疣根治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11561阅读:62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疣根治液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尖锐湿疣的外用药物-疣根治液。
目前国内外西医在治疗尖锐湿疣方面,常采用二氧化碳激光、冷冻、手术、腐蚀剂或肌注干扰素及静滴白介素等方法。二氧化碳激光是在2000-3000℃高温下使尖锐湿疣疣体碳化,冷冻是在低温下去掉尖锐湿疣的疣体,手术方法是在麻醉状态下切除较大的疣体,腐蚀剂则是使疣体坏死。这些治疗方法都是针对尖锐湿疣的疣体的治疗,而不能消除尖锐湿疣的疣根(蒂);而且它们对亚临床感染和带病毒状态的区域没有作用,所以复发率高,同时都具有疼痛、肿胀明显,愈后常留下疤痕等症状。采用肌注干扰素及静滴白介素-2治疗尖锐湿疣,其疗效不佳,且价格昂贵,并有一定的副作用。
据美国疾病监控中心CDC报告,二氧化碳激光治疗尖锐湿疣,有效率为43%,复发率为95%,可见尖锐湿疣易复发。若尖锐湿疣患者3-5年反复不愈,则有62%可能癌变,因此降低它的复发性,现仍是医学界的一大难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有效率高,复发率低,副作用小的疣根治液。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疣根治液,其特征在于它基本上是由2.5%的5-氟尿嘧啶溶液中加入33-67单位/升的腹蛇抗栓酶(皂科)溶解而得。
为了降低色素沉着,进一步提高治疗效果,上述疣根治液中还可加入适量的甘油赋形剂。
上述2.5%的5-氟尿嘧啶与甘油的体积比为2.5-3.5∶1.5 -2.5。
本发明选取的腹蛇抗栓酶是一种从腹蛇蛇毒中分离出的精氨酸脂酶为主要成份的酶制剂,它具有直接裂解纤维蛋白原成为一种不稳定的纤维蛋白微粒,这种微粒最后能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5-氟尿嘧啶能干扰尖锐湿疣细胞内DNA及RNA的代谢,造成疣体细胞死亡,并干扰异常蛋白的合成;将腹蛇抗栓酶与5-氟尿嘧啶合理配比,相互间的协同作用可比较彻底地使疣体细胞坏死,疣根裂解为纤维蛋白微粒,被网状内皮系统吞噬,从而达到标本兼治的最终目的,且愈后无疤痕;作为赋形剂甘油的加入可降低5-氟尿嘧啶直接作用于人体引起的色素沉着的副作用,甘油的脱水作用及对粘膜的保护作用,实质上对于5-氟尿嘧啶干扰代谢作用并无明显减弱,却能使疣体细胞脱水,疣体萎缩。总之,本发明特别适用于阴道、尿道及肛门内的尖锐湿疣,亚临床型及带病毒状态的区域;采用本发明治疗只需局部外敷或外擦,一日二次,每次20-30分钟,用后洗尽、擦干即可,使用方法极简便,且无痛苦,副作用小。
由于本发明解决了尖锐湿疣的复发问题,从而达到防止尖锐湿疣癌变的作用。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的效果,下面将临床应用情况简介如下本发明主要适用于疣体较小者,亚临床型及带病毒状态,特别适用于阴道、尿道及肛门内尖锐湿疣,对疣体较大者,可采用激光先去掉疣体后,再用本发明所述药液外敷,也能取同样疗效。现发明人共治疗尖锐湿疣患者652例,均治愈,有效率达100%;其后随访6-12个月,痊愈者为537例,治愈率为82.7%,复发115例,复发率17.3%。其中男性患者为235例,随访6-12个月后,189例痊愈,治愈率为80.4%,复发46例,复发率19.6%;女性患者417例,随访6-12个月后,痊愈者为358例,治愈率为83.7%,复发69例,复发率为16.3%。
上述652例患者一般在用药3天后,疣体均逐渐缩小,自然消失,无痛苦、无疤痕,仅个别患者局部有色素沉着或糜烂。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腹蛇抗栓酶(皂科)10单位2.5%的5-氟尿嘧啶 0.3升甘油0.2升制法取腹蛇抗栓酶(皂科)10单位,溶解于0.3升市售的2.5%的5-氟尿嘧啶中,再加入医用甘油0.2升,摇匀即得。
本药液应避免置阴暗处保存,贮存温度在10-35℃为宜。
实施例2腹蛇抗栓酶(皂科)20单位2.5%的5-氟尿嘧啶 0.35升甘油0.25升制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3腹蛇抗栓酶(皂科) 15单位2.5%的5-氟尿嘧啶 0.25升甘油 0.15升制法同实施例1。
实施例4腹蛇抗栓酶(皂科) 33单位2.5%的5-氟尿嘧啶 1升制法取腹蛇抗栓酶(皂科)33单位,溶解于1升市售的2.5%的5-氟尿嘧啶中即得。
实施例5腹蛇抗栓酶(皂科) 66单位2.5%的5-氟尿嘧啶 1升制法同实施例4。
权利要求
1.一种疣根治液,其特征在于它基本上是由2.5%的5-氟尿嘧啶溶液中加入30-67单位/升的腹蛇抗栓酶(皂科)溶解而得。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疣根治液,其特征在于所述疣根治液中还可加入适量的甘油赋形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疣根治液,其特征在于2.5%的5-氟尿嘧啶与甘油的体积比为2.5-3.5∶1.5-2.5。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尖锐湿疣的外用药物—疣根治液。它基本上是由2.5%的5-氟尿嘧啶溶液中加入30—67单位/升的腹蛇抗栓酶(皂科)溶解而得。本发明能消除尖锐湿疣的疣体、疣根,并对整个生殖器的亚临床感染及带病毒状态的区域有作用,它提高了尖锐湿疣的治愈率,并解决了尖锐湿疣的复发问题,同时有防止尖锐湿疣癌变的作用。
文档编号A61P17/00GK1289620SQ0011615
公开日2001年4月4日 申请日期2000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00年9月30日
发明者黄启生, 陈国珍 申请人:黄启生, 陈国珍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