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车雨帽雨披及雨披伸开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3502阅读:67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自行车雨帽雨披及雨披伸开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下雨天骑车人用的雨披和防雨的帽子及伸开雨披的支架。
众所周知,下雨天骑自行车的人用来防雨淋的雨披,缺点是帽檐太软太小,雨水很容易淋湿人的脸和流入眼内,使人难受和影响视线;戴在头上的雨帽和披在身上的雨披是连在一起的,把头绷得很紧,转弯时骑车人要扭头看来往车辆和行人很不方便,且迎风骑行雨帽又容易被风刮掉,骑车人要经常用一只手来扒开雨披去拉雨帽,这些都影响安全。还有,搭在车把前面挡下身的雨披,稍骑快点一堵风就向后飘,雨水极易打湿裤腿和鞋袜。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自行车雨帽雨披及雨披伸开架,其主要目的在于该雨帽雨披可以防止雨水流入眼内和淋湿脸部。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目的在于让骑车人拐弯时转头看来往车辆和行人方便,提高安全性。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个目的在于包括本实用新型的雨帽雨披之外的雨披,把雨披前面下部伸开,增大挡雨面积,防止雨水淋湿骑车人的裤腿和鞋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提供一种雨天骑车人用的自行车雨帽雨披,所述雨帽和雨披是连在一起的,还有一个能挡雨水浇湿脸和脖领的有弹性的帽檐,其特征在于沿帽檐边绕头有扣子,可变动帽口大小来适应各种头型,让雨帽戴牢在头上,同时使帽檐撑起。
本实用新型另提供一种雨帽雨披,所述雨帽是不遮住两眼两边视线和雨披连在一起的,其特征在于再在雨帽外层从帽顶到两侧接贴一块超出帽口将前额和脸遮住可以对折的长方形、长边中间向前伸出一块可以沿长边折叠的半椭圆形帽檐的透明弹性薄片材料,一条绊带从帽顶薄片外面向下拉,将薄片和雨帽贴于两侧脸系在下巴上,另一条绊带从后脑勺两侧将薄片和雨帽拉稳系于下巴上。
所述雨帽雨披,将雨帽脖领加长至能左右转头到极点再接于雨披领口上,从帽沿系绊带于下巴上。
所述雨帽雨披,在雨帽与雨披的接口处里层的雨披上再接个围脖子的围领,防止骑快点和有风时雨水飘入脖领。
本实用新型还有一种分体式自行车雨帽雨披,其特征在于雨帽和雨披是分开的两个独立部分,它包括从雨帽与雨披连接的领口处将雨帽去掉的雨披和在雨披领口处另加的脖领;还包括能防止雨水淋湿头脸和脖颈的各式雨帽。
所述雨帽用一片长500~700mm、宽200~220mm除不透明外、还用透明弹性薄板防雨材料将长边对折起来制成左右帽檐,长边中间有向前伸出长130~180mm宽300~400mm、可沿长边折叠的半椭圆形前帽檐;另一条长边向后伸出80~100mm可折叠的后帽檐;前后帽檐能随长边对折,从长边对折线(帽顶)两面向下各120~200mm、前帽檐折叠线长边向内30~40mm、后帽檐折叠线长边向内30~10mm的4点各固定两对带调节长度扣子的软帽檐,对折长边两面还固定有系于下巴上的绊带,戴在头上呈房顶状,夏热雨天既防雨又通风凉爽。
所述的雨帽用软防雨材料做成包住头的帽子和能挡住雨水浇淋脸和脖颈的有弹性的前帽檐,沿帽檐雨帽外绕头有帽箍和多孔扣子,能根据头的大小将雨帽箍紧在头上,并使帽檐撑起;左右后帽箍下边接软防雨材料帽领直拖到肩上,帽领呈喇叭口将两肩和后脖罩住,沿帽檐下帽沿有绊带系于下巴上,脑后还有一个以上长筒软出风口,能将灌入的风送出去,同时不使雨水流入雨帽。
所述雨披伸开架由至少三个框架组成,互相用″关节″相连,向前转动能折叠起来,打开后向后只能转成一个平面,其宽度在500~700mm,高度450~600mm,中间框架上边两端有两个为适应各种形状车把横梁而弯成不同形状的挂勾,中间框架下条横边中间有凸出半圆形衬托于自行车前叉套管或前叉上,与上边挂在车把横梁上的两个挂勾一起构成三点支承,将雨披伸开架稳固在自行车车把前面。
本实用新型还为骑车人提供一种雨披伸开架;所述雨披伸开架包括安装在自行车前面的车筐,其特征在于在车筐后壁口上骨架两端各固定安装一个相同、方向相反、能向前转动、向后只能与后壁上骨架转成一条直线的“关节”和圆杆,从圆杆两头总宽度500~700mm两边相等距离向下弯成″厂″形架,直伸向车筐底边下方,其高度400~550mm;不用时,从左右向前转动两根″厂″形架贴于车筐两侧壁面并卡于两侧上骨架的弹簧卡内。除上述结构外,还可以将车筐后壁口上骨架做成管状,两端管内各装一根向下弯曲只能定向伸缩不能转动的″厂″形架,管口有伸出缩进定位装置。
本实用新型为了让骑车人省心方便,还提供了一种自行车随车携带包括本实用新型之外的装雨帽雨披的雨具袋,其特征在于除用金属薄板或木材制成外,还可以用硬塑料制成长200~350mm、宽40~60mm、高150~250mm的有盖、底下有小孔的盒子;除固定在现行自行车车架上,还可与车造为一体,并有锁锁上。
采用了本实用新型的方案,不仅使骑车人免受雨水流入限和淋湿脸、雨帽不会被风刮掉外,而且转头看来往车辆和行人方便,视线开阔,更加安全;同时增大了雨披前面挡雨面积,使雨水不至浇湿骑车人裤腿和鞋袜,并且还随车携带,省心省力。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雨帽和雨披是连在一起的和雨披伸开架是挂式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雨帽和雨披是分开的及雨披伸开架与车筐是一体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雨披伸开架放大示意图。
图4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个实施例的另两种雨帽结构示意图。
图6~9是本实用新型第二个实施例的几种雨帽结构示意图和剖视图。
以下优选实施例中的两种雨披伸开架和雨具袋也适用于其它非本实用新型的雨披和三轮车使用。
实施例1
图1示出了采用本实用新型雨帽和雨披是连于一体的自行车雨帽雨披及雨披伸开架的情形。从雨披(2)领口接缝处(3)接高30~50mm能围扣脖颈的雨披围领(4),再从雨披(2)左右肩两边领口接缝处雨披围领(4)的外面接长70~100mm的软雨帽脖领(15),从像帽子形状的雨帽顶(7)两耳上边开始有向前伸出额前长100~150mm、宽200~250mm的弹性帽檐(5),在雨帽顶(7)的外面沿弹性帽檐边接有软帽箍(8)从左右围到脑后,再接两条像凉帽一样能根据头的大小来调整帽箍大小的多孔扣子,雨帽顶(7)的帽檐(8)下面从两眼开始左右后像现有雨披一样将脸和头包住,包脸部份至下巴下面向里去掉50~80mm后再与雨帽脖领(15)相连,从帽沿左右两边穿有绊带(6)系于下巴上。由于帽檐(5)比较长比较宽,即使骑快点,向后的飘的雨也不会淋到眼鼻嘴上,再由于雨帽脖领(15)比较窄比较长,转头不会牵动雨披(2),转头自然方便。还因雨帽遮脸部分从下巴两边拖出两块挡雨片(14),加之雨帽脖领(15)接雨披领口(3)的里层同时接有高领的雨披围领(4)和其上的扣子或拉链(13),将雨披领口(3)和围领(4)收小围住脖颈,雨水不会流入脖颈。平时将雨帽雨披叠好装入250~3503×40~60×200~250(mm)的雨具袋(1)内,用锁锁上,随车携带,下雨时使用十分方便。还可把雨天露天停车的自行车车座防雨套一并放入雨具袋内。
雨披伸开架(12)的挂勾(10)挂于自行车车把横梁(11)上,详细结构由图3给出。
图3所示是自行车雨披伸开架,它是由五个正方形框架组成,中间框架(6)高宽各150mm,两条竖高边(5)向左右两边弯曲25~100mm后再向上伸出100~150mm,端头弯成适用各种不同形状车把横梁的半圆形挂勾(12),在其下宽边(8)的中间有半圆形凸出部位(9),将中间框架(6)衬托于自行车前叉套管或前叉上,与挂于车把横梁上的两个挂勾(12)形成三点支承,将中间框架(6)稳固在自行车前面;左右两边四个相同框架(1)(13)(2)(11)各高宽150mm,下面两个框架(2)(11)四条竖高边各向上直伸出80mm,中间框架上下宽边(7)(8)两端和左右两个上框架(1)(13)的上下宽边的左右端(3)(4)及两个下框架(2)(11)与上框架(1)(13)高边之间用8个关节(10)边接起来。平时将8个关节(10)向前转动,左右两边下框架(2)(11)与上框架(1)(13)对折后重叠在中间框架(6)上,连同雨帽雨披一起装入自行车上雨具袋内。下雨时,将雨披伸开架中间框架(6)上端两个半圆形勾(12)挂在自行车车把横梁上,把中间框架(6)下条边半圆形凸出部位(9)卡于自行车前叉套管上,打开左右两边框架(1)(13)(2)(11)8个关节(10)向后同时转动至死点,五个框架排成一个平面,其总高度在450~600mm宽度在500~700mm之间,与自行车辆车把宽度一样或比两车把各宽10-100mm。雨帽戴好穿好雨披,把雨披前部从车把横梁和雨披伸开架(1)(2)(6)(11)(13)前面套下,骑上车后,身体及向外弯的两胳膊和伸开架就会将雨披上下左右伸开,增加自行车前面的档雨面积,免除雨水淋湿裤腿和鞋袜之苦。
雨帽雨披连在一块的除
图1所示的雨帽结构外,还有图4图5另外两种结构。
图4所示为连体通风雨帽1、帽檐;2、雨披领口;3、帽口边缘不影响视线的透明塑料;4、帽口边缘穿的系于下巴上的绊带;5、转头方便的雨帽脖领;6、雨披围领;7、雨帽顶;8、长50mm,Φ10mm的软筒形通用口;9、帽箍扣。
图5所示为头巾式通风雨帽1、可沿帽沿折叠的150~180mm长、200~240mm宽半椭圆形透明弹性薄片塑料帽檐;2、从头顶弹性薄望料片外层向下沿雨帽两边帽口到腮和从后脑勺两边到腮穿过薄塑料片孔系于下巴上的前后绊带活结;3、接在雨披口的雨披围领;4、从前面把左右两边弹性望料片相连绊于前额的帽扣;5、转头方便长100~120mm的雨帽软脖领;6、左右两侧透明弹性薄塑料片上穿过前绊带和后绊带的孔;7、前绊带;8、从头顶对折接在雨帽外层的两片各长250~300mm、宽180~200mm的前边有可折叠半椭圆形帽檐的透明弹性薄塑料片;9、头后软雨帽部份;10、头后软雨帽上接的长50mm、Φ10mm防止雨水流入头部的软通风口。
实施例2图2所描述的自行车雨帽雨披及雨披伸开架分别由分体的雨帽、雨披和车筐及雨披伸开架三个独立部分组成。
雨披的结构是将目前自行车使用的雨披从雨披与雨帽的连接处(8)去掉雨帽部份,保留雨披(17),把领口(8)缩小成围扣式,加高到30~50mm,雨披(17)前面和两边加宽加长罩到车筐(19)前壁和雨披伸开架下部,雨披的所有拐角处都做成圆弧形避免应力集中容易拉破。
雨帽的结构是用一块长500~700mm,宽400~450mm的长方形弹性薄塑料板或其它防雨材料,在两条长边中间开一条浅槽,从浅槽把薄板长边对折起来,从对折浅槽顶部(14)前140~160mm、后100~120mm处分别向下竖切两条80~180mm的口,再延伸出去在薄板上前后各开两条浅槽,再从切口40~100mm处分别向左右横切去掉顶部(14)左右上方两个长方块,薄板中间留出160~210mm头部侧面大小的地方。再分别把薄板下部左右4角倒成半椭圆形(16),就形成一个两片″凸″形可以张开合拢的左右帽檐(1),把薄板前后切缝左右两片顶部(15)(10)接联起来,再打开左右两片帽檐(1)用软防雨材料把前后孔(3)密封接联,在左右帽檐(1)的中后上部内侧各固定一条前后都有扣子帽箍带(2),下方中间两边各固定一根绊带(5),左右帽檐(1)沿前后两条浅槽外面和下边有拉锁(11),其脑后拉锁傍有提手(12),将前后帽檐(4)(9)翻向下各沿前后两条浅槽向里折叠后装入雨披(17),可将雨帽(13)拉锁成小提包。
车筐(19)是将目前安装在自行车前面的车筐口部四周骨架加固和增加前后左右四壁及底部二根骨架,后壁上方两边有两个孔可将骨架(24)固定在自行车车把横梁(25)上,将骨架(24)做成和车筐一样宽的管形,两端装有沿固定轨道可以伸出到500~700mm宽并有锁定装置向下弯的″厂″形架。或在骨架(24)两端各固定一个相同关节(22),两个关节(22)的另一端相反方向各固定一根可向前转动、向后只能转到与车筐骨架(24)成一条直线的圆杆(7),从圆杆(7)两头各比自行车左右车把(23)宽0~100mm处向下弯成与车筐(19)左右两壁倾斜度一致的″厂″形架,向下直伸向车筐(19)底边下方,其高度在400~550mm总宽度在500~700mm,平时两根″厂″形圆杆架(7)向前转紧贴车筐(19)左右两壁外侧,卡在弹簧卡(21)上,车筐(19)的前壁骨架上两边各固定一个夹得不牢的夹子(20),前壁外侧中上方装有安全白色反射器(6),用来弥补目前车筐挡住自行车上这一重要安全器的不足。
使用时,先把(19)后壁上骨架(24)左右两根″厂″形架(7)从弹簧固定卡(21)上取下,向后转动到与车筐后壁上骨架(24)成一条直线,两边″厂″形架便形成一个比车把宽的斜竖平面架,取出雨披(17)从头上套下,扣好围领口(8),再掰开左右帽檐(1),将雨帽(13)戴在头上,扣好帽箍(2)前后扣子在下颌系好绊带(5),头就会将左右帽檐(1)伸开成房顶状,由于张力作用同时会把前后两片粘联顶(15)(10)拉开成弧形前后帽檐(4)(9),遮住前额和后脑勺,然后把雨披前面(18)套在车筐和两边圆杆″厂″形架(7)上,用夹子(20)把雨披前面(18)夹住,便可上车骑行。
雨帽雨披是分开的,雨帽除可以做成直径350~450mm的各种圆锥形斗笠状和草帽形外,还可做成图6~9所示的雨帽,配合雨披骑车使用。
图6所示为能折叠带披肩喇叭口雨帽1、喇叭口帽领罩;2、喇叭口帽领的扣子或拉链;3、塑料弹性帽檐;4、沿帽沿的绊带系结;5、雨披领口;6、雨披围领;7、软望料帽顶;8、软通风口;9、帽箍多孔扣子。
图7所示为能收缩斗笠形雨帽1、Φ30~50mm的圆圈帽顶支片座;2、4片以上长度为200~300mm、厚度为0.3~0.8mm接贴在帽面上能在支片座上转动使其伸开收缩的雨帽弹性梯形支片;3、没有尖直径350~450mm的圆锥斗笠形软帽面;4、固定在支片座对称面上系于下巴上的绊带。
图8所示为斗笠形通风少阻力雨帽剖视
图1、固定在帽箍两边系于下巴上的绊带;2、变更帽箍口大小的扣子;3、帽箍罩;4、帽箍罩变动帽箍大小的缺口;5、4根以上雨帽里层支架;6、与里层骨架对应的雨帽外层支架;7、支撑于里外两层雨帽支架上的多层雨帽面。
图9所示为有帽檐头盔形雨帽1、前帽檐;2、系于下巴上的绊带;3、帽顶;4、帽扣;5、后帽檐;6、雨披围领;7、雨披扣;8、左右帽檐;9、雨披。
权利要求1.一种自行车雨帽雨披及雨披伸开架,它包括雨帽雨披,其特征在于雨帽和雨披是分开的两个部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车雨帽雨披及雨披伸开架,其特征在于雨帽用一片长500~700mm,宽200~220mm、除用不透明外、还用透明弹性薄板防雨材料将长边对折起来制成左右帽檐,长边中间有向前伸出长150~180mm宽300~400mm,可沿长边折叠的半椭圆形前帽檐,另一条长边向后伸出80~100mm可折叠的后帽檐,前后帽檐能随长边对折;从长边对折线两面向下各120-200mm、前帽檐折叠线长边向内20-40mm、后帽檐折叠线长边向内30-10mm的4点各固定两对带调节长度扣子的软帽箍,对折长边两面对称各固定有至少一条绊带系于下巴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车雨帽雨披及雨披伸开架,其特征在于雨帽用软防雨材料做成包住头的帽子和能挡住雨水浇淋脸和脖子的弹性帽檐,帽檐绕头有扣子使帽檐撑起,左右后帽箍下边的雨帽和嗽叭口帽领直拖到将两肩和后脖罩住,用绊带系于下巴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车雨帽雨披及雨披伸开架,其特征在于雨披有脖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自行车雨帽雨披及雨披伸开架,其特征在于用脖领把雨帽和雨披连接起来,雨帽上有能将前方飘来的雨遮住不淋湿脸和脖子的帽檐,帽边有扣子将雨帽戴牢在头上,使帽檐撑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自行车雨帽雨披及雨披伸开架,其特征在于在雨帽脖领与雨披的接口处,脖领里层的雨披上再接个围脖子的围领。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自行车雨帽雨披及雨披伸开架,其特征在于雨帽和雨披之间接能左右转头到极点的脖领,从帽沿脖领有绊带系于下巴上。
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自行车雨帽雨披及雨披伸开架、其特征在于雨披伸开架至少由三个框架组成,互相用“关节”相连,向前转动能折叠起来,打开后向后只能转成一个平面,两边总宽度在500-700mm,高度在450-600mm,中间框架上边有两个挂在车把横梁上的挂勾,下边支承于前叉套管或前叉上,雨披套于框架外面能将雨披伸开。
9.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自行车雨帽雨披及雨披伸开架,其特征在于除将车筐后壁口上骨架改成管状,两端管内各装一根按固定轨道伸缩并定位的“厂”形架作雨披伸开架外,还可以在车筐后壁口上骨架两端各固定安装一个相同、方向相反能向前转动,向后只能与后壁上骨架转成一条直线的关节和圆杆,从圆杆两头总宽度500-700mm两边相等距离向下弯成“厂”形架,直伸向车筐底边下方,其高度450-550mm的雨披伸开架,平时两根“厂”形架向前转动贴于车筐左右两壁并卡于上骨架的弹簧卡内,雨天打开将雨披前面伸宽挡飘向腿和脚的雨。
10.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自行车雨帽雨披及雨披伸开架,其特征在于用薄板材料制成长200-350mm、宽40-60mm、高150-250mm的有盖盒子的雨具盒,可以将雨具装入盒中,还可加防盗锁,该雨具盒除固定在现行自行车车架上外,还可与车造为一体,随车携带。
专利摘要自行车雨帽雨披及雨披伸开架,一种是雨帽有能支起的大帽檐和帽箍,用较长的脖领把雨披连接起来;另一种是雨帽和雨披是分体的,由各种形状有帽檐的雨帽和有高领的雨披两部份组成;雨披伸开架可折叠打开挂在车把上能把雨披前面下部伸开。本实用新型不仅能防止雨水流入眼内影响视线和淋湿脸及脖颈,而且能使骑车人拐弯时转头看来往车辆和行人方便,提高安全性,雨披前面下部伸开后增大了防雨面积,使雨水不会淋湿骑车人裤腿和鞋袜。
文档编号A41D3/00GK2371826SQ98204489
公开日2000年4月5日 申请日期1998年5月12日 优先权日1997年12月9日
发明者黄昌友 申请人:黄昌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