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声发射拾音探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84188阅读:48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耳声发射拾音探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声发射拾音探头,该探头带有发射管和拾音器,用于听力的筛查。
目前,常用的检测听力的方法是使用一个标准的发声器件给被检查者一个声音信号,然后由医生通过人为的观察被检查者的反应来判断其听力大小,该方法准确性较差,对婴儿的听力几乎无法检测。近期的医学研究结果表明,人的耳朵具有感受声音的能力以外还具有发射声波的能力,该能力将成为临床上测试听力的最基本的无损且客观的手段,使用该成果进行听力测量的关键是提供一个比较理想的耳声发射拾音探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耳声发射拾音探头,该探头可以将来自测试仪器的刺激声波送入耳鼓膜,并将耳蜗产生的耳声发射波转换成电信号。并能减少外部噪声的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由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耳声发射拾音探头,该探头壳体的前部装有两条测试声波发射管和一个拾音器输入导管,所述发射管和输入导管呈品字形并行排列,其外套装屏蔽套,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个拾音器,该拾音器内设有拾音集成电路G,该拾音后部设有集成电路外接电缆和外接电插头,该拾音前端设有拾音孔和噪音衰减孔,所述壳体后部设有后端盖。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所述电插头与测试仪器电连接,并将声波发射管与测试仪器连通,然后将本实用新型放入被侧者的外耳道内即可。
本实用新型与已有技术相比,具有结构简单,噪声水平低,动态范围宽,高频性能好的优点。
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端面视图(
图1的右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拾音器端面视图(
图1A—A断面位置)参见
图1至图3,本实用新型的耳声发射拾音探头,有一个塑料的壳体3,所述壳体的前部装有两条测试声波发射管4和一个拾音器输入导管5,该管的直径设计在1毫米左右,所述发射管和输入导管呈品字形并行排列,其外套装弹性屏蔽套6,该屏蔽套可以是海绵制品,也可是泡沫塑料制品,具有圆锥体外形,使用时塞入外耳道内,可以衰减外界噪声(图2所显示的断面是去除了弹性屏蔽套的情况)。所述壳体内装有一个拾音器2,该拾音器内设有拾音集成电路G,本实施例的拾音集成电路的型号为(GV202 3133),该拾音后部设有集成电路外接电缆7和外接电插头9,通过该插头将本实用新型与测试仪器电连接,该拾音前端设有拾音孔10和噪音衰减孔11,所述壳体上也设有与该孔对应的孔12,当拾音器安装在壳体上以后,孔11与孔12将连接成一个连通的孔道。所述壳体后部设有后端盖1,该端盖将拾音器固定在壳体内。两条测试声波发射管通过注塑的方式与壳体固定,其前部与和输入导管呈品字形并行排列在一起,其尾部从壳体的下部伸出,通过橡胶的柔性导管8与测试仪器的声波发生器连通。将本实用新型放入被侧者的外耳道内就可进行听力检测与筛查。
权利要求1.一种耳声发射拾音探头,有一个壳体(3),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的前部装有两条测试声波发射管(4)和一个拾音器输入导管(5),所述发射管和输入导管呈品字形并行排列,其外套装屏蔽套(6),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个拾音器(2),该拾音器内设有拾音集成电路(G),该拾音后部设有集成电路外接电缆(7)和外接电插头(9),该拾音前端设有拾音孔(10)和噪音衰减孔(11),所述壳体后部设有后端盖(1)。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耳声发射拾音探头,该探头壳体的前部装有两条测试声波发射管和一个拾音器输入导管,所述发射管和输入导管呈品字形并行排列,其外套装屏蔽套,所述壳体内设有一个拾音器,该拾音器内设有拾音集成电路G,该拾音后部设有集成电路外接电缆和外接电插头,该拾音前端设有拾音孔和噪音衰减孔,所述壳体后部设有后端盖。
文档编号A61B5/12GK2474087SQ0024354
公开日2002年1月30日 申请日期2000年7月13日 优先权日2000年7月13日
发明者张越苏, 张小鹰 申请人:张越苏, 张小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