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侵犯性血压监视器和非侵犯性测量血压的方法

文档序号:1143060阅读:22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非侵犯性血压监视器和非侵犯性测量血压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非侵犯性血压监视器和一种采用显示出病人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自动非侵犯性血压监视器的非侵犯性测量血压的方法。
自动电子血压监视器是众所周知的。这些监视器例如根据示波测量确定收缩压和舒张压的数值。此外,还有其它周知的测量法,可根据科罗特科夫(Korotkoff)声音进行。
血动电子血压测量器通常在病人的上臂、套到病人的手腕或手指上施用。尽管实践证明用这类仪器的测量结果相当准确,但误差还是会由于病人在测量的过程中作出移动而产生。理想的情况是,血压应在使用者坐下且已体息一段时间之后进行。
现行血压测量器的缺点是,使用不适当时测量结果可能不准确,特别是使用者在接受测量之前没有充分体息时更是如此。家用的血压监视器,例如示波测量的自动血压监视器,情况大致就是如此。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特别是提供一种适合家用的、能减小由于使用者在测量过程中动作或测量前没有充分体息而引起的测量误差的自动非侵犯性血压监视器。本发明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减小这种误差的血压测量法。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即提供一种必要时还能快速测量血压的非侵犯性血压监视器和测量血压的方法。
根据本发明,这些目的是通过采用一种自动非侵犯性血压监视器和采用一种具有以下特征的血压测量方法而达到的所述血压监测器可在一个第一工作模式和一个第二工作模式下工作,据此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下根据单一的测量确定血压值,并且据此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根据多次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测量值计算出血压值。
血压监视器可按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工作,第一工作模式根据一次测量结果确定血压值,第二工作模式根据多次测量舒张压和收缩压的测量结果确定血压值。
根据本发明的血压监视器可在一个第一工作模式和在一个第二工作模式下工作。在第一工作模式下,根据传统方式的单一测量来确定血压值。
在第二中工作模式下,根据一系列的测量来计算血压值。本发明的设备可用于快速工作模式以得到一个快速的和粗略的血压测量。第二工作模式的测量要准确得多。在一个一定的时间期间内,重复进行测量,收缩压值和舒张压值确定为几次测量的平均值。第二工作模式是特别有益的,因为其测量系列持续一定的时间量。虽然第一次测量时可能由于使用者没有充分休息而仍然会出错,但以后的测量会更精确,因为使用者在测量过程中通常是坐下或躺着。因此,这种设备适合于家用。
在一个最佳实施例中,血压监视器用于在第一工作模式和第二工作模式之间切换的开关装置。使用者可任意选择,是要快速的粗略的测量,还是较慢的但更精确的测量。
血压监视器最好包括用于计算或确定测量值的一个统计分布的装置和用于形成如果干血压测量值的一个平均值的装置。
用于形成平均值的装置最好编程为使其可计算出加权平均值。
必须注意的是,第一和第二工作模式是彼此独立的。血压监视器可按使用者的愿望而使其只在第一工作模式或第二工作模式下工作。这里“第一”和“第二”二词并不涉及时间上的先后次序,或具体的先后次序,也不涉及哪一个工作模式优先,但它并不排除其它的工作模式。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在第二工作模式下计算并显示舒张压和收缩压的平均值。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连续的测量过程之间最好有一个暂停。暂停可以是大约60秒。此暂停的好处是可以让受测量的部位(例如上臂或手腕)在各次测量之间放松,从而增加使用者的休息时间。
在另一个最佳实施例中,可确定血压值的一个统计性分布。根据此分布,可采用计算平均值的不同计算模式。如果一个或多个测量值与其它测量值大不相同,则可以计算一个加权平均值。如果所有的测量值在一个预定的范围内,则计算一个普通的算术平均值。
此外,如果一个或多个测量值与其它大不相同,可进行另一次测量。
根据本发明的方法也适宜以高精确度计算脉率。由于测量持续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因而可计算出一个精确的脉率平均值。
参看附图可以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血压监视器的示意透视图;图2是第一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图3是第二工作模式的流程图;图4是另一个实施例的第二工作模式的流程图。
图1示出一个血压监视器1。该血压监视器1基本上由一个外壳10和一个臂套5组成。外壳10包括一个数字显示部分4,用于显示测量结果,例如脉率、收缩压或舒张压。血压监视器1还包括一个计算部件3,用于采用示波测量法根据臂套5中的压力P计算血压和脉率。压力P可按传统的方式用一个压力传感器(图中未示出)测出。
根据本发明,血压监视器配备有一个手动开关2,用于在一个第一工作模式M1(见图2)和一个第二工作模式M2(见图3)之间切换。
此外,还配备有一个按钮6,用于复位/启用或停用监视器或启动操作。血压监视器1既可在第一工作模式M1下使用,也可在第二工作模式M2下使用。在第一工作模式M1下,血压测量器按传统的工作模式工作。在单一的测量过程中测量出舒张压D和收缩压S。这就是说,臂套充气膨胀一次。并且在一个泄气过程中测量臂套内的压力P。
在第二工作模式下,进行若干次测量。在每一个这样的测量中,测量舒张压D和收缩压S的实际值,并且存入血压监视器1中。最后一次测量之后,在计算部件3中计算出舒张压的平均值DA和收缩压的平均值SA。
图2中示出了第一工作模式M1下测量过程的示意图。进行单一的测量。测量结果即刻显示在显示部分4上。
图3中示出了第二工作模式M2下的示意图。
进行三次测量。每一次测量持续大约60秒。在顺序的两次测量之间,休息60秒钟。这是因为在两个测量之间需要完成静脉回流。这通常最少需要约60秒钟。这个时间可以稍微短一点(50秒),当然也可以稍微长一点。三次测量的结果分别得到收缩压和舒张压的三个值D1、S1、D2、S2、D3、S3。
第三次测量之后,将测量值进行比较。如果所有的值都在一个预定的范围内,就计算各测量值的平均值DA、SA。
舒张压的平均值DA为D1,D2和D3的算术平均值。收缩压的平均值SA为S1,S2和S3的算术平均值。
收缩压的有效范围约为±20毫米汞柱,舒张压的有效范围约为±12毫米汞枉。这个测量过程需要约5分钟。
如果三次第一测量的测量结果不在有效范围之内,则再进行另一次测量。通常,从生理方面来说,所有的测量值都必须加以考虑。只有在人为的动作引起的误差的情况下或测量结果的不正常生理变化的情况下才可以不考虑个别的结果。
通常,三次或四次测量过程中出现不同的测量结果未必得出应作废的结论。血流动力学状况不稳定的人,其收缩压往往在上述可预定的范围外。通常,计算平均值时都把这些测量值考虑进去。
如果三次第一测量值不在有效范围之内,则在第一实施例中,在一分钟休息之后再进行另外的第四次测量。如果其中一个读数与至少另外两个读数的平均值的差值在有效范围内,则可以求得三次有效读数的算术平均值。如果与其余两读数的平均值比较,读数都不在有效范围内,则会产生“出错”字幕。
通常,没有人为差错的结果是可以接受的。如果三次没有人为差错的结果变化大(一个读数与另两个读数平均值的差值在有效范围之外),则可应用另外一种平均计算模式(见图4)。
如果两毗邻值在有效范围内,而第三值(例如第一或最后一个)超出有效范围,则将第三值与加权平均值比较。如果第三值与加权平均值之间的差值仍然在有效范围之外,则接受首两个值并且进行第四次测量。
如果相继的两次测量都无效,则应将所有的值都作废。当在两个有效测量值之间有一个超出的结果时就是这种情况。
下面举例说明如何处理不同的测量结果。这里举收缩压的例子。这些计算同样适用于舒张压。实例1S1=100,S2=100,S3=161。
在此情况下,一个异常值(S)超出两个毗邻有效值。在此情况下,适宜求出加权平均值。AW=((2•100)×(2•100)+161)5=112]]>鉴于第三值与加权平均值的差值在有效范围之外,需要按图3中所示类似的方法进行第四次测量。实例2S1=100,S2=161,S3=100,鉴于各毗邻值没有一个是类似的,因而求出非加权的平均值(平均值=120.33)。此差值在各值之间,且平均值在有效范围之外。鉴于病人血流动力学状况不够稳定,因而整个测量不能接受。实例3S1=161,S2=100,S3=100,这个例子和实例1类似。应用了加权平均值公式。需要进行第四次测量。实例4S1=120,S2=150,S3=180,此实例中没有毗邻相同值,因而采用一般平均值。此病人的血流动力学的稳定性没有进行第四次测量的必要。平均值的结果不能接受并且显示差错代码。实例5S1=120,S2=130,S4=140,所有各值都是连续的(即前后各值之间没有多大差别),于是计算出非加权平均值。平均值为130。平均值与所有读数的差值在有效范围内,于是计算出平均值并显示出来。
图4示意示出了测量的先后次序。
综上所述,人为的差错都不能接受。技术上的人为因素可以根据脉冲分析检测出来。根据统计资料可以确定是否从生理考虑而加以拒绝。
上面的算法表明有可能巧妙地计算出血压值的平均值。采用这种可在第一工作模式M1(可快速和粗略地测量)和第二工作模式M2(可求得精确的平均测量值)的血压测量器,是可以做到这一点的。
权利要求
1.一种自动非侵犯性血压监测器(1),用于显示出病人的舒张压和收缩压,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压监测器(1)可在一个第一工作模式(M1)和一个第二工作模式(M2)下工作,据此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M1)下根据单一的测量确定血压值,并且据比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M2)下根据多次的舒张压和收缩压的测量值(D1,D2,D3,S1,S2,S3)计算出血压值(DA,SA)。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监测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血压监测器有包括用于在所述第一工作模式(M1)和所述第二工作模式(M2)之间进行切换的装置(2)。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压监测器,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用于计算(3)各测量值的一个分布的装置,和用于求得各测量值(D1,D2,D3,S1,S2,S3)的一个加权平均值的装置。
4.一种采用一种非侵犯性血压监测器-特别是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血压监测器-进行非侵犯性测量血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M2)下计算多次舒张压和收缩压的测得值(D1,D2,D3,S1,S2,S3)的平均值(DA,SA)。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工作模式下,顺序的各测量之间有一个最好约60秒钟的暂停。
6.如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求得各测量值与各值的平均值之间的一个差值,并将所述差值与一个预定的范围相比较。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其中一个测量值与其它测量值大不相同,则求得一个加权平均值以进行比较。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如果大不相同的测量结果与所述加权平均值之间的所述差值在一个可预定的范围之外,则进行另一次测量,如果所述差值在所述可预定的范围之内,则显示加权平均值。
9.如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计算脉率。
全文摘要
一种血压监测器,可在一个第一工作模式(M1)和一个第二工作模式(M2)下工作。在第一工作模式下,血压值基于单一的测量。在第二工作方式(M2)下,根据顺序的测定值计算收缩压和舒张压的平均值(S
文档编号A61B5/021GK1295820SQ0013096
公开日2001年5月23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15日 优先权日1999年11月16日
发明者K·福尔斯特纳, G·弗里克, C·-Y·殷 申请人:麦克罗莱弗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