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进型洋伞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69962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改进型洋伞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洋伞,尤指一种针对洋伞中伞布的改良设计的改进型洋伞。
洋伞的设计,为一种可供人们手持用以遮蔽阳光的器具,其包含有一伞架及一可遮蔽强光的伞布,其中伞架为一伞杆上枢设若干活动式的伞骨所构成,而伞布则组设于伞骨上,使该洋伞于展开时可通过伞布遮蔽强烈的阳光,收合后,可便于人们携带或收藏。
而洋伞因主要是用以减少阳光对于人们的曝晒,早期洋伞的伞布设计,其伞布是为单层式的不透光布体所构成,也因伞布为达到不透光的目的,其伞布组织较密,故其透气性较差,因此,当使用者手持洋伞在阳光下行走时,由于伞内的空气无法有效的流通,且加以阳光照射于伞布后所形成的高温,于是令伞内空间形成一闷热现象,故而造成使用者的不适感。
因此,时下即有业者为增加伞布的透气效果,而开发设计具复合的伞布,而时下的洋伞中,复合式伞布概有二种型态,其一,请配合图6观之,该伞布3包含有主伞布30及副伞布31,其中主伞布30为配合主伞骨41展开后的全伞面型态,且主伞布30于对应各主伞骨41间的位置处形成一缺空部301;副伞布2为略小于主伞布30的全伞面型态,当洋伞组设时,副伞布31同中心覆设于主伞布30上,一同固设于伞架40的各主伞骨41上,此时,主伞布30的缺空部301为副伞布31于外侧遮蔽,通过上述的复合式伞布设计,当洋伞展开使用时,空气可经由副伞布31外周缘311与主伞布30的间隙渗留而入,并经主伞布30的缺空部301流入伞内空间,进而增进伞下端的空气流通。
另一复合式伞布可配合图7所示,该伞布5包含有主伞布50及副伞布51,其中主伞布50呈配合主伞骨61展开后的全伞面型态,且主伞布50中设有一环状且孔目较大的纱布501;副伞布51为略小于主伞布50的全伞面型态,当组设时,副伞布51与主伞布50同心覆设固结于伞架60的各主伞骨61上,同时令主伞布50的纱布501区为副伞布51于外侧遮蔽,通过以上复合式的伞布设计,当洋伞展开使用时,空气可经由副伞布51外周缘511与主伞布50的间隙渗流而入,并经主伞布50的纱布501流入伞内空间,而能增加伞内的空气对流,但上述二种复合型伞布,或许可达成增进伞内空气对流的目的,但于该伞布上尚存在有若干缺点,造成洋伞在使用上及制造上无法呈现最佳状态,探就其原因,可归纳如下1、空气对流的效果不佳上述二洋伞是将主、副伞布同心叠接固设于伞骨上,当洋伞展开时,主、副伞布为主伞骨所撑开平展,此时,副伞布的外周缘几乎贴近于主伞布的布面上,造成主伞布与副伞布间的间隙过小,所以,空气无法顺利地进入伞内空间,故使空气的通风对流效果不佳。
2、伞布所需的材料多上述二种复合式伞布,其主伞布及副伞布均采大面积的设计,而主、副伞布间的叠接面积较大,造成伞布材料的浪费,致使伞具所需材料成本较高。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洋伞,其可有效增进空气对流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洋伞,其中,该洋伞包含伞架及伞布,该伞架为一伞杆、若干主伞骨、若干侧伞骨等组件组成的可展开收合的,而组设于伞架上的伞布则为由主伞布、副伞布组成的复合式伞布所构成,主伞布呈小于主伞骨展开后的全伞面;副伞布呈配合全伞面外环部的环状型态,其环形径向长度为略大于全伞面外周缘至主伞布外周缘的长度;主伞布、副伞布同心覆设于伞架上,副伞布于其内周缘设有连结至伞架的拉绳,以扩大主伞布外周缘与副伞布的间隙,其中,靠近主伞布外周缘下侧设有可舒张装置,可舒张装置的弹性束带设置于主伞布的外周缘处,并且,副伞布对应于主伞布的弹性束带处设置穿孔,使得主伞布外周缘覆盖于副伞布,且弹性束带可由副伞布上侧穿入穿孔,且外露于副伞布下侧,主伞骨可穿过弹性束带,并插设固结于扣帽当中。
前述的改进型洋伞,其中,主伞骨上设置挡块,挡块正好位于弹性束带后侧,而能对于弹性束带的拉伸形成抵掣拘束。
本实用新型比之于传统洋伞,更具如下所述的特点1、空气对流的效果佳本实用新型的主、副伞布是为小面积的叠接,同时并于副伞布内周缘通过拉绳扩大主、副伞布间的间隙,使得空气易于流入伞内空间,故能有效地增进伞内通风对流的效果。
2、在主、副伞布的间可舒张装置的装设,可有效的避免将伞布直接车缝定位于主伞骨处,可能产生伞布在使用上扯破的缺点,即避免硬性车缝所可能产生伞布扯破等不良现象,并且,可令主、副伞布的间隙,能有效拉伸开启,以及能有效对于透气间隙的拉伸形成弹性拘束作用,及拉撑及定位,使得透气间隙的拉伸更具稳定性。而具有极佳的弹性缓冲的功效。
3、节省伞布材料本实用新型的伞布中,主伞布是为小于主伞骨展开后的全伞面,而副伞布则为略大于全伞面外周缘至主伞布外周缘长度的环状型态,故本实用新型的主、副伞布均小于全伞面的型态,故本实用新型的伞布可以最少的伞布材料,达到通风对流的效果。
以下结合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特征及目的。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仰视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组合步骤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中伞布的侧视剖面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拉绳末端设置于副伞布内周缘的剖面侧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剖视图。
图6是传统洋伞(一)的仰视立体示意图。
图7是传统洋伞(二)的仰视立体示意图。
首先,请配合参看图1所示,其中,本实用新型的洋伞是由一伞架1及复合式伞布所构成,该伞架1的伞杆10上设置上环巢、下环巢及若干根主伞骨11、侧伞骨12而形成可以展开及收合等型态。
伞布2包含有主伞布20及副伞布21,其中,主伞布20小于主伞骨11展开后的全伞面而大于侧伞骨120,枢设于主伞骨11的位置,其大约为全伞面的3/4至4/5之间,副伞布21是配合全伞面外环部的环状型态,其环形径向长度略大于全伞面外周缘至主伞布20外周缘201的长度,又,副伞布21的内周缘211设有拉绳22,该拉绳22可为具伸缩弹性的绳体,且拉绳22分别固设副伞布21内周缘211及对应于主伞骨11间隔的中间部位。
如图1所示的主伞布20,在靠近主伞布20外周缘211下侧设有可舒张装置13,配合参看图2及图3所示,其中,可舒张装置13的弹性束带131设置于主伞布20的外周缘201处,并且,副伞布21对应于主伞布20的弹性束带131位置设置穿孔213,使得主伞布20外周缘201覆盖于副伞布21时,可令弹性束带131由副伞布21上侧穿入穿孔213,并且,外露于副伞布21下侧,而可以主伞骨11穿过弹性束带131,并插设固结于扣帽212中,其组合后的形态,则如图3所示,此时,主伞骨11上所设置的挡块132则正好位于弹性束带131后侧,而能对于弹性束带131的位置形成抵掣拘束。
又,图1及图2的主伞布20与副伞布21是呈同心覆设,且固结于组成伞架1顶端的主伞骨11上,而主伞布20并以外周缘201搭接覆盖于副伞布21的内周缘211上,之后,可将固设于副伞布21内周缘211的拉绳22分别固设于侧伞骨12上,即构成本实用新型的洋伞。
其实际使用上,可配合参看图4及图5所示,其中,如图4所示,是两主伞骨11之间,位于拉绳22末端设置于副伞布21内周缘201处,而在此一区域邻侧则呈较大的透气间隙,且有别于图3所示的主伞骨11撑开时,主伞布20与副伞布21是由主伞骨11撑开加以抵掣所形成的贴合状态,亦即,除了主伞骨11处是对于主伞布20及副伞布21形成撑开而令其贴合抵靠以外,在主伞骨11之间会形成较大的透气间隙,使得空气可以顺利的由该较大的透气间隙处直接流入伞内空间,而能促进伞内空气对流的效果,当使用者于烈日下使用时,则能有效的减轻闷热现象。
再请配合参看图5所示,其中,本实用新型所设置的可舒张装置13,由于其弹性束带131所具有的弹性,而当遇上大风时,主伞布20会向外扩张,可加大主、副伞布20、21之间的空气流动间隙,而不致于翻伞,因此,可让主伞布20与副伞布21交接处在遇风时,可更易于产生间隙,而让风的流动可更易于由间隙处进入伞内,并且,主伞骨11上所设置的挡块132可让弹性束带131在遇风拉伸时,能有效的挡止弹性束带131,使得弹性束带131不会产生滑脱等不良现象,并且,可舒张装置130所具有的拉伸作用,亦比直接车缝固结的方式,更能避免主伞布20外周缘201与主伞骨11接合处所可能产生扯破等不良现象,为此,本实用新型除了具有更好的透气效果以外,更考虑到透气间隙处的拉伸及稳定性,而更适用于伞具的安装设置。
权利要求1.一种改进型洋伞,其特征在于该洋伞包含伞架及伞布,该伞架为一伞杆、若干主伞骨、若干侧伞骨等组件组成的可展开收合的,而组设于伞架上的伞布则为由主伞布、副伞布组成的复合式伞布所构成,主伞布呈小于主伞骨展开后的全伞面;副伞布呈配合全伞面外环部的环状型态,其环形径向长度为略大于全伞面外周缘至主伞布外周缘的长度;主伞布、副伞布同心覆设于伞架上,副伞布于其内周缘设有连结至伞架的拉绳,其中,靠近主伞布外周缘下侧设有可舒张装置,可舒张装置的弹性束带设置于主伞布的外周缘处,并且,副伞布对应于主伞布的弹性束带处设置穿孔,使得主伞布外周缘覆盖于副伞布,且弹性束带可由副伞布上侧穿入穿孔,且外露于副伞布下侧,主伞骨可穿过弹性束带,并插设固结于扣帽当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型洋伞,其特征在于主伞骨上设置挡块,挡块正好位于弹性束带后侧,而能对于弹性束带的拉伸形成抵掣拘束。
专利摘要一种改进型洋伞,其包含一可展开收合的伞架及一由主伞布、副伞布组成的复合式伞布所构成,其中主伞布呈小于主伞骨展开后的全伞面,副伞布为配合全伞面外环部至伞架外环的环状型态,主伞布、副伞布同心覆设于伞架上,副伞布于其内周缘设有连结至伞架的拉绳,以扩大主伞布外周缘与副伞布的间隙,并且,在主、副伞布接合处所设置的可舒张装置,可对于主、副伞布透气间隙的拉伸,形成弹性拘束作用,可确保透气间隙拉伸的稳定。
文档编号A45B23/00GK2354413SQ9823346
公开日1999年12月22日 申请日期1998年11月27日 优先权日1998年11月27日
发明者林耀钦 申请人:亚洲洋伞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