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易于佩戴的摩擦式可穿戴智能手环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850721阅读:来源:国知局
能手环的佩戴松紧度,提高使用者的使用舒适性。该智能手环主要包括环状本体I和环状松紧调整带2两大部分,在环状本体I的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11,使用时该环状松紧调整带2放置于环状本体I的环形凹槽11内,且在环状本体I环形凹槽11的内壁与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外壁之间具有一定的间隙。该环状松紧调整带2并非为完整的首尾相连的环状松紧调整带2,该环状松紧调整带2在其中部断开,使环状松紧调整带2—端为固定端,另一端为移动端;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固定端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内连接胶带23,且该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固定端通过内连接胶带23直接粘接在使用者的手腕上;该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移动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连接胶带22,该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移动端通过外连接胶带22与环状本体I连接,且该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移动端的外连接胶带22直接粘接在环状本体I的环状凹槽内壁上。此外,在环状本体I的环形凹槽11的内壁上均布若干耐磨条14,在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内圆柱面和外圆柱面上均均布有若干的内磨条211。在调整可穿戴设备的佩戴松紧度时,耐磨条14与内磨条211、内磨条211与内磨条211之间相互作用,从而有效增加环状本体I与环状松紧调整带2、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固定端与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移动端之间的摩擦力,最终提高可穿戴设备的佩戴松紧度的稳定性。
[0024]使用时,先将该智能手环套设在使用者的手腕上;若智能手环与使用者的手腕之间存在较大间隙,因而该智能手环极易从使用者手腕上脱落。为此,需使用者转动手腕上的智能手环的环状本体I即可,转动智能手环的环状本体I,外部的环状本体I转动即可带动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移动端在环形凹槽11内移动,使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移动端卡接于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固定端与环形凹槽11内壁之间,从而缩小环状松紧调整带2内圈的尺寸,依靠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移动端与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固定端之间的摩擦力可使智能手环牢牢地佩戴在使用者的手上,智能手环的佩戴更加方便、快捷,且智能手环的佩戴松紧度更加容易调节,提高智能手环使用者的佩戴舒适性。
[0025]由于智能手环牢牢地佩戴在使用者的手上是通过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移动端与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固定端和/或环形凹槽11内壁之间的摩擦力实现的,而通过摩擦力极易使得智能手环的佩戴松紧度的稳定性较弱,在外力作用下极易破坏该摩擦力所产生的平衡,使智能手环松动。为此,在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固定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卡接凸起25,在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移动端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卡接凹槽24,该卡接凹槽24的形状、大小与卡接凸起25的形状、大小相适配;因而在智能手环的松紧度调整完毕后,将该环状松紧调整带2上的卡接凸起25卡接于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卡接凹槽24内,从而极大地提高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移动端与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固定端和/或环形凹槽11内壁之间的摩擦力,提高智能手环的佩戴松紧度的稳定性。作为优选方案,环状松紧调整带2上的卡接凹槽24与卡接凸起25至少设置两组,且多组卡接凸起25沿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固定端上,多组卡接凹槽24沿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长度方向设置于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移动?而上。
[0026]由于在调整智能手环的松紧度时,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移动端需在环形本体的环形凹槽11内移动;若将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移动端设置为与径向平行的端面,因而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移动端移动极其不便。因此,为了便于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移动端,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固定端的端面与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移动端的端面均设置为斜端面,且原始状态下环状松紧调整带2固定端的斜端面与环状松紧调整带2移动端的斜端面相互平行,且两斜端面相互贴合,使环状松紧调整带2形成完整的环形结构的环状松紧调整带2。此外,该环状松紧调整带2固定端的斜端面、环状松紧调整带2移动端的斜端面均与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径向的夹角α为60°至75°。
[0027]由于环状松紧调整带2均是通过外连接胶带22、内连接胶带23与手腕、环状本体I进行粘接连接的,因而在从手腕上取下智能手环时极易产生较大的疼痛感。为此,该外连接胶带22、内连接胶带23均设置为三层结构,外连接胶带22和内连接胶带23的主体均为基材层27,基材层27的外表面设置有外胶层26,且该基材层27的外表面通过外胶层26与环状松紧调整带2粘接连接;该基材层27的内表面上设置有内胶层28,且该基材层27的内表面通过内胶层28与手腕或环形凹槽11的内壁粘接连接,即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移动端的外表面上的外连接胶带22通过其内胶层28与环形凹槽11的内壁粘接连接,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固定端的内表面上的内连接胶带23通过其内胶层28与使用者手腕上的皮肤粘结连接。此外,还在内连接胶带23的基材层27的内表面上开设有若干圆孔29,通过在内连接胶带23的基材层27上开设圆孔29,因而可缩小内连接胶带23的内胶层28与手腕的接触面积,从而减少摘下智能手环时在手腕皮肤处产生的痛楚。减少皮肤产生的痛楚,除了在内连接胶带23的基材层27上开设圆孔29外,还可将内连接胶带23中外胶层26的粘接力设置为小于内胶层28的粘接力,环状本体I与环状松紧调整带2进行分离时即可对环状松紧调整带2与皮肤之间起到一个“预撕揭”的作用,并在分离环状松紧调整带2与皮肤时,进一步减少皮肤上产生的“痛楚”,提高使用者的佩戴舒适度。
[0028]由于智能手环的使用环境的特殊性,因而还可对智能手环增设额外的功能。为此,还可在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靠近固定端的一侧设置压力传感器21,在环状本体I的外圆柱面上设置蜂鸣器12,该压力传感器21与蜂鸣器12均与智能手环的控制器电连接。在通过转动环状本体I调整智能手环的佩戴松紧度时,若环状本体I转动角度过大,智能手环的佩戴为较紧,此时环状松紧调整带2与手腕之间的作用力较大,压力传感器21检测到该较大的作用力后即会产生压力信号,并将该压力信号输送至智能手环的控制器,控制器产生控制信号至蜂鸣器12,蜂鸣器12发出警报声,提醒使用者智能手环的佩戴较紧。
[0029]实施例1
一种易于佩戴的摩擦式可穿戴智能手环,包括环状本体I,所述环状本体I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11,所述环形凹槽11的内壁上均布有若干耐磨条14,所述环形凹槽11内设置有环状松紧调整带2,所述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内圆柱面和外圆柱面上均均布有若干内磨条211,所述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移动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连接胶带22,所述外连接胶带22粘接于环形凹槽11的内壁上,所述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固定端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粘接于手腕上的内连接胶带23。
[0030]实施例2
一种易于佩戴的摩擦式可穿戴智能手环,包括环状本体I,所述环状本体I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11,所述环形凹槽11的内壁上均布有若干耐磨条14,所述环形凹槽11内设置有环状松紧调整带2,所述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内圆柱面和外圆柱面上均均布有若干内磨条211,所述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移动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连接胶带22,所述外连接胶带22粘接于环形凹槽11的内壁上,所述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固定端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粘接于手腕上的内连接胶带23。
[0031]其中,所述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固定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卡接凸起25,所述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移动端的内表面上设置有与卡接凸起25相适配的卡接凹槽24。
[0032]优选地,所述卡接凸起25和卡接凹槽24至少设置两组,且多组卡接凸起25和卡接凹槽24均沿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长度方向均布。
[0033]实施例3
一种易于佩戴的摩擦式可穿戴智能手环,包括环状本体I,所述环状本体I的内壁上开设有环形凹槽11,所述环形凹槽11的内壁上均布有若干耐磨条14,所述环形凹槽11内设置有环状松紧调整带2,所述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内圆柱面和外圆柱面上均均布有若干内磨条211,所述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移动端的外表面上设置有外连接胶带22,所述外连接胶带22粘接于环形凹槽11的内壁上,所述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固定端的内表面上设置有用于粘接于手腕上的内连接胶带23。
[0034]其中,所述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固定端的端面与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移动端的端面均为斜端面,且该斜端面与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径向的夹角α为60°至75°。
[0035]优选地,所述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固定端的端面与环状松紧调整带2的移动端的端面平行。
[0036]实施例4<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