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合式工艺钮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34222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组合式工艺钮扣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钮扣,适用于各式衣服、箱、包、鞋、帽等产品的连接或联接。属日常生活用品技术领域。
现有钮扣花式繁多,外型各异,不下几千种。但就其结构原理来讲,大致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市场上最多的单粒式钮扣,有各种花式品种,但该钮扣钉在一片衣服上,而另一片衣服上与其相对应的位置需开孔,孔用线绕边,钮扣穿过该钮孔而达到连结衣服作用。钮扣多大,一般相应地衣服上所挖钮孔也需同样大。该钮扣缺点是在衣服上挖孔,破坏衣服料,挖钮孔还需用线绕孔边,较费工时,钮孔需与钮扣大小相适应,故钮扣无法形成任意的工艺品;扣上钮扣和脱下钮扣均较麻烦。另一类是揿钮式,它是组合式的。该钮扣分上、下两部分,当一部分揿入另一部分中时,靠簧片或紧配合产生的张力而连结,此种钮扣虽然作用较方便,但缺点是当簧片弹性不足时,扣上的衣服易自行脱落,簧片弹性过强时,脱扣又显困难,且寿命不长,也没有呈工艺品花式图案揿钮。
本实有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扣上钮扣和脱开钮扣都十分方便且衣服又不需开钮孔绕孔边的钮扣。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组合式工艺钮扣,由面扣和底扣两部分组成,面扣钉在一片衣服上,底扣钉在另一片衣服上。
本实用新型的面扣由连成一体的面板片和舌头两部分组成,面板片上有几个缝线孔或铆钉孔或卷脚钉,便于钉在衣服上。
本实用新型的底扣由连成一体的底板和簧片两部分组成,底板上设计有缝线孔或铆钉孔或卷脚钉,便于与衣服固连,同时底板上并设计有舌头插孔。
与现有钮扣相比,本组合式工艺钮扣具有如下优点1、扣上钮,解开钮方便,且牢固、可靠,不易脱扣、掉扣。
2、衣服上不需开与钮扣同样大小的钮洞,免绕钮孔边,并能机械化钉扣。
3、不受钮孔的限制,可设计成各种装饰钮扣,钉在衣服上可形成单列式、左右分列式或综合对应式的各种工艺图案,使各式服装美观、大方。大大促进了人们购买服装的欲望,促进服装市场消费量增加。
4、此组合式工艺钮扣也可用于其他产品上,如箱、包、鞋、帽、腰带上等,用途广泛。
5、可用于海军官兵服装上,便于快速解扣。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
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简易式面扣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2的A向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普通式面扣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的B向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舌头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又一舌头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舌头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的底扣结构示意图。
图11为
图10的C向视图。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特征、原理作一详细描述如
图1-2,本组合式工艺钮扣由两部分组成面扣部分1和底扣部分2。面扣部分可设计成简易式、普通式或豪华式三种。底扣部分可设计成普通式或豪华式两种。三种面扣与二种底扣可任意组合形成一付钮扣。
1、面扣的结构组成
a、简易式面扣,见图3、4,面板片3、舌头4连成一体,面板片3较簿,其上有几个缝线孔或铆钉孔或生有卷脚钉5,便于钉在衣服上。舌头部4较短些。该种面扣钉在一片衣服的内表面。与底扣组合可制成暗钮式连结钮。
b、普通面扣,见图5、6与简易式面扣相类似,是将面板片3、舌头4连成一体,但面板片3可制成普通钮扣表面式样,其上有几个缝线孔或铆钉孔或生有卷脚钉5,舌头4稍长一些。该种面扣钉在一片衣服外表面,舌头伸入衣服小孔内,这是亮钮式的。另一种面板片3与舌头4可分开,面板片3中心设计有中空铆钉,面板片可铆在一片衣服上,舌头一细端锲入中空铆钉内,靠内胀力或强力胶固连,舌头另一端伸入衣服小孔内。还可有种面板片3与舌头4可分开的面扣,舌头4上与面板片3接触端制有法兰边,法兰边上开有与面板片3上缝线孔或铆钉孔或卷脚钉5对应的缝线孔或铆钉孔线卷脚钉,该种面板片与舌头分别固定在一片衣服的两面。
c、豪华面扣将面扣的面板片设计成各种动、植物花卉或其他形状工艺图案,用于装饰衣服等,舌头部分与普通式类似。
舌头部分可制成圆台式、圆柱球面式、圆锥体式、揿钮式、齿形卡片式等等,见图7、8、9。
2、底扣的结构组成a、普通式底扣,见
图10,主要由连成一体的底板6和簧片7组成。底板6上设计有缝线小孔或铆钉孔或卷脚钉10,便于与衣服固连。同时底板6上并设计有大孔(圆或方孔)8与长方形孔9,且两孔相连。下面底簧片7可以是底板上冲下部分(一端仍连在底板上)制成曲线形状即成。也可以另装卡簧、齿形自锁簧、销栓等。但以底簧片式最简单。
b、底扣底板如设计成动、植物花卉或其他形状工艺图案,就制成豪华式底扣。
原理当人们穿衣服需扣上钮扣时,将面扣舌头伸入底扣孔内,左右移动(或上下移动),滑入长方形孔内时,舌头即被钮住(当然,舌头头部应比大孔小,比长方形孔稍大),底簧片抵住舌头可防止舌头滑动,而引起自行脱钮。当人们想脱钮扣时,只要将面扣稍用力左右移动(或上下、移动),舌头移至底扣底板大孔中时,面扣就与底扣脱开了。
也可以下面方式实现面扣上舌头上伸至面板中心表面,并可转动,舌头下端可制成长方形或椭圆形等截面形状。而底扣的面板上仅开有大孔,呈长方形或随圆形等截面形状、下边仍有底簧片。当扣上钮扣时,将面扣舌头伸入底扣大孔内,旋转舌头某一角度即可扣住,反之,需脱钮扣时,将舌头反向旋转某一角度即可脱开。
权利要求1.一种组合式工艺钮扣,其特征在于它由面扣(1)和底扣(2)二部分组成,面扣(1)钉在一片衣服上,底扣(2)钉在另一片衣服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工艺钮扣,其特征在于面扣(1)为简易式面扣,由连成一体的面板片(3)和舌头(4)两部分组成,面板片(3)较薄,其上有几个缝线孔或铆钉孔或卷脚钉(5),便于钉在衣服上,舌头(4)较短些,该面扣钉在一片衣服的内表面,与底扣(2)组合制成暗钮式连结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工艺钮扣,其特征在于面扣(1)为普通面扣,由面板片(3)和舌头(4)两部分组成,面板片(3)制成普通钮扣表面式样,其上有几个缝线孔或铆钉孔或卷脚钉(5),舌头(4)较长些,该面扣钉在一片衣服的外表面,舌头伸入衣服小孔内,与底扣(2)组合制成亮式连结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工艺钮扣,其特征在于面板片(3)与舌头(4)分开设置,面板片(3)中心设计有中空铆钉,面板片(3)铆在一片衣服上,舌头(4)一细端揿入中空铆钉内,靠内胀力或强力胶固连,舌头(4)另一端伸入衣服小孔内。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工艺钮扣,其特征在于面板片(3)与舌头(4)分开设置,舌头(4)上与面板片(3)接触端制有法兰边,法兰边上开有与面板片(3)上缝线孔或铆钉孔或卷脚钉(5)对应的缝线孔或铆钉孔或卷脚钉,该种面扣的面板片与舌头分别固定在一片衣服的两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工艺钮扣,其特征在于面扣(1)为豪华面扣,由面板片(3)和舌头(4)两部分组成,面板片(3)制成各种动、植物花卉或其他形状工艺图案,用于装饰衣服,其上有几个缝线孔或铆钉孔或卷脚钉(5),舌头(4)较长些,该面扣钉在一片衣服的外表面,舌头伸入衣服小孔内,与底扣(2)组合制成亮式连结钮。
7.根据权利要求1-6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工艺钮扣,其特征在于底扣(2)为普通式底扣,由连成一体的底板(6)和簧片(7)组成。底板(6)上设计有缝线小孔或铆钉孔或卷脚钉(10),便于与衣服固连,同时底板(6)上并设计有大孔(圆或方孔)(8)与长方形孔(9),且两孔相连。
8.根据权利要求1-6其中之一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工艺钮扣,其特征在于底扣(2)为豪华式底扣,由连成一体的底板(6)和簧片(7)组成,底板(6)设计成动、植物或其他形状工艺图案,其上设计有缝线小孔或铆钉孔或卷脚钉(10),便于与衣服固连,同时底板(8)上并设计有大孔(圆或方孔)(8)与长方形孔(9),且两孔相连。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组合式工艺钮扣,其特征在于面扣(1)由面板片(3)和舌头(4)两部分组成,舌头(4)上伸至面板(3)中心表面,并可转动;底扣(2)由连成一体的底板(6)和簧片(7)组成,底板(6)上开有大孔(8),面板(3)和底板(6)上分别设计有缝线小孔或铆钉孔或卷脚钉(5)、(10),便于钉在衣服上。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工艺钮扣,它由面扣1和底扣2二部分组成。面扣和底扣分别固定在两片衣服上。面扣1由面板片3和舌头4组成,底扣2由底板6和簧片7组成,面板和底板上分别设计有缝线小孔或铆钉孔或卷脚钉5、10,便于钉在衣服上。本钮扣扣上钮、解开钮方便,且牢固、可靠、不易脱扣、掉扣。衣服上不需开与钮扣同样大小的钮洞,免绕钮孔边,并能机械化钉扣。可设计成各种装饰钮扣。
文档编号A44B1/34GK2320078SQ9822593
公开日1999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1998年1月22日 优先权日1998年1月22日
发明者王凤才 申请人:江阴职工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