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包裹结构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127828阅读:来源:国知局
在一起,利用两部分之间的该种可拆卸连接方式,可以根据环境温度适时地更换亲肤材料层101,在环境温度较低时,可以使用较厚面料的亲肤材料层101,在环境温度较高时,使用较薄面料的亲肤材料层101,以满足包裹结构作为婴儿襁褓在多种环境下的使用需求。
[0040]更佳地,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所述包裹结构,所述包裹材料还包括一温度调节层103,与所述探测层102贴合设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当包裹活动体时,温度调节层103设置于探测层102远离活动体的一侧,用于调节包裹材料的保温状态。当然,温度调节层103并不仅限设置于探测层102远离活动体的一侧,例如也可以设置于探测层102的内侧,位于探测层101与亲肤材料层101之间。
[004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温度调节层103包括至少两种温度保温状态;而包裹结构还包括第一控制器(图中未显示),该第一控制器与探测层102和温度调节层103分别连接,用于接收探测层102当判断活动体处于不舒服状态时发出的探测处理指令,根据该探测处理指令向温度调节层103发出调节指令,使温度调节层103调节保温状态,以能够保证包裹结构能够根据活动体的不适反应自动调节至适宜活动体的保温温度。
[0042]以下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探测层102和温度调节层103的具体实施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004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探测层102具体包括:
[0044]信号发射端,用于发射预定频率的信号;
[0045]信号接收端,用于接收所述信号发射端所发射的信号;
[0046]可伸缩金属网格层,设置于所述信号发射端和所述信号接收端之间,用于屏蔽所述信号发射端发射至所述信号接收端的部分信号,所述金属网格层的伸缩状态不同,所屏蔽信号量不同;
[0047]信号分析电路,与所述信号接收端连接,用于采集所述信号接收端上的电信号,并将所述电信号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当判断所述电信号大于预设阈值时,确定活动体处于不舒服状态,发出探测处理指令。
[0048]上述结构构成的探测层102,通过在信号发射端和信号接收端之间设置可伸缩金属网格层,当信号发射端朝信号接收端发射预定频率的信号时,两者之间设置的可伸缩金属网格层能够屏蔽两者之间传输的部分信号,这样若可伸缩金属网格层未发生变形,网格层的网格具有预定大小,所屏蔽的信号大小为稳定数值;或可伸缩金属网格层发生变形,网格层的网格变化,收缩或者扩大,此情况下,所屏蔽的信号大小则也随之会发生变化;在此基础上,通过信号分析电路与信号接收端连接,用于采集信号接收端上的电信号,并将所采集信号与稳定数值信号(预设阈值)比较,当判断接收的电信号与预设阈值不对应,如大于预设阈值超过设定值,或者小于预设阈值超过设定值时,则认为所接收的电信号与预设阈值不对应。另外,信号分析电路还用于监测所采集信号相较于预设阈值的变化频率,判断电信号的变化频率是否大于设定频率。
[0049]上述结构的探测层102应用于包裹结构中,可伸缩金属网格层整个平铺于包裹材料中,在包裹活动体时,可伸缩金属网格层弯曲包覆住活动体身体的每一部分。较佳地,可伸缩金属网格层的各个网格大小相同,当活动体在包裹结构中处于安静状态时,伸缩动作较小,信号分析电路所采集的电信号与预设阈值相对应,确定活动体处于舒服状态;当活动体在包裹结构中处于不安静状态时,伸缩动作较大,信号分析电路所采集的电信号与预设阈值相比,大于预设阈值超过设定值,或者小于预设阈值超过设定值时,则认为所接收的电信号与预设阈值不对应,确定活动体处于不舒服状态;或者所接收电信号的变化频率较快,大于设定频率时,也确定活动体处于不舒服状态,则信号分析电路发出探测处理指令。
[0050]如图2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述探测层102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所述探测层102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0051]具体地,参阅图2和图3,探测层102的信号发射端包括信号发生源1021和与信号发生源1021连接的多个发射电极1022 ;信号接收端包括多个接收电极1023,且接收电极1023与发射电极1022 —一对应相平行设置,接收电极1023与发射电极1022之间设置有平铺的可伸缩金属网格层1028,最佳地可伸缩金属网格层1028的每一金属格的大小相等;信号分析电路与每一接收电极1023分别连接。
[0052]较佳地,信号发生源1021以第一预定频率输出方波电压信号或弦波电压信号。
[0053]上述由多个发射电极1022和多个接收电极1023构成的探测层102,由于发射电极1022与信号发生源1021电连接,发射电极1022与接收电极1023之间形成电场,构成耦合电容。可伸缩金属网格层1028设置于所形成电场中间,较佳地为接地设置,对发射电极1022与接收电极1023之间的电场具有一定屏蔽,形成电容作用,并当可伸缩金属网格层1028的网格越疏时,形成电容越大;当网格越密时,电容越小。进一步,当金属网格层1028的电容越大时,接收电极1023上的电荷量越大,信号分析电路从所述接收电极1023采集的电信号越大;反之当金属网格层1028越小时,接收电极1023上的电荷量越小,信号分析电路从所述接收电极1023所采集的电信号则会越小。
[0054]以上关于探测层102的结构仅为本实用新型用于实现将活动体的伸缩动作转换为电信号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但并不仅以此为限,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也能够根据本实用新型原理采用现有技术的其他结构形式实现上述探测层102的功能。
[0055]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信号分析电路与每一接收电极1023之间还分别设置有信号选通电路1024,该信号选通电路1024用于依据第二预定频率使每一接收电极1023与信号分析电路之间依次连接,被选通与信号分析电路连接的接收电极1023上的电信号被传输至信号分析电路。
[0056]具体地,如图2所示,所述信号分析电路包括放大器1025,用于从信号选通电路中获得所选通的接收电极1023上的电信号;信号分析电路还包括与放大器1025连接的处理芯片1026,用于将放大器1025所输出的电信号与预设阈值进行比较,当判断电信号大于预设阈值超过设定值,或者小于预设阈值超过设定值时,则认为所接收的电信号与预设阈值不对应,确定活动体处于不舒服的状态;或者当判断电信号的变化频率大于设定频率时,确定活动体处于不舒服的状态,处理芯片1026则对应发出探测处理指令。
[0057]此外,结合图3,本实施例中,接收电极1023与发射电极1022均形成为块状结构形式,且较佳地,接收电极1023的面积大于发射电极1022的面积。进一步,接收电极1023与发射电极1022分别均匀分散设置于可伸缩金属网格层1028的两侧。
[0058]进一步,结合图2,发射电极1022均匀分散设置于可伸缩的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一基材I的第一表面,接收电极1023均匀分散设置于可伸缩的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二基材2的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与第二表面相对且平行设置。较佳地,发射电极1022与可伸缩金属网格层1028之间,以及接收电极1023与可伸缩金属网格层1028之间分别设置有可伸缩的绝缘材料层,以保证发射电极1022、可伸缩金属网格层1028与接收电极1023之间的相互绝缘。较佳地,为保证可伸缩金属网格层1028分别与发射电极1022和接收电极1023之间的绝缘,可以使可伸缩金属网格层1028设置于可伸缩的绝缘材料制成的第三基材的内部。
[0059]优选地,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的包裹结构,由于通过信号选通电路1024使接收电极1023与信号分析电路之间依次选通连接,依次将每一接收电极1023上的电信号传输至信号分析电路,信号分析电路可以据此确定每一电信号所在的接收电极1023,当向外发出探测处理指令时,可以同时将与预设阈值不对应或变化频率较大的电信号所形成的接收电极1023的信息发送至一第一控制器,或者直接将接收电极的位置信息发送至第一控制器,使第一控制器控制温度调节层103与所确定接收电极1023相对应的区域进行保温状态调节。
[0060]因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包裹结构还进一步包括第一控制器,与图2所示的处理芯片1026连接,具体地所述第一控制器包括:
[0061]第一计算芯片,用于根据处理芯片1026所发出的探测处理指令判断确定探测层上电信号的产生位置;
[0062]指令传输芯片,用于将产生位置的位置信息发送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