肩带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8810243阅读:来源:国知局
图。
[0037]图4表示操作者将安装有第I实施方式的肩带的电动扳手挂在肩上时的示意图。
[0038]图5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肩带的蓄电池容纳部和安装部的立体图。
[0039]图6表示将第2实施方式的肩带的蓄电池容纳部和安装部安装于电动扳手上时的立体图。
[0040]图7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将肩带安装于电动扳手上时的立体图。
[0041]附图标记说明
[0042]G、GA电动扳手;G1马达部;G2作业部;G3握持部;G4蓄电池保持部;G5蓄电池;G6扩径部;GA7操作面板;1肩带;2安装部;3蓄电池容纳部;4挂肩部;21线状部;22第I环状部;23第2环状部;31第I带部;311第I粘扣带;312第2粘扣带;32第2带部;321第3粘扣带;322第4粘扣带;33第3带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43]以下,参照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肩带。本实用新型的肩带能够应用于电动扳手、电钻等旋转工具。以下,以电动扳手为例进行说明,但不言而喻,本实用新型的肩带并不仅限于应用于电动扳手,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容易想到的领域内,均可应用。此外,在以下说明中,将电动扳手的作业部所在侧称为前侧,将与之相反的一侧称为后侧,且将使用状态下的电动扳手的上侧称为上侧,将与之相反的一侧称为下侧。
[0044]第I实施方式
[0045]以下,参照图1?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第I实施方式的肩带进行说明。图1表示第I实施方式的肩带的蓄电池容纳部和安装部的展开后的俯视图。图2表示第I实施方式的肩带的蓄电池容纳部和安装部的立体图。图3表示将第I实施方式的肩带安装于电动扳手时的立体图。图4表示操作者将安装有第I实施方式的肩带的电动扳手挂在肩上时的示意图。
[0046]参照图3,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动扳手G是以蓄电池为动力拧紧高强度螺栓的旋转工具,包括用于容纳马达的马达部G1、位于马达部Gl的前方的作业部G2、位于马达部Gl的下方的握持部G3以及位于握持部G3的下方的蓄电池保持部G4、装卸自由地安装于蓄电池保持部G4的下部的蓄电池G5。在蓄电池G5安装于蓄电池保持部G4的状态下,蓄电池G5和蓄电池保持部G4的组合体的整体相当于本实用新型中的扩径部G6。
[0047]参照图1?图3,肩带I包括用于安装在电动扳手G的握持部G3的安装部2、用于容纳蓄电池的蓄电池容纳部3、以及供操作者挂在肩上的挂肩部4。
[0048]参照图1,上述安装部2包括线状部21、第I环状部22以及第2环状部23。该线状部21、第I环状部22以及第2环状部23主要由一根钢丝等金属丝构成,在通常状态下,安装部2整体呈大致U形。线状部21通过两个连接套被连接于蓄电池容纳部3,该线状部21可以相对于连接套自由滑动,也可以相对于连接套固定。第I环状部22以及第2环状部23分别位于线状部21的U形的开口侧的两个端部,是通过将所述金属丝的靠近两端的部分折回后将端部和与其重叠的部分用箍绑在一起而形成的。通过由钢丝等金属丝构成安装部2,能够确保强度。当然,也可以替代金属丝而采用高强度纤维绳。另外,第I环状部22以及第2环状部23也可以采用与线状部21独立的零件。第I环状部22以及第2环状部23相当于本实用新型中的连接部。
[0049]上述蓄电池容纳部3包括两个第I带部31、两个第2带部32以及一个第3带部33。上述两个第I带部31、两个第2带部32以及一个第3带部33可以一体形成,也可以分别形成后通过缝制等方式组合在一起。
[0050]上述第3带部33呈大致U形,上述线状部21的两处分别固定于上述第3带部33的U形的凹部331的两侧部。在第3带部33的凹部331的下方的部位设有公司LOGO之类的文字或图案等。
[0051]如图1所示,上述两个第I带部31自第3带部33的U形的左右两侧分别向左右方向延伸。上述第I带部31包括具有第I粘扣带311的第I主体部和具有能够固定于上述第I粘扣带311的第2粘扣带312的第2主体部。在两个第I带部31中的一个第I带部31的主体部(第I主体部)的一侧的面的靠近顶端部的部分上安装固定有第I粘扣带311的圈构件,在两个第I带部31中的另一个第I带部31的主体部(第2主体部)的另一侧的面的靠近顶端部的部分上安装固定有第2粘扣带312的钩构件。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上述一个第I带部31的第I粘扣带311的圈构件和另一个第I带部31的第2粘扣带312的钩构件结合而粘扣在一起。该第I粘扣带311和第2粘扣带312在第I带部的长度方向上具有较长的长度。
[0052]上述两个第2带部32分别与第3带部33的靠近U形的开口侧的两个端部相连并向图中的大致上方延伸。上述第2带部32包括具有第3粘扣带321的第3主体部和具有能够固定于上述第3粘扣带321的第4粘扣带322的第2主体部。在两个第2带部32中的一个第2带部32的主体部(第3主体部)的一侧的面的靠近顶端部的部分上安装固定有第3粘扣带321的圈构件,在两个第2带部32中的另一个第2带部32的主体部(第4主体部)的另一侧的面的靠近顶端部的部分上安装固定有第4粘扣带322的钩构件。在图2所示的状态下,上述一个第2带部32的第3粘扣带321的圈构件和另一个第2带部的第4粘扣带322的钩构件结合而粘扣在一起。该第3粘扣带321和第4粘扣带322在第2带部的长度方向上具有较长的长度。
[0053]上述挂肩部4呈环形带状,在该挂肩部4上设有金属环以及安装于金属环上的挂扣,挂肩部4借助挂扣与上述第I环状部22以及第2环状部23相连结。
[0054]参照图2以及图3,说明肩带I使用状态下的情况。
[0055]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使用状态下,电动扳手G的握持部G3的与蓄电池保持部G4相连的根部从后侧插入到第3带部33的上述述凹部331中,线状部21位于电动扳手G的握持部G3的与蓄电池保持部G4相连的根部,第I环状部22和第2环状部23位于电动板手G的后侧。弟3带部33紧贴在电动板手G的扩径部G6两侧面的上部以及上表面。两个第I带部31分别沿着蓄电池G5的两侧面和下侧面弯曲,并且使得第I粘扣带311的圈构件和第2粘扣带312的钩构件结合而粘扣在一起,从而由第3带部33和两个第I带部31将扩径部G6环抱住。两个第2带部32分别沿着扩径部G6的两侧面和后侧面弯曲,并使得第3粘扣带321的圈构件和第4粘扣带322的钩构件结合而粘扣在一起,从而从后侧挡住扩径部G6,加上第3带部33从前侧挡住握持部G3的与蓄电池保持部G4相连的根部,从而在前后方向上将电动扳手G限制在肩带I上。
[0056]此外,由于第I粘扣带311和第2粘扣带312在第I带部的长度方向上具有较长的长度,第3粘扣带321和第4粘扣带322在第2带部的长度方向上具有较长的长度。因此,通过调整第I粘扣带311和第2粘扣带312之间的搭接位置和/或第3粘扣带321和第4粘扣带322之间的搭接位置,能够适应体积不同的多种规格的蓄电池G5。挂肩部4借助挂扣与上述第I环状部22以及第2环状部23连接。
[0057]图4示出了将安装有上述肩带I的电动扳手G挂在肩上的状态。在悬吊状态下,安装部2中的线状部21、第I环状部22以及第2环状部23、挂肩部4的与第I环状部22以及第2环状部23相连的部位均位于电动扳手G的下方。
[0058]因此,在操作者握持电动扳手G的握持部G3进行操作时,安装部2以及安装部2和挂肩部4的连接部均不会对操作者的握持动作造成干扰,能够避免产生握持部整体变粗而不容易握持、握持的感觉不舒服甚至会感觉疼痛等不良感受的情况。
[0059]此外,第I带部31和第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