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腔单囊男性尿道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1647阅读:83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三腔单囊男性尿道引流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临床医学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尤其是前尿道感染、出血的治疗器械。
男性尿道疾病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一类疾病,它包括前列腺增大、前列腺癌、前尿道损伤、后尿道损伤、前尿道出血、后尿道出血及尿道感染等。一旦出现尿道疾病需要手术治疗或药物治疗,治疗时常常在男性尿道中放置导尿管,现有的导尿管式样繁多,有单腔导尿管、双腔单囊导尿管、三腔双囊导尿管、三腔单囊导尿管等等,它们主要起引流尿液、冲洗膀胱、压迫止血的作用,但对前尿道感染、出血等症的治疗效果不理想。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新型的三腔单囊男性尿道引流管,以克服现有技术对前尿道疾病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导尿管结构基础上改进而成,具体讲本实用新型包括水囊、管腔及连接管腔的单向阀门组成,其中一个管腔在单向阀门与水囊间设有侧壁开口。侧壁开口的位置设在距水囊0.5-2cm处。
使用方法将三腔单囊男性尿道引流管缓缓插入膀胱,到三腔橡胶管中有尿液流出时再继续插入4厘米,然后根据不同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①尿潴留从单向阀门通过连接水囊的管腔向水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5毫升,水囊膨胀,使男性尿道引流管便于固定,不易从膀胱中脱出,从引流腔中引流出尿液。②前列腺及后尿道外伤手术后出血从单向阀门通过连接水囊的管腔向水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20毫升,水囊膨胀,然后用一定力牵引引流管,通过压迫前列腺止血;若尿道中仍出血,可从单向阀门通过连接开口于侧壁的管腔注入凝血酶等止血药物,直接作用于出血部位,局部止血。③尿道粘膜出血及尿道感染从单向阀门通过连接水囊的管腔向水囊内注入无菌生理盐水5毫升,固定引流管勿从膀胱中脱出,然后从单向阀门通过连接开口于侧壁的管腔注入促凝血和抗感染的药物,使药物直接作用于出血部位和感染部位,起止血和抗感染作用。④拨出引流管前可以从单向阀门通过连接开口于侧壁的管腔注入无菌液体石蜡油,避免拨管时对尿道粘膜产生损伤。
本实用新型构造合理,结构简单,设计新颖,便于生产,造价低廉,临床应用范围广,尤其对前尿道感染和前尿道粘膜出血,疗效显著。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图1为水囊未膨胀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图2为水囊膨胀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1、2知,三腔橡胶管总长度为40厘米,外径0.55厘米。1、4为两个单向阀门其结构和大小形态相同,可经单向阀门向管腔内注入(或抽出)液体;2、5、8为三腔橡胶中的三个管腔;管腔2的一端与单向阀门1连接,另一端开口于侧壁3处,侧壁开口3处距水囊9的距离为1厘米,管腔2的内径为0.1厘米;管腔5的一端与单向阀门4相接,另一端开口于水囊内6处,水囊内开口6处距单向阀门4的距离为36厘米,管腔5的内径为0.075厘米;管腔8的一端7处与尿袋相接,另一端开口于三腔橡胶管远端10处,开口10处距7处的距离为39厘米,管腔8的内径为0.2厘米。

图1知,9为未注入液体时紧帖管腔8周围富有弹性的潜在的水囊,长度为2厘米;由图2知,11为经单向阀门4通过管腔5注入液体后膨胀的水囊,水囊中央有管腔8贯串,当水囊11内的液体抽出后,又恢复到水囊9的状态。
权利要求1.一种三腔单囊男性尿道引流管,包括水囊、管腔、连接管腔的单向阀门组成,其特征在于其中一个管腔在单向阀门与水囊间设有侧壁开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三腔单囊男性尿道引流管,其特征在于侧壁开口的位置设在距水囊0.5-2cm处。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了一种治疗男性前尿道感染、出血的医疗器械。主要解决现有技术对前尿道感染、出血等症治疗效果不理想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是在现有的双腔单囊导尿管结构基础上,增加了开口在水囊和单向阀门间的管腔,以针对前尿道部位对症用药。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使用方便,尤其是对前尿道感染和粘膜出血治疗效果显著。易于各医疗单位临床推广使用。
文档编号A61M39/00GK2451138SQ0025671
公开日2001年10月3日 申请日期2000年11月21日 优先权日2000年11月21日
发明者辛光宾, 李立新, 姜佃云 申请人:辛光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