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在头部带状件处不依赖于面甲大小的固定件的工作防护罩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459804阅读:来源:国知局
箍具有凹槽,面甲片的上方的区域至少分段地布置在该凹槽中。在这方面能够考虑,将面甲片的上边缘完全地或部分地插入凹槽中并且固定在那里。根据特别的改进方案,在凹槽之内设置了至少一个与面甲片处于有效连接中的锁止和/或夹紧元件。如果设置这样的锁止和/或夹紧元件,那么在制造根据本发明实施的呼吸防护罩期间,将面甲片仅仅插入凹槽中,其中借助于锁止或者夹紧元件可以说自动地实现优选的固定。
[0016]在特别的实施方式中,设置在面甲片的上方的区域中的卡箍在其外部的端部处相应具有至少一个加固部。在此该加固部如此实施,从而确保卡箍即使在外部区域中也不会不期望地发生变形。
[0017]以有利的方式,此外如此实施将面甲片固定在头部带状件处,使得罩配戴者的眼睛相对于在罩外壳和罩配戴者的头部之间从额头区域的上方流入面部空间中的空气流至少部分地得到遮蔽。在此,优选地在罩配戴者的额头区域中,在头部带状件和面甲片之间设置了至少一个空气引导元件,通过该至少一个空气引导元件从额头区域的上方流入面部空间中的空气流至少部分地偏转。以优选的方式如此偏转空气流,使得眼睛不会被溢流(Uberstr5men)、也就是可以说处于至少一个空气引导元件的背风面中。根据本发明的特别优选的实施方式能够考虑,将至少一个空气引导元件集成到在面甲片和头部带状件之间的至少一个固定或连接元件中。在这方面显得特别合适的是,在使用者的额头区域中,在头部带状件、尤其头部带状件的承载环和面甲片之间设置了两个连接元件,其中两个固定或连接元件布置在使用者的眼睛上方。以有利的方式如此形成至少一个空气引导元件,使得将从上方流入面部空间中的空气流远离眼睛或者说在眼睛周围进行引导。优选地,空气引导元件实施为三角形的或者说三棱柱的形式的或拱形的,其可以是固定或连接元件的组成部件,其中三角形的尖端或者三棱柱的棱边或拱顶逆着空气的流动方向定向。以该方式,从上方流入面部空间中的空气流通过至少一个空气引导元件可以说被分开并且在使用者的眼睛周围偏转。
[0018]在本发明的十分特别的改进方案中,面甲片至少分段地借助于接缝与柔性的罩外壳连接。优选地,面甲片完全通过接缝与柔性的罩外壳连接。替代地或补充地能够考虑,罩外壳的柔性材料至少分段地粘贴到面甲片上或通过焊接与面甲片连接。此外,柔性的罩外壳优选至少在某一位置处能够借助于按钮或粘扣带固定在头部带状件处。在柔性的罩外壳和头部带状件之间设置相应简单建立的并且同样能够松开的连接一方面提供了制造技术上的优点。
【附图说明】
[0019]接下来在没有限制总的发明构思的情况下根据实施例参考附图详细地解释本发明。在此:
图1示出了呼吸防护罩的侧视图;
图2以正视图和俯视图示出了将面甲片固定在头部带状件的承载环处;
图3示出了头部带状件的承载环连同固定在其处的用于容纳面甲片的卡箍。
【具体实施方式】
[0020]图1示出了呼吸防护罩I的侧视图,该呼吸防护罩在带状件9处具有根据本发明实施的面甲片4的固定件。在罩内部空间3中虚线地示出了使用者的头部6。罩I的外壳8如此密封地包围头部6,使得一方面使用者受到保护免受脏的或污染的周围空气的伤害并且另一方面净化的空气能够通过空气入口引导至罩内部3中。
[0021]在使用者的视野中设置了面甲片4,该面甲片仅仅在额头区域10中固定在配戴于头部6上的呼吸防护罩I的带状件7处。该带状件7具有合成材料环9,该合成材料环包围使用者的头部6并且通过该合成材料环将施加在呼吸防护罩I上的力传递到头部6上。借助于合适的固定元件5将带状件7与面甲片4连接。
[0022]为了确保来自罩内部空间3的富含CO2的呼出空气的导出,在颔部区域下方分段地设置了承担呼出阀17的功能的多孔材料、优选纺织材料。由使用者呼出的空气能够通过该多孔材料漏出,但是未净化的周围空气没有渗入罩内部空间3中。
[0023]呼吸防护罩I的外壳8具有柔性的罩材料,该罩材料一方面环绕面甲片4进行固定并且另一方面与胶状的面部密封件11连接,其在颔部、颈部和项部区域中包围使用者并且在这里贴靠。此外,带状件具有合适的调整元件16,通过该调整元件实现带有合成材料环9的带状件7的高度调整,以便使带状件7匹配使用者的头部大小和头部形状。
[0024]在呼吸防护面具I的后脑勺区域12中,空气导向构件2穿过柔性的罩材料。在使用呼吸防护罩期间将外部的软管联接到空气导向构件2上,该软管另一方面流体密封地与由使用者配戴在腰带处的送气过滤单元或与其它的压缩空气源(未示出)连接。通过软管和空气入口 14将由送气过滤单元净化的空气引导至罩内部空间3中。接着,空气从后脑勺区域12经由头部6流入使用者的面部空间中,其中,空气流从上方经由额头区域向下流动。
[0025]在使用者的额头区域10中设置了两个支杆(Strebe)形式的固定元件5,所述固定元件使所述带状件7与面甲片4连接。在带状件7连同其承载环9和面甲片4之间的连接仅仅设置在使用者的额头的区域10中。以该方式首先确保,即使在不同地调节带状件9时,面甲片4的曲率和由此在带状件9和面甲片4之间的自由空间20也保持不变。
[0026]在面甲片4的上方的区域中设置了带有凹槽21的卡箍18,面甲片的上棱边插入该凹槽中。借助于锁止鼻(Rastnase)实现了将面甲片4固定在所述凹槽21内,这些锁止鼻在装配状态中分段地朝面甲片4的表面挤压。在带状件9和面甲片4之间建立连接的两个固定元件5 —方面固定在带状件9的承载环7处并且另一方面固定在将面甲片4容纳在凹槽21中的卡箍18处。根据在此解释的实施例,面甲片4由此间接地与建立连接至带状件9的固定元件5进行连接。
[0027]两个固定元件5分别布置在使用者的眼睛上方并且具有空气引导元件19,该空气引导元件与相应的固定元件5—体地实施。空气引导元件19具有三角形的或者箭头形的横截面,其中尖端逆着空气流的流动方向指向。从额头区域10入射(auftreffen)到固定元件5的空气引导元件19上的空气流通过空气引导元件19被相应分开,使得使用者的眼睛并未受到直接冲击(anstr5men),而是至少最大部分地处于固定元件5的背风面中。以该方式可靠地避免或至少明显减少眼睛的干燥以及眼睛刺激。
[0028]图2以正视图和俯视图示出了头部6连同固定在其上的头部带状件9,在使用者的额头区域10中面甲片4固定在该头部带状件处。为了实现更好的图解说明,在该图中放弃柔性的外壳8的图示。呼吸防护罩I的柔性的外壳8 (如其例如在图1中示出的那样)包围使用者的头部6以及颈部并且借助于接缝周向地固定在面甲片4处。
[0029]在面甲片4的上边缘处设置了具有凹槽21的卡箍18,面甲片4的上边缘区域插入所述凹槽21中并且在那里进行固定。卡箍18实施为弧形的并且遵照使用者的头部形状的形式,其中在使用者的头部6和卡箍18之间设置间距作为自由空间20。在头部带状件9的承载环7和卡箍18之间设置了两个固定元件5,所述固定元件一方面固定在头部带状件9处并且另一方面固定在卡箍18处。这些固定元件5仅仅布置在使用者的额头区域10中,使得额头和卡箍18或者说固定在其处的面甲片4之间的自由空间20即使在不同的使用者以及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