疡科锌基红色万应软膏及其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70531阅读:99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疡科锌基红色万应软膏及其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药膏及其制作方法,特别是一种疡科锌基红色万应软膏及其制作方法,适用于痈疽发背、对口、痰核流柱、肿疡溃疡等病症。
目前,对于痈疽发背、对口、痰核流柱、肿疡溃疡等病症,有多种治疗方法,有内服药、外敷药等,其中最常用的是在病灶处外贴膏药,如王奇成黑膏药,主要成分是油脂中的脂肪酸和黄丹的主要成分Pb3O4充分反应生成的黑色脂肪酸铅,丹油比为210∶500;再如增强黑膏药透皮吸收实验研究和东方活血膏,这些研究均与清代《医宗金鉴·外科新法要诀》“膏药方”中的“万应膏”一段中的描述一致,这些膏属黑色铅硬膏的范畴,应用证明,确有“祛风化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祛腐生肌、解毒通络”的功效,在治疗“痈疽发背、对口、痰核流柱”病症方面有较好的疗效。但由于该膏药采用铅丹粉作为基质,所以长期应用于较大面积的疮口疡面会出现铅中毒现象,由于此种膏药吸湿性差,有相当一部分疮口疡面脓水浸滋的患者出现并发膏药风,即出现湿疹、皮炎,为了排除铅毒现象的发生,故有人采用了无铅药膏,如申请号为94101500的一种无铅膏药及其制备方法的发明申请,虽然无铅,避免了铅中毒现象,但采用了高温炼油法,使油质变黑,故生产出的膏药仍为硬黑膏药,应用时存在黑色污染,同时高温下基质和药膏均变黑,再加上其药油基与收膏基质的配比不合理,粘滞性大,在应用过程中,存在着柔软滑润性差,有板硬粘着不舒的感觉,特别对病灶凹陷折缝处或大面溃疡处,这种感觉更为明显。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仅在应用中柔软滑润性好,无板硬粘着不舒感,而且无黑色污染的疡科锌基红色万应软膏。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该疡科锌基红色万应软膏含有木芙蓉花叶、川乌、草乌、生地、白蔹、白芨、象皮、赤芍、官桂、白芷、当归、羌活、苦参、土木鳖、穿山甲、乌药、甘草、独活、元参、大黄、净香油和炉甘石(煅)粉,其前20味药物各组份配比为木芙蓉花叶占8-12%,川乌、草乌、生地、白蔹、白芨、象皮、赤芍、官桂、白芷、当归、羌活、苦参、土木鳖、穿山甲、乌药、甘草、独活、元参、大黄之和占88-92%,且为等量,20味组份药总重量与净香油重量之比为1∶7.5~8.5。
该软膏的加工工序依次为(1)软化工序首先备好各药组份原料,再按比例称取重量,将配比好的前20味药先进行混合,并加工成粗粉,在容器中用净香油浸泡72-240小时,20味组份药总重量与净香油重量之比为1∶7.5~8.5,使其软化为止,冬天浸泡时间长,夏天浸泡时间短(2)熬制药油浸泡软化后,再进行熬制,以200-220℃文武火炸药,炸至药物外表面呈深褐色,内部呈焦黄色后捞去药渣,即成药油;(3)炼药油以300-320℃武火炼油,炼至药油表面冒白色浓烟,沸腾油花向锅中央聚集,将其滴入水中成珠为止;(4)控温下基质停火后,待药油温度降至95~100℃时,慢慢投入炉甘石(煅)粉搅匀,边投入边搅动,炉甘石(煅)粉与药油重量之比为1~1.5∶1,搅至膏糊呈淡红色时,倾入冷水中成软膏,最后摊贴,使其软化成稀流浸膏状,放射状摊贴于裱布(或纸)上,即得成品备用。
本发明的优点是与现有的“万应膏”相比,由于基质由原来的铅丹粉改用炉甘石(煅)粉,所以达到了无铅的目的,克服了铅毒现象,同时,炉甘石(煅)粉内主要含氧化锌,其味甘性平,可解毒、吸湿生肌、明目去翳,可治溃疡不敛、皮肤湿疮和目赤翳障烂弦、风眼,所以提高了吸湿性和生肌收口敛皮、消肿定痛、提脓祛腐、解毒之功效由于在药料的组份中增添了木芙蓉花叶,其味辛性平,可凉血解毒、消肿止痛;与无铅膏药及制备方法相比,由于在工艺上采用了文武火炸药、武火炼药油、控温下基质及基质与药油的合理比例,所以,制作出的药膏为芙蓉花样淡红色,故改变了原来的黑色污染,达到了非皂(黑)化的目的,同时成为半固态稠厚软膏,克服了硬膏的缺点,另外,该药膏还具有粘性低、弹性高、不易滑动、不易流溢等优点。
实施例1筛选原料,备足各组分。称取木芙蓉花叶15克,占9.5%,川乌、草乌、生地、白蔹、白芨、象皮、赤芍、官桂、白芷、当归、羌活、苦参、土木鳖、穿山甲、乌药、甘草、独活、元参、大黄之和为142.5克,占90.5%,各为7.5克,占4.76%,20味组份药总重量与净香油重量之比为1∶8,炉甘石(煅)粉足量。将前20味药先进行混合并制成粗粉,浸泡于净香油中,浸泡时间72小时,使其软化为止,软化后,再进行熬制药油,以200℃文武火炸药,炸至药物外表面呈深褐色,内部呈焦黄色后捞去药渣成药油,再炼药油,以300℃武火炼药油,炼至药油表面冒白色浓烟,沸腾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滴入水中成珠为止,再控温下基质,停火,药油温度降至95℃时,按1∶1的比例慢慢投入炉甘石(煅)粉,边投入边搅动,搅匀,搅至药膏呈淡红色时,倾入冷水中成软膏,最后摊贴,放射状摊贴于裱布(或纸)上,即得成品。
实施例2筛选原料,备足各组分。称取木芙蓉花叶30克,川乌、草乌、生地、白蔹、白芨、象皮、赤芍、官桂、白芷、当归、羌活、苦参、土木鳖、穿山甲、乌药、甘草、独活、元参、大黄各15克,20味组份总重量与净香油重量之比为1∶7.5,炉甘石(煅)粉足量,将前20味药先进行混合并制成粗粉,浸泡于净香油中,浸泡时间200小时,使其软化为止,再进行熬制药油,以220℃文武火炸药,炸至药物外表面呈深褐色,内部呈焦黄色后捞去药渣成药油,再炼药油,以武火330℃炼药油,炼至药油表面冒白色浓烟,沸腾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滴入水中成珠为止,再控温下基质,停火,药油温度降至100℃时,按炉甘石(煅)粉与药油重量之比1.5∶1的比例慢慢投入炉甘石(煅)粉,边投入边搅动,搅匀,搅至膏糊呈淡红色时,倾入冷水中成软膏,最后摊贴,在夏天或温度高的环境下可直接摊贴,在冬天或低温环境下可稍加温,使其软化成稀流浸膏状,放射状摊贴于裱布(或纸)上,即得成品。
实施例3筛选原料,备足各组分。称取木芙蓉花叶60克,占10.2%,川乌、草乌、生地、白蔹、白芨、象皮、赤芍、官桂、白芷、当归、羌活、苦参、土木鳖、穿山甲、乌药、甘草、独活、元参、大黄总量为530克,占89.8%,各30克,占4.73%,20味组份药总重量与净香油重量之比为1∶8.5,炉甘石(煅)粉足量。将前20味药先进行混合并制成粗粉,浸泡于净香油中,浸泡时间100小时,使其软化,再进行熬制药油,以210℃文武火炸药,炸至药物外表面呈深褐色,内部呈焦黄色后捞去药渣成药油,再以320℃武火炼药油,炼至药油表面冒白色浓烟,沸腾油花向锅中央聚集,滴入水中成珠为止,再控温下基质,停火,药油温度降至98℃时,按炉甘石(煅)粉与药油之比1.3∶1的比例慢慢投入炉甘石(煅)粉,搅匀,搅至膏糊呈淡红色时,倾入冷水中成软膏,最后摊贴,可稍加温,使其软化成稀流浸膏状,放射状摊贴于裱布(或纸)上,即得成品。
该软膏的应用方法可采用五步,一是摊涂,形似“菊花心,铜锣边”,面积一般大于疮口疡面;二是掺药应用,可根据病变性质放置少许拔毒、消肿止痛、祛腐、生肌、收口等药;三是膏贴更换,一般隔1-2天换一次;四是撤膏贴;五是手术或其他相兼处理。
按以上实施例,已应用病例1005例,其中肿(脓)疡486例,溃疡519例,按疾病分布,则疖150例,疔147例,痈153例,发48例,有头疽111例,无头疽45例,流注27例,发颐24例,丹毒30例,瘰疠54例,流痰21例,窦道漏管45例,脱疽溃疡3例,青蛇毒溃疡9例,褥疮6例,臁疮15例,阴茎痰核6例,子痰3例,囊痈3例,子痈6例,肛痈15例,囊痈型粉刺6例,湿毒疮9例,黄水疮15例,蛇串疮12例,脂瘤9例,瘿痈3例,乳癖9例,乳痨6例,乳发3例,乳痈18例。病程最短一天,最长10年。疗程最短1天,最长100天,平均10天。按肿疡消散、溃疡愈合且无明显疤痕为治愈的标准分,在肿疡486例中,治愈462例,则治愈率为95%,在溃疡519例中,治愈489例,治愈率94%,总治愈率94.6%。
权利要求
1.一种疡科锌基红色万应软膏,含有木芙蓉花叶、川乌、草乌、生地、白蔹、白芨、象皮、赤芍、官桂、白芷、当归、羌活、苦参、土木鳖、穿山甲、乌药、甘草、独活、元参、大黄、净香油和炉甘石(煅)粉,其前20味药物各组份配比为木芙蓉花叶占8-12%,川乌、草乌、生地、白蔹、白芨、象皮、赤芍、官桂、白芷、当归、羌活、苦参、土木鳖、穿山甲、乌药、甘草、独活、元参、大黄之和占88-92%,且为等量,20味组份总重量与净香油重量之比为1∶7.5~8.5。
2.一种疡科锌基红色万应软膏制作方法,其加工工序依次为(1)软化工序将配比好的前20味组方药进行混合,加工成粗粉后,放入容器中,按20味组份药的总重量与净香油重量之比为1∶7.5~8.5的比例倒入净香油,在油中浸泡72-240小时,以其软化为止;(2)熬制药油以200~220℃的文武火炸药,炸至药物外表面呈深褐色,内部呈焦黄色后,捞去药渣即成药油;(3)炼药油以300~320℃的武火炼药油,炼至药油表面冒白色浓烟,沸腾油花向锅中央聚集,使其滴入水中成珠为止;(4)控温下基质停火后,药油温度降至95~100℃时,慢慢投入炉甘石(煅)粉,边投入边搅动,炉甘石(煅)粉与药油重量之比为1~1.5∶1,搅至膏糊呈淡红色时,倾入冷水中成软膏。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疡科锌基红色万应软膏及其制作方法,含有木芙蓉花叶、川乌、草乌、生地、白蔹、白芨、象皮等20多味药及炉甘石(煅)粉,不仅无铅基质,而且含锌,并在配比和加工方法上作了改进,采用了先软化、再以文武火炸药、武火炼药油、控温下基质的工序,使药膏成为红色软膏,不仅克服了铅中毒现象,而且避免了黑色污染,还具有粘性低、强性高、不易滑动、不流溢等优点,可广泛用于痈疽发背、对口、痰核流柱、肿瘤溃疡等病症。
文档编号A61P11/00GK1327822SQ00129450
公开日2001年12月26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29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29日
发明者黄诗通, 魏强, 邵书元, 黄东明, 亓丰俊, 袁明勤 申请人:莱芜市中医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