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拎手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045389阅读:来源:国知局
基本一致,握持部12的下端面设有呈波浪形且与人手指形状相吻合的多个浅槽121,便于人手把握,拎手本体I上开设有使拎手本体I壁厚均匀且薄的凹槽,优选的,凹槽为U型凹槽122,选择条形体2的壁厚1.5-3mm,拎手本体I上还设有可使多个拎手本体I相互配合叠加在一起的配合结构。
[0030]配合结构包括拎手本体I两边的空心的配合件,由于锥形受力分散,接触面积为锥形的整个侧壁,强度高,所以优选的,配合件为空心的锥形台111,锥形台111与握持部12之间形成凹陷的挂物部11,锥形台111在握持部12两端均设置有一个,优选的,锥形台111高度为条形体2高度的70% -80%,锥形台111最大圆直径为条形体2宽度的75% -80%,锥形台111壁厚1.5-3mm,多个锥形台111叠加在一起,使得凹陷的挂物部11厚度也得到叠加,整个挂物部11的强度也因为厚度的增加而增强。锥形台111上设有防止所挂物品脱落的防脱钩1111以及供防脱钩1111通过的扣合槽1112,优选的,防脱钩1111设置在锥形台111的顶部,钩子与条形体2之间留有间隙,该间隙是为了让塑料袋、购物袋等的提手从该间隙中放入。
[0031]配合结构还包括U型凹槽122内两侧面上的凸起124和拎手本体I上的凹陷部125,凸起124能卡入凹陷部125。优选的,凸起124对称分布在U型凹槽122两内侧面上并且位于条形体2的两端上,优选凸起124设置为4个,每侧的凹槽内侧面上设有两个,凹陷部125对应设置在条形体2的外侧面上,这样设置使得多个条形体2的之间可以通过凸起124和凹陷部125的配合相叠加在一起,对称分布使得配合更加牢靠,不会使得某一凸起124先从凹陷部125脱落。
[0032]拎手本体I上还一体设有增强拎手本体强度I的增强结构。
[0033]增强结构包括分布在U型凹槽122上的加强筋123,优选的,加强筋123为如图3所示的U型状,以最中间的加强筋123为对称加强筋123,两边各分布3条加强筋123,每条加强筋123的宽度与壁厚相等为2mm,还设有一条贯穿这7条加强筋123并使这7条加强筋123均分的加强筋123,从图4看出加强筋123的分布呈网格状,且相邻两条加强筋123的距离不一致,该结构能使力更均匀地分摊到整个拎手本体I上,握持部12上设有防滑的纹路,可以起到防滑的作用。
[0034]优选的,整个拎手本体I由塑料一体成型而成,在不影响拎手本I体强度的情况下,可以把某些尖锐的地方导成圆角,在节省材料的同时还不容易伤到人。
[0035]由于该拎手体积小,可以放入口袋中也不会感觉到不适,去商场前可以将其放入口袋中,不用在重复购买,减少了浪费,使用时,如图6所示将塑料袋、购物袋等的两个提手分别放入该拎手本体I的挂物部11,可以使手收到的力比较均匀,如果所提东西比较重,可以如图5所示将两个拎手本体I叠加在一起,进一步提升拎手本体I的强度,保证拎手本体I不会发生断裂或变形,再将提手放入该拎手本体I的挂物部11,由于拎手本体I的握持部12下端设有与人手指形状相吻合的波浪形浅槽121,当用来提物时不会感到不适。
[0036]本拎手还有另一种使用方法,将塑料袋、购物袋等的两个提手均放入U型凹槽122中,为了防止提手从U型凹槽122脱出,可以再将另外一个拎手固定叠在上面,达到压紧提手的目的。
[0037]在运输或存储的时候,将个个拎手通过之间的配合结构相互固定在一起,在装入包装盒内,减小了占用空间,一次能运输更多的拎手,减少了运输成本,又不会在运输过程中因为颠簸而挤压变形。
[0038]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主权项】
1.一种拎手,包括拎手本体,所述拎手本体包括挂物部和符合手型的握持部,其特征在于:所述拎手本体上开设有凹槽且拎手本体壁厚均匀,所述拎手本体上还设有可使至少两个拎手本体相互配合叠加在一起的配合结构。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拎手,其特征是:所述配合结构包括拎手本体上的空心的配合件,挂物部为配合件与握持部固定连接形成的凹陷,所述握持部两端均设置有配合件。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拎手,其特征是:所述配合结构包括可使两个拎手本体叠加并固定在一起的凸起和凹陷部,凸起置于拎手本体对应凹槽处的内侧面上,凹陷部置于拎手本体上的外表面。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拎手,其特征是:所述配合件上设有防止所挂物品脱落的防脱钩以及供相互叠加在一起的另一拎手本体上防脱钩通过的扣合槽。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一种拎手,其特征是:所述拎手本体上还一体设有增强拎手本体强度的增强结构。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拎手,其特征是:所述增强结构为分布在凹槽上的加强筋。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拎手,其特征是:所述加强筋以拎手本体的中心对称分布。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或6或7所述的一种拎手,其特征是:所述握持部上设有防滑的纹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拎手,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拎手本体,所述拎手本体包括挂物部和符合手型的握持部,所述拎手本体上开设有凹槽且拎手本体壁厚均匀,所述拎手本体上还设有可使多个拎手本体相互配合叠加在一起的配合结构,所述拎手本体上开设有使拎手本体壁厚均匀且薄的凹槽可以节省大量材料,节约成本,配合结构能使多个拎手本体之间相互叠在一起,减少占用空间,方便存储,还能通过多个一起配合的方式增强拎手强度,该拎手本体上还一体设有增强拎手本体强度的增强结构,使得单个使用时强度足够,该拎手体积小巧,便于携带,使用时增大了手指的受力面积,有效避免手提重物时手指发麻的状况。
【IPC分类】A45F5/10
【公开号】CN204698070
【申请号】CN201520401016
【发明人】吕俊飞
【申请人】吕俊飞
【公开日】2015年10月14日
【申请日】2015年6月7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