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滴注监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7175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静脉滴注监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静脉滴注监护装置。
静脉注射要有护士看管,当输液瓶液体快要输完时,则需要更换,当滴液发生异常时需要护士处理,目前各大医院都由专门护士负责观察,小医院一般由病人叫护士,落后易误事。
本实用新型旨在提出静脉滴注监护装置,能在输液需要换瓶或调整时自动发信号通知值班室。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静脉滴注监护装置,由液瓶、吊线、红外发射管、红外接收管、固定圈、进气管、滴液管、滴液观察器、传输线、处理发射器、接收器、床位指示灯和喇叭组成,其特征是分别在液瓶和滴液观察器中设置红外发射管及接收管并用固定圈固定、用传输线连接,接收器上设有床位指示灯和喇叭,液瓶红外发射、接收到处理发射器使用的是亮通电路,滴液观察器红外发射、接收到处理发射器使用的是暗通电路。
由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静脉滴注监护装置有上述结构,当配好注射药水后,把整个输液装置用吊线吊在床位合适的位置,控制好输液瓶内报警时的液面高低,当滴液瓶上的红外发射管发射信号,红外接收管在液面中收到的信号不能导通装在处理发射器,不发射信号到值班室。当液面下降到设定位置时便导通,处理发射器接通发射机电源,发射信号到护士,也可用载波传递到值班室内的接收机,这时对应的床位指示灯亮;滴液观察器的红外发射管发射信号,红外接收管在无药液阻挡时处理发射器不工作(暗通电路),当滴液中断,观察器内的液体上升到设定高度时,处理发射器便发射信号给值班室。喇叭响,床位指示灯亮,起到了监护作用。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图。
参照
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静脉滴注监护装置,由液瓶1、吊线2、红外发射管3、红外接收管4、固定圈5、进气管6、滴液管7、滴液观察器8、传输线9、处理发射器10、接收器11、床位指示灯12和喇叭13组成,其特征是分别在液瓶1和滴液观察器8中设置红外发射管3及接收管4,接收器11上设有床位指示灯和喇叭。当配好注射药水后,把整个输液装置用吊线吊在床位合适的位置,控制好输液瓶内报警时的液面高低,当滴液瓶上的红外发射管发射信号,红外接收管在液面中收到的信号不能导通装在处理发射器,不发射信号到值班室。当液面下降到设定位置时便导通,处理发射器接通发射机电源,发射信号到护士,也可用载波传递到值班室内的接收机,这时对应的床位指示灯亮;滴液观察器的红外发射管发射信号,红外接收管在无药液阻挡时处理发射器不工作(暗通电路),当滴液中断,观察器内的液体上升到设定高度时,处理发射器便发射信号给值班室。喇叭响,床位指示灯亮,起到了监护作用;参照图2,当D1发射红外信号时,被D2红外接收管接收,若药液遮住时,D2接收的信号,不能使三极管导通,继电器不工作,发射机不向外发射。当药液低于接收管时,三极管导通,吸下继电器,无线电发射机发射编码信号。同理当D3发射红外信号,被D4红外接收管接收,因采用的是暗通电路,所以当没有药液遮住时,三极管不导通,继电器不工作,发射机不发射。当病人因异常,中断输液时,滴液观察器内药液上升,挡住红外发射光线,三极管导通,继电器工作,接通无线电发射器,发射编码信号。当接收器接收到发射器信号后,按发射编码的地址,在相对应的接收编码地址上显示,即病床位号。这样结构的静脉滴注监护装置能在输掖需要换瓶或需要调整时自动发出信号通知值班人员。
权利要求1.静脉滴注监护装置,由液瓶(1)、吊线(2)、红外发射管(3)、红外接收管(4)、固定圈(5)、进气管(6)、滴液管(7)、滴液观察器(8)、传输线(9)、处理发射器(10)、接收器(11)、床位指示灯(12)和喇叭(13)组成,其特征是分别在液瓶和滴液观察器中设置红外发射管及接收管并用固定圈固定、用传输线连接,接收器上设有床位指示灯和喇叭,液瓶红外发射、接收到处理发射器使用的是亮通电路,滴液观察器红外发射、接收到处理发射器使用的是暗通电路。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静脉滴注监护装置。由液瓶1、吊线2、红外发射管3、红外接收管4、固定圈5、进气管6、滴液管7、滴液观察器8、传输线9、处理发射器10、接收器11、床位指示灯12和喇叭13组成,其特征是分别在液瓶和滴液观察器中设置红外发射管及接收管并用固定圈固定,接收器上设有床位指示灯和喇叭;在输液需换瓶或需要调整时便发送信号,起到了静注滴液监护作用,确保病人安全。
文档编号A61M5/14GK2401189SQ0021316
公开日2000年10月18日 申请日期2000年1月14日 优先权日2000年1月14日
发明者丁樟富, 许建华 申请人:厦门导思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