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的拉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27819阅读:473来源:国知局
拉链的拉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构成拉链拉头的一部分的拉片。
【背景技术】
[0002]拉链是通过使拉头沿着一对拉链牙链带的相向的左右侧缘部移动来开闭一对拉链牙链带的装置。更详细而言,在一对拉链牙链带的相向的左右侧缘部固定有一对链牙列。并且,拉头包括与一对链牙列卡合的拉头主体、以及与拉头主体连结的拉片。而且,以往的拉片中存在一种在用于握持的拉片主体的表面用粘接剂固定有装饰部件的拉片。更详细而言,存在下述结构的拉片,其包括:平坦的固定面,其用于将称作密封板的装饰部件固定在称作密封台的拉片主体的表面;以及称作密封框的框体,其为了包围该固定面的外周而呈台阶状升高,其中,用粘接剂将装饰部件的背面固定在固定面(专利文献I)。
[0003]现有技术文献:
[0004]专利文献1:日本实开昭57-20219号公报【实用新型内容】
[0005]然而,在将装饰部件按压在固定面时,拉片主体的固定面与装饰部件之间的粘接剂会被压溃。这样,由于固定面是平的,所以粘接剂被挤向固定面的外周侧,从而存在粘接剂溢出到装饰部件与框体的间隙的情况。于是,粘接剂构成了拉片外观的一部分,对拉片的外观产生不好的影响。
[0006]本实用新型是考虑上述情况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尽可能防止粘接剂溢出到拉片主体的框体与装饰部件的间隙。
[0007]本实用新型的拉链的拉片包括:拉片主体,其具有用于与拉头主体的拉片安装部连结的连结部、以及从连结部延伸并用于握持的握持部;粘接部件;以及装饰部件,其包含由粘接部件固定在握持部的粘贴面。而且,握持部包括:框体,其包围装饰部件的外周;以及固定面,其凹陷地形成在框体的内周侧,并且通过粘接部件固定装饰部件。而且,固定面是具有凸部和凹部的面。
[0008]凸部和凹部相对于固定面如何配置都可以,但是为了使粘接部件包含的粘接剂难以溢出到框体与装饰部件的间隙,优选以如下的方式构成。
[0009]S卩,凹部具有以遍及固定面的外周整周的方式连续的环状的外凹部。如果在固定面的外周整周形成有外凹部,则必然地,凸部在固定面中,比外凹部更靠近内周侧地形成。
[0010]此外,凹部可以仅由外凹部构成,但是为了增大固定面的粘接剂的收容量,使粘接剂更难以溢出到框体与装饰部件的间隙,优选以如下的方式构成。
[0011]S卩,凹部具有内凹部,该内凹部在固定面中,比外凹部更靠近内周侧地形成。
[0012]进而,内凹部和凸部只要是在固定面中位于比外凹部更靠近内周侧的区域,如何形成都可以,例如可以偏向于该内周侧的整个区域的一部分存在,但是为了遍及装饰部件的整个粘贴面而尽可能均匀地与固定面粘接,优选以如下的方式构成。
[0013]g卩,内凹部和凸部在固定面中,以遍及比外凹部更靠近内周侧的整个区域的方式混在一起地形成。
[0014]作为更具体的一个例子,凸部分别具有多个交叉成网状的纵筋和横筋以作为内凸部,内凹部具有多个下陷部。而且,下陷部形成在交叉的纵筋和横筋的旁边。
[0015]此外,遍及固定面的外周整周地连续形成的外凹部和以比外凹部更靠近内周侧的方式形成的内凹部可以是连续的,但是为了使装饰部件难以剥离、即提高粘接强度,优选将装饰部件的粘贴面遍及其周向整周而尽可能均匀地固定在固定面。由此,优选形成有遍及装饰部件的周向整周的粘接剂量较多的环状部分、并在与该量多的部分不同的位置形成有遍及装饰部件的周向整周的粘接剂量较少的环状部分,为此以如下的方式构成。
[0016]S卩,凸部具有环状的外凸部,该外凸部以遍及外凹部的内周整周的方式连续。
[0017]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拉片,由于拉片主体的握持部的固定面是具有凸部和凹部的面,所以位于固定面与装饰部件之间的粘接部件包含的粘接剂进入凹部,粘接剂难以被挤向固定面的外周侧,由此粘接剂难以溢出到拉片主体的框体与装饰部件之间,其结果,能够得到外观良好的拉片。
[0018]此外,如果拉片的凹部具有以遍及固定面的外周整周的方式连续的外凹部,则即使粘接剂被挤向固定面的外周侧,该被挤出的部分也会进入外凹部,其结果是难以溢出到框体与装饰部件的间隙。
[0019]进而,如果拉片具有以比外凹部靠近内周侧的方式形成的内凹部,则固定面的粘接剂的收容量会增大,粘接剂难以被挤向固定面的外周侧,由此粘接剂难以溢出到框体与装饰部件的间隙。
[0020]此外,如果在拉片中使内凹部和凸部以在固定面中遍及比外凹部更靠近内周侧的整个区域的方式混在一起地形成,则能够使装饰部件的粘贴面遍及其整体而尽可能均匀地与拉片主体的固定面粘接。
[0021]进而,如果拉片的凸部具有以遍及外凹部的整个内周的方式连续的环状的外凸部,则外凹部的部位成为粘接剂的量较多的部分,外凸部的部分成为粘接剂的量较少的部分,从固定面的外周侧朝向中央侧设置有多个以遍及装饰部件的周向整周的方式连续的环状粘接部分,对于提高拉片主体与装饰部件的粘接强度是优选的结构。
【附图说明】
[0022]图1是表示包含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拉片的拉头的俯视图。
[0023]图2是表示将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拉片分解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4]图3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拉片的俯视图。
[0025]图4是沿图3的IV-1V线的截面图。
[0026]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拉片的截面图。
[0027]图6(a)、(b)、(C)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拉片的其他实施例的俯视图。
[0028]附图标记说曰月
[0029]I 拉头
[0030]2拉头主体
[0031]2a上翼板
[0032]2b拉片安装部
[0033]3拉片
[0034]4拉片主体
[0035]4a连结部
[0036]4b握持部
[0037]4h贯通孔
[0038]5框体
[0039]6固定面
[0040]61凸部
[0041]62外凸部
[0042]63内凸部
[0043]63a 纵筋
[0044]63b 横筋
[0045]65凹部
[0046]66外凹部
[0047]67内凹部
[0048]67a下陷部
[0049]7装饰部件
[0050]7a粘贴面
[0051]8粘接部件
[0052]S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0053]本实用新型的拉片构成拉链的拉头的一部分。而且,虽然未进行图示,但一般的拉链包括:一对拉链带,其沿着前后延伸并且沿着左右排列;一对链牙列,其沿着一对拉链带的相向的左右侧缘部固定;以及拉头,其沿着一对链牙列移动。此外,作为特殊的拉链,其包括:一对绳,其沿着前后延伸并且沿着左右排列;一对链牙列,其沿着一对绳固定;以及拉头,其沿着一对链牙列移动。而且,通过使拉头向前方移动,使得构成一对链牙列的左右链牙啮合,通过使拉头向后方移动,使得啮合的左右链牙分离。
[0054]图1所示的拉头I包括:拉头主体2、以及可摆动地与拉头主体2连结的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拉片3。此外,在以后的说明中,以图1纸面的上侧为前侧,为拉头的移动方向中使左右链牙啮合的方向。此外,以图1的下侧为后侧,为拉头的移动方向中使左右链牙分离的方向。进而,以与图1纸面垂直的方向中的跟前侧为上侧,以与图1纸面垂直的方向中的里侧为下侧。而且,以图1纸面的左侧为左侧,以图1纸面的右侧为右侧。此外,下面以拉片3相对于拉头主体2的后述的拉片安装部2b向下方延伸的状态为基准进行说明。
[0055]虽然未进行图示,但拉头主体2在其前后表面以贯穿前后的方式形成有用于使一对链牙列穿过的链牙通路,并且在其左右侧面以向左右开口的方式形成有与链牙通路连通的带槽。此外,拉头主体2具有用于安装拉片3的拉片安装部2b。在如图所示的例子中,拉头主体2在上翼板2a的上表面突出有拉片安装部2b,该上翼板2a引导一对链牙列的上表面,在该拉片安装部2b形成有在左右方向上贯通的贯通孔。
[0056]如图2所示,拉片3包括:拉片主体4,其是作为拉片3的中心的部分;粘接部件8 ;以及装饰部件7,其由粘接部件8固定在拉片主体4。
[0057]拉片主体4无论何种材料都可以,例如是金属制。此外,如图2至图5所示,拉片主体4包括:连结部4a,其用于以可摆动的方式与拉头主体2的拉片安装部2b连结;以及握持部4b,其从连结部4a延伸并用于握持。在如图所示的例子中,其为薄板,并将该板的一部分作为连结部4a,将其他部分作为握持部4b。
[0058]连结部4a呈环状。在如图所示的例子中,在板的一部分形成有贯通孔4h,包围该贯通孔4h的周缘的部分形成为环状。而且,通过将环状的连结部4a插通在拉片安装部2b的贯通孔,使拉片3以可摆动的方式与拉头主体2连结。
[0059]握持部4b在上表面的一部分具有凹陷的面(在如图所示的例子中为呈台阶状凹陷的面),该凹陷的面是用于粘接装饰部件7的固定面6,相对于固定面6升高的部分(在如图所示的例子中为呈台阶状升高的部分)是框体5。框体5连续地包围装饰部件7的外周,该装饰部件7通过粘接部件8载置在固定面6。也就是说,握持部4b在其上表面包括固定面6、以及在固定面6的外周连续地隆起的框体5。在如图所示的例子中,固定面6和框体5呈矩形,更详细而言形成为对矩形的四角进行了圆倒角加工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