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滑鞋底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790372阅读:来源:国知局
br>[0030]如图1和图2所示,防滑条30设有根部310和触地部320,根部310和基部50连接,防滑条30由根部310向触地部320逐渐靠近鞋头端10,防滑条30呈V字型,其开口方向朝向鞋头端10。多个呈V字型的防滑条30平行布置于鞋头端10和后跟端20之间,形成褶蹼的结构,达到与壁虎足蹼相似的效果,增加鞋底和地面的抓地性能,进一步提高防滑鞋底的防滑效果。防护凸条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设置为多个V字型首尾相接的结构,如W字型、一字型等。
[0031]如图2所示,根部310和触地部320之间连接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330和第二侧面340,第一侧面330靠近鞋头端10,第二侧面340远离鞋头端20,第一侧面330为平面,第二侧面340为曲面。由于防滑条30由根部310向触地部320逐渐靠近鞋头端10,且第一侧面330靠近鞋头端10,第二侧面340远离鞋头端10,使走路时,触地部320先与地面接触,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第二侧面340与地面接触,由于第一侧面330为平面,第二侧面340为曲面,使防滑条30更容易向倾斜方向,即鞋头端10 —侧延伸,避免发生折弯,进一步提高防滑鞋底的防滑效果。
[0032]如图2所示,防滑条30的厚度由根部310向触地部320逐渐变小,则排水槽40的开口由根部310向触地部320逐渐变大,使鞋底的排水效果更好;且防滑条30的触地部320厚度比较小,因此更柔软,走路过程中不仅更容易顺着倾斜方向延伸,还使防滑条30与凸凹不平的地面更加贴合,进一步增加防滑条30和地面的接触面积,达到与壁虎足蹼与地面接触时相似的效果;且根部310的厚度更厚,使防滑条30不易从鞋底脱落,延迟防滑鞋底的使用寿命。
[0033]触地部320设有磨砂层(附图未标识)或绒毛层(附图未标识),增大触地部320和地面的摩擦系数,进一步提高防滑鞋底的防滑效果。
[0034]与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是,如图3和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防滑条30的倾斜方向是由根部310向触地部320逐渐靠近后跟端20,防滑条30呈V字型,其开口方向朝向后跟端20。多个呈V字型的防滑条30平行布置于鞋头端10和后跟端20之间,同样形成褶蹼的结构,达到与壁虎足蹼相似的效果,增加鞋底和地面的抓地性能,进一步提高防滑鞋底的防滑效果。
[0035]再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根部310和触地部320之间也连接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330和第二侧面340,第一侧面330靠近鞋头端10,第二侧面340远离鞋头端20,但本实施例的第一侧面330设置为曲面,第二侧面340设置为平面。走路时,触地部320先与地面接触,然后在重力的作用下,本实施例是第一侧面330与地面接触。由于第一侧面330为曲面,第二侧面340为平面,使防滑条30更容易向倾斜方向,即后跟端20 —侧延伸,避免发生折弯,进一步提高防滑鞋底的防滑效果。
[0036]本实用新型通过将防滑条30由鞋头端10向后跟端20依次平行布置,并将防滑条30沿多个防滑条30的排列方向同向倾斜设置,形成褶蹼的结构,达到与壁虎足蹼相似的效果。当人们在走路过程中,在重力的作用下,多个防滑条30向倾斜方向延伸,从鞋头端10到后跟端20之间的防滑条30均与地面接触,而不是仅限于脚前掌和后跟这两个受力点位置的防滑条30与地面接触,因此增大防滑条30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且相邻两个防滑条30相互重叠挤压,使水容易从排水槽40的两端排出,大大增强鞋底的防滑排水效果。
[0037]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0038]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实用新型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实用新型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主权项】
1.一种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包括鞋头端和后跟端,所述鞋头端和所述后跟端之间布置有多个平行设置的防滑条,相邻的两个所述防滑条之间形成排水槽,所述防滑条沿多个所述防滑条的排列方向倾斜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条设有根部和触地部,所述防滑条由所述根部向所述触地部逐渐靠近所述鞋头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条呈V字型,其开口方向朝向所述鞋头端。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部和所述触地部之间连接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靠近所述鞋头端,所述第二侧面远离所述鞋头端,所述第一侧面为平面,所述第二侧面为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条设有根部和触地部,所述防滑条由所述根部向所述触地部逐渐靠近所述后跟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条呈V字型,其开口方向朝向所述后跟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部和所述触地部之间连接有相对设置的第一侧面和第二侧面,所述第一侧面靠近所述鞋头端,所述第二侧面远离所述鞋头端,所述第一侧面为曲面,所述第二侧面为平面。
8.根据权利要求2至7任一项所述的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防滑条的厚度由所述根部向所述触地部逐渐变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所述触地部设有磨砂层或绒毛层。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防滑鞋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基部,所述基部上设有所述防滑条,所述防滑条和所述基部之间的倾斜角度为α,其中15° < α <80°。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滑鞋底,包括鞋头端和后跟端,鞋头端和后跟端之间布置有多个平行设置的防滑条,多个防滑条由鞋头端向后跟端依次平行布置,相邻的两个防滑条之间形成排水槽,防滑条沿多个防滑条的排列方向同向倾斜设置。防滑鞋底的防滑条由鞋头端向后跟端依次平行布置,且防滑条沿多个防滑条的排列方向倾斜设置,形成褶蹼的结构,达到与壁虎足蹼相似的效果。当人们在走路过程中,在重力的作用下,多个防滑条向倾斜方向延伸,从鞋头端到后跟端之间的防滑条均与地面接触,而不仅限于脚前掌和后跟这两个位置的防滑条与地面接触,因此增大防滑条和地面的接触面积;且相邻两个防滑条相互重叠挤压,使水容易从排水槽中排出,大大增强鞋底的防滑排水效果。
【IPC分类】A43B13-22, A43B13-26
【公开号】CN204499630
【申请号】CN201520146209
【发明人】罗建平
【申请人】罗建平
【公开日】2015年7月29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3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