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更换鞋跟的皮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01563阅读:4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可更换鞋跟的皮鞋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生活用品。
目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西装革履成为时尚。但是皮鞋的鞋跟却是最易磨损,往往皮鞋的鞋面仍然簇新,而其鞋跟却已磨成斜面,这样不但影响观瞻,而且容易扭伤脚掌。以致人们常喜欢后跟打铁掌以防磨损,但是铁掌响声确令人厌烦;更换鞋跟,却因色泽、形式都与原配有很大差异而不被人们所赏识。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拟设计一种可以随时自行更换鞋跟,以延长皮鞋使用寿命的新颖皮鞋。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其解决方案是将皮鞋的鞋底制成上鞋跟与下鞋跟二部分,上、下鞋跟之间串连一只平头螺丝。在上脚跟的中部有一呈长方形向下突出长方形突起,长方形突起的外缘有一条向下凹陷的四方形固定槽,固定槽的外缘为一圈向上突起的边,上、下鞋跟之间设螺丝孔,前后串连二只平头螺丝,将上、下鞋跟加以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优异之处在于鞋跟可以自行更换,可以保持皮鞋跟较为长久的簇新姿态。
现结合下列附图所示,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图1——可更换鞋跟的皮鞋的外形图。
图2——可更换鞋跟的皮鞋的上鞋跟。
图3——可更换鞋跟的皮鞋的上鞋跟截面图。
图4——可更换鞋跟的皮鞋的下鞋跟。
图5——可更换鞋跟的皮鞋的下鞋跟截面图。如
图1的一只平常的皮鞋,其塑料或橡胶鞋底的后跟分别注塑或压制成形成不同的上鞋跟(1)与下鞋跟(2)。上鞋跟(1)制成中部平面上有呈向下方突出的长方形突起(6),沿长方形突起(6)的中线前后设二只作固定上、下鞋跟(1)(2)用的螺丝孔(8),在长方形突起(6)的外缘并与长方形突起(6)平行且向上方凹入的槽(4)。下鞋跟(2)的大小尺寸和上鞋跟(1)等同,唯其中部是一个呈长方形向下凹入长方形固定槽(7),沿固定槽(7)的中线前后也设二个与上鞋跟(1)匹配的螺丝孔(8),但螺丝孔(8)并不穿透下鞋跟(2)的底部。另外还准备一只可以穿透上鞋跟(1)并可连接下脚跟(2)的平头螺丝(3),但控制其长底绝对不可超出上鞋跟(1)的表面,以免磨损穿鞋者的脚跟。
每一双皮鞋可以配制相应尺寸的若干只下鞋跟(2),以备消费者的需要。消费者发觉下鞋跟(2)已经磨薄,可以自行拧开连接上、下鞋跟(4)(5)之间的螺丝(3),将下鞋跟(2)取下,对准长方形突起(6)与下鞋跟的固定槽(7),换上新的下鞋跟(2),再拧紧螺丝(3)即可重新穿着。
权利要求1.一种可更换鞋跟的皮鞋,其特征是将皮鞋的鞋跟制成上鞋跟(1)与下鞋跟(2)二部分,上、下鞋跟(1)(2)之间用二只平头螺丝(3)加以固定所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更换鞋跟的皮鞋,其特征是上鞋跟(1)的中部平面上有呈向下突出的长方形突起(6),在突起(6)向外周缘有一向上凹入的槽(4),沿长方形突起(6)沿中线前、后二处设有二个固定下鞋跟(2)用的平头螺丝(3)的螺丝孔(8)所构成。
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可更换鞋跟的皮鞋,其特征是下鞋跟(2)的中部平面上有呈向下凹陷的长方形固定槽(7),在固定槽(7)向外周缘有一向上突起的边(5),沿中线在固定槽(7)的中线前、后二处设有二个同上鞋跟(1)相固定的螺丝孔(8)所构成。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可更换鞋跟的皮鞋。它由特制的上鞋跟(1)和下鞋跟(2)串连一只平头螺丝(3)所构成。由于易磨损的鞋跟可以经常更换,从而达到延长皮鞋的使用寿命,并经常保持皮鞋的蔟新风姿。
文档编号A43B21/00GK2374039SQ9922854
公开日2000年4月19日 申请日期1999年6月4日 优先权日1999年6月4日
发明者戴哲丰 申请人:戴哲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