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组合鞋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831721阅读:来源:国知局
部外凸。
[0065]当然,上述实施例中插舌同时选用其中一种或多种显然是可以的。
[0066]在上述实施例中,所述鞋边扣带4可以为一条,鞋边扣带4上具有自身拉紧件,拉紧自身拉紧件时,所述鞋边扣带4的周长与鞋大底3外轮廓周长一致,其中自身拉紧件可以是搭扣40 (如图18所示),也可以是弹性件、卡扣连接件或者螺栓连接件;所述鞋边扣带也可以为一条周长等于鞋大底外周缘周长的环形带,环形带可以是闭合带,也可以是非闭合带;考虑到某些鞋类如凉鞋,其鞋帮I与鞋大底3的外周缘接触范围小,此时可将所述鞋边扣带4设置为多条围绕贴合在鞋大底3的外周缘上,如图19所示。
[0067]更具体的说,鞋边扣带4可以为一条,鞋边扣带4上具有自身拉紧件,自身拉紧件未拉紧时,所述鞋边扣带4的周长大于鞋大底外轮廓周长,方便插舌插入扣孔,拉紧自身拉紧件后,所述鞋边扣带4的周长与鞋底外轮廓周长一致,插舌与相应插孔位置固定,使鞋边扣带围绕贴合在鞋底外周缘上。
[0068]自身拉紧件可以是搭扣,也可以是弹性件、卡扣连接件或者螺栓连接件,拉紧件可以只有一个或者多个。通过自身拉紧件调整鞋边扣带4的周长,使鞋边扣带4围绕贴合装配在鞋大底外周缘上。
[0069]所述鞋边扣带也可以为一条周长等于鞋底外周缘周长的环形带,环形带可以是闭合带,也可以是非闭合带;鞋大底3的外周缘对应足弓部位具有凹部37,鞋边扣带4的周长与鞋大底外轮廓周长一致时,在凹部37鞋边扣带4未扣合之前,使得鞋边扣带4较为松垮,拉直凹部37位置的鞋边扣带4可使鞋边扣带4的其它部份有空间将插舌插入相应扣孔中,最后扣合凹部37鞋边扣带插舌,如可解锁卡扣插舌48,凹部37位置的插舌扣合的同时也将鞋边扣带4围绕贴合在鞋大底外周缘上。
[0070]考虑到某些鞋类如凉鞋,其鞋帮与鞋底的外周缘接触范围小,此时可将所述鞋边扣带设置为多条围绕贴合在鞋底的外周缘上。
[0071 ] 各种插舌配合使用,或者与不同的自身拉紧件配合使用,可以多种形式使鞋边扣带4围绕贴合在鞋大底外周缘上。
[0072]鞋帮I在鞋边扣带4协助下完成与鞋大底3外周缘的连接,其连接分为两种,一种是鞋帮I与鞋边扣带4连接在一起不可拆卸,或者在制作时鞋边扣带4即为鞋帮I的一部分,两者连为一体,当其中之一需要更换时,两者都需要一并更换;另一种是所述鞋帮I与鞋边扣带4可拆卸连接,鞋帮上具有连接孔11,所述鞋帮I夹在所述鞋边扣带4与鞋大底3外周缘之间,鞋边扣带4上的插舌41穿过所述连接孔11后将鞋帮I与鞋边扣带4连接固定,如图20所示。
[0073]鞋帮I上与鞋边扣带4连接的部分(定义为鞋帮连接边)可以分为三种形式:一条连续,即鞋帮连接边的周长等于鞋大底3外周缘周长的闭合环形带;一条非连续,即该鞋帮连接边的周长等于鞋大底3外周缘周长的非闭合环形带,该鞋帮连接边具有至少一个断点,这样方便鞋帮I套入到鞋大底3外周缘上,非闭合环形带相当于是在闭合环形带上剪了一刀或一个缺口 ;以及多条,即鞋帮连接边具有多条并围绕贴在鞋大底3的外周缘上。
[0074]为提高扣合质量,可在鞋边扣带4与鞋帮连接边之间、鞋大底3的外周缘与鞋帮连接边之间,以及鞋边扣带4与鞋大底3的外周缘(不可拆卸时)夹入垫层111,如图21所示。
[0075]作为上述实施例的优选,参见图22~24,所述鞋帮I上设置有电源信号连接凸块12,电源信号连接凸块12上连接有与鞋外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一导线13,鞋大底3的外周缘上设置有相应的电源信号连接凹孔39,电源信号连接凹孔39中连接有与鞋内电子设备连接的第二导线391,所述电源信号连接凸块12插入到所述电源信号连接凹孔39中后将鞋内外的电子设备线路连通。这提供了一个方便鞋内外联系的通道,当更换鞋帮1、鞋边扣带4时,其上附着的电子设备可方便的与鞋内的其他设备如电池等分离连接,甚至可以在不更换鞋帮的前提下更换鞋帮上的电子设备,为鞋子结合电子设备等功能件的设计安装布置提供了方便,使得鞋子更好的成为一个良好的开发平台,在此基础上开发出更多新型实用功能的鞋子,拓宽鞋子的使用范围,同时也为与鞋子结合的电子设备等功能件的设计安装维修提供了方便。
[0076]当然,电源信号连接凸块12可以用电源信号连接片121替代,在电源信号连接凹孔39中设置电源信号连接片392与第二导线391连接,当鞋边扣带4被拉紧贴合在鞋大底外周缘时,两电源信号连接片121、392连接连通第一、二导线13、391,具体参见附图24-1。
[0077]另外,也可以连接扣孔作为电源信号连接凹孔,其中第一导线13附在鞋边扣带4的插舌41上;再者,与第一导线13连接的鞋外电子设备附在鞋外表,电子设备既可固定在鞋外表上,也可以与鞋表面通过连接件可拆装连接,连接件包括固定件和电源信号连接件,两者既可以分开设置,也可以是同一连接件,固定件包括公母纽扣、螺栓件、卡扣件、弹性锁扣、魔术贴等等,固定件的一部分固定在鞋表面上,电源信号连接件包括一般公知的导电连接方式等。这种电子设备可拆卸的连接方式扩大了鞋子的多功能使用范围。
[0078]在上述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鞋内底2与鞋大底3之间设置有中空层14,中空层14中间也可以有一个或多个内部连接,内部连接包括魔术贴连接、扣合连接等,所述中空层14由鞋内底2上的上凹部与鞋大底3上的下凹部共同构成,所述上凹部和下凹部上分别设置有上连接凸块15和下连接凸块16,所述上、下连接凸块15、16相互连接固定,所述上、下连接凸块15、16可以通过魔术贴连接固定(如图26所示),或者所述上、下连接凸块15、16上设置有位置对应的第三扣孔,所述插舌41伸入到所述第三扣孔中实现上、下连接凸块15、16相互连接固定(如图25所示),从而起到既连接在一起,又起到支撑的作用,在受到人体重力压迫时,中空层14不会中间塌陷。
[0079]在中空层14内可以放置电池、微型电子设备等,本实用新型中,能分离组合的中空层14使得鞋子内部的安装维修变得方便,电子设备的安装使用涉及到电气线路的布置、元器件的维修更换等,在本实用新型中,鞋的各部分可以随意更换,在不破坏鞋子美观的前提下线路可以连通鞋子内外和围绕到鞋周的任一点,这些都能使得鞋子成为一个很好的开发平台,在此基础上可开发出更多新型实用功能的鞋子。
[0080]为方便制作,所述中空层14可以通过在鞋内底2内部与鞋大底3内部设置中空盒17来实现,中空盒17由中空盒底板171与中空盒盖板172通过卡扣结构173组合形成(参见图27),中空盒17与鞋内底2和鞋大底3分别用魔术贴连接,在中空盒17内可以放置电池、微型电子设备等,可加设密封、防震设施,中空盒17可以独立制作,也可以是其中一部分附在鞋内底2或鞋大底3上,成为鞋内底或鞋大底的一部分(如图28所示),中空盒底板171与中空盒盖板172之间的连接可以用螺栓代替卡扣结构实现。
[0081]若要鞋内底2、鞋大底3与鞋边扣带4之间的连接稳固可靠,对鞋内底外缘和鞋大底外缘材料具有一定的要求(如强度硬度),而鞋内底与鞋大底的其他部位,如与脚的接触面、与地的接触面等,则另有不同的要求(如减震耐磨),故所述鞋内底2包括有鞋内底辅架28,鞋大底3包括有鞋大底辅架30,辅架(鞋内底辅架、鞋大底辅架)分外接边缘部分和内里部份,外接边缘部份配合组成扣孔(所述的第一扣孔、第二扣孔),两辅架分别作为鞋内底2和鞋大底3的一部分,要求其材料特性能满足鞋底外缘的强度硬度使用要求,而鞋内底2与鞋大底3其他部位的材料要求则与之不同,这样可以使得鞋子穿着的舒适性得到保证。辅架的内里部份形式多种多样,比如图29所示的线状、空白、板形、网状等等。上述的中空层14可设置于两辅架之间,使得中空层14稳固性更好,为拓宽鞋子的使用范围提供了更多的可能,如图30所示,中空层盖板172与鞋大底辅架30配合形成所述中空层14,中空层盖板172置于鞋大底辅架30上,鞋大底辅架30有螺钉174将中空层盖板172连接固定,中空层盖板172与鞋内底2 (或鞋内底辅架28)之间通过魔术贴B连接。为增加舒适性,可在鞋大底辅架30的前脚掌部位,在鞋内底辅架28与鞋大底辅架30之间设置垫层,垫层通过魔术贴分别与鞋内底辅架28、鞋大底辅架30相连接;还可以在鞋内底辅架28上表面设置鞋垫,鞋内底2有鞋内底辅架28和鞋垫共同组成,更换鞋内底2即可更换不同的鞋垫,也可以只更换鞋垫而不更换鞋内底辅架28。
[0082]上述的中空层14可以替换成中间垫层形成鞋中底,不同材质的鞋中底使得鞋子具有不同的穿着特性,作为传统鞋子使用,可以随意更换鞋内底2、鞋中底,鞋中底也可根据需要前后脚跟选用不同的垫层。
[0083]优选地,如图31所示,所述鞋内底辅架28和鞋大底辅架30之间设置有软性透明中间层18,所述软性透明中间层18的上表面和/或下表面为光滑平面,开始时靠其自身静电吸附于鞋内底辅架28和/或鞋大底辅架30光滑表面上,随后排挤出光滑表面之间的空气从而形成真空层,在鞋内底辅架28和鞋大底辅架30上设置有对应的弹性边19,所述弹性边19接触变形并相互压迫而隔离软性透明中间层18所在空间与外界空气,利用大气压强将软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