与编织带相接触。
2.接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胀式护身衣,其特征是连接片状凸轮与阀体的销轴为空心轴,其两端的铅封将空心轴与拉环粘连在一起,铅封端面藏于拉环内。
3.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胀式护身衣,其特征是所述超越离合机构包括固定在壳体内、开阔端向着收带机构的凹槽和放在凹槽内、与编织带相接触的滚柱以及把滚柱推向凹槽开阔端的弹簧。
4.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胀式护身衣,其特征是所述片状凸轮有两件,对称设置。
5.按权利要求4所述的气胀式护身衣,其特征是两片凸轮在开启充气状态时,其总体横向尺寸小于拉环环体内径尺寸。
6.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胀式护身衣,其特征是所述弹性收带机构为带有发条的卷带轮。
专利摘要一种摩托车用气胀式护身衣,包括气囊、贮气瓶、击发装置,拉索机构。当摩托车发生事故时,拉锁机构中的编织带迅猛拉动击发装置中的拉环,带动片状凸轮转动,迫使阀芯打开,压缩气体瞬间充满气囊,对司机起到保护作用。该实用新型为完全机械式结构,不含电器元件,中间环节少,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可靠性高,反应速度为0.3秒。采用速度超越离合机构和凸轮轴与拉环间的铅封形式,可防止正常情况下拉索的缓慢移动或轻微受力引发误动作。
文档编号A41D13/00GK2324809SQ9724737
公开日1999年6月23日 申请日期1997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1997年9月30日
发明者沐金祥, 史永福, 夏文浩, 王正林 申请人:姜堰市钢铁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