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汞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口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195799阅读:497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汞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口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防护装置,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汞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口罩。
【背景技术】
[0002]元素汞在室温下会不断释放汞蒸气,如果人体长期暴露于汞蒸气环境,则容易四肢发生不自主抖动、更会有易怒、激动、焦虑、思想不集中、记忆力减退、精神压抑等症状出现。此外,胃肠道、泌尿系统、皮肤、眼睛均可出现一系列症状。急性汞中毒其症候为肝炎、肾炎、蛋白尿、血尿和尿毒症。汞作业工人长期与汞接触,如不能够很好地防护,可能会导致人体受到无法弥补的伤害。因此,对于汞作业人员要进行很好地保护。口罩,是最简单实用的一种方式,但是现有的口罩都是用于阻隔污染物,对于挥发性的物质吸附作用不够,同时在吸附饱和之后,口罩就会失去作用,不能更换吸附层,造成资源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0003]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汞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口罩,可以更换吸附层,减少使用成本;同时放置更加方便。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汞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口罩,包括设置于最外层的透气层,在透气层的左右两则设置有挂耳部,在挂耳部之间的透气层的上下两侧设置固定卷筒,固定卷筒通过与设置在吸附层上下两侧的卷轴配合固定吸附层,所述吸附层由含硫的活性炭吸附剂组成。
[0005]优化的,所述透气层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储带部。
[0006]优化的,还包括设置有吸附层内侧的杀菌层。
[000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口罩,可以方便的更换吸附层,减少了口罩的使用成本;同时在口罩透气层的左右两侧设置了储带部,可以再不使用时将挂耳部放置起来,储存更加方便;设置的杀菌层能够杀死大部分的细菌,减少对于人体的危害。
【附图说明】
[0008]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汞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口罩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汞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口罩实施例的横截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1]如图1、2所示,一种用于汞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口罩,包括设置于最外层的透气层1,透气层由透气性良好的纱布制成,也可以采用透气纤维,在透气层1的左右两则设置有挂耳部2,挂耳部采用的是具有弹性的材料,可控制长短,同时可以再挂耳部上设置护耳部,提高在长时间佩戴口罩时的舒适性,在挂耳部2之间的透气层1的上下两侧设置固定卷筒3,固定卷筒3通过与设置在吸附层4上下两侧的卷轴5配合固定吸附层4。本实用新型通过固定卷筒3与卷轴5的配合将吸附层固定在透气层上,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方式,例如卡扣式。所述透气层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储带部6。当口罩不使用时,可以将挂耳部2储存在储带部6上,方便携带口罩。口罩还包括设置有吸附层4内侧的杀菌层7。所述吸附层4由含硫的活性炭吸附剂组成。本实用新型的的口罩通过可分离的方式将口罩的透气层与吸附层连接在一起,提高了口罩的实用性和减少了使用成本,且在长时间使用时,更加的方便。
[0012]汞蒸气与硫接触,可迅速与硫反应生成硫化汞,硫化汞为固体不具挥发性,空气中较为稳定。可将负载有硫的活性炭吸附剂作为口罩填料。绝大多数硫被覆于活性炭孔隙中,当气体流通过载硫活性炭床时沉积于活性炭孔隙中,空气中的萊蒸气与硫接触,生成硫化汞,达到除汞目的,可防止汞蒸气危害汞作业人员。
[0013]如上所述,我们完全按照本实用新型的宗旨进行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并非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和实施方法。相关技术领域的从业者可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思想许可的范围内进行不同的变化及实施。
【主权项】
1.一种用于汞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口罩,包括设置于最外层的透气层,在透气层的左右两则设置有挂耳部,其特征在于:在挂耳部之间的透气层的上下两侧设置固定卷筒,固定卷筒通过与设置在吸附层上下两侧的卷轴配合固定吸附层,所述吸附层由含硫的活性炭吸附剂构成。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汞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层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有储带部。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汞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口罩,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有吸附层内侧的杀菌层。
【专利摘要】一种用于汞作业人员的职业卫生防护口罩,包括设置于最外层的透气层,在透气层的左右两则设置有挂耳部,在挂耳部之间的透气层的上下两侧设置固定卷筒,固定卷筒通过与设置在吸附层上下两侧的卷轴配合固定吸附层。本实用新型的口罩,可以方便的更换吸附层,减少了口罩的使用成本;同时在口罩透气层的左右两侧设置了储带部,可以再不使用时将挂耳部放置起来,储存更加方便;设置的杀菌层能够杀死大部分的细菌,减少对于人体的危害。
【IPC分类】A41D13/11
【公开号】CN205106456
【申请号】CN201520950189
【发明人】梁青青, 王素华, 张丽萍
【申请人】梁青青
【公开日】2016年3月30日
【申请日】2015年11月2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