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腔穿刺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92301阅读:35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胸腔穿刺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胸腔穿刺引流器具,具体地说是一种可单人操作的胸腔穿刺引流装置,适用于胸腔积液病人的胸穿引流。
在医疗部门遇有胸腔积液病人时,往往对病人实施胸腔引流术,这种胸腔引流术所用的器具包括穿剌针、橡胶导管、止血钳、空针等器具,胸穿引流时,需要先选准穿刺点,再进行皮肤消毒,然后局麻至胸膜再将穿刺针垂直刺入胸膜腔,橡胶导管与穿刺针外端连接,再接上空针,接好后,可松开橡胶导管上的止血钳,此时,可拉动空针内的塞体,进行抽水。此种胸穿引流器具的缺点操作复杂、穿刺针固定困难、抽液速度不易控制、往往需要二人操作、多次抽水,费时、费力、劳动强度大,有时还会引起病人的一些胸膜反应,如头晕、心悸、出汗等。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抽液速度容易控制、省时、省力、且不易引起病人胸膜反应、可一人操作的胸腔穿刺引流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该胸腔穿刺引流装置由穿刺针、橡胶导管和抽水装置构成,其抽水装置由贮液瓶、瓶密封塞、单向抽气球阀构成,瓶密封塞上向贮液瓶内插入两根长、短细玻璃管,长细玻璃管插到贮液瓶的底部,上端与连通穿刺针的橡胶导管连接,短细玻璃管插到贮液瓶口颈下部,即不能插入贮液瓶内液面以下,上部通过橡胶导管与单向抽气球阀连通。在连通穿刺针的橡胶导管中部,还可设上控制开关。从穿刺针到贮液瓶的橡胶导管长度为40-60cm。使用本实用新型时,可先将控制开关置于“关”的位置,在贮液瓶内注入5ml蒸馏水,常规处理皮肤后,将穿刺针垂直刺入胸腔,用手压缩单向抽气球阀,同时慢慢打开控制开关,随着单向抽气球阀的不断压缩抽气,胸腔积液不断流入贮液瓶中,其胸腔积液流出速度可由控制开关开启大小及单向抽气球阀压缩次数而定,停止抽液时,先关闭控制开关,再拔出胸腔穿刺针,然后再打开控制开关,使贮液瓶内外压力平衡,即可拔出瓶密封塞,倒掉贮液瓶抽进的积液,即完成一次胸腔积液抽出过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与现有胸穿器具相比,操作简单、穿刺针易固定、抽液速度易控制、省时、省力、可一人操作、使用方便。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详细描述。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示意图。
参照附
图1制作本实用新型。该胸腔穿刺引流装置由穿剌针1、橡胶导管2和抽水装置构成,其抽水装置由贮液瓶3、瓶密封塞4、单向抽气球阀5构成,瓶密封塞4上向贮液瓶3内插入两根长、短细玻璃管6、6’,长细玻璃管6插到贮液瓶3底部,上端与连通穿刺针1的橡胶导管2连接,短细玻璃管6’插到贮水瓶3口颈下部,上端通过橡胶管2’与单向抽气球阀5连通。在连通穿刺针1的橡胶导管2的中部设控制开关7。
权利要求1.一种胸腔穿刺引流装置,由穿刺针(1)、橡胶导管(2)和抽水装置构成,其特征在于抽水装置由贮液瓶(3)、瓶密封塞(4)、单向抽气球阀(5)构成,瓶密封塞(4)上向贮液瓶(3)内插入两根长、短细玻璃管(6、6’),长细玻璃管(6)插到贮液瓶(3)的底部,上端与连通穿刺针(1)的橡胶导管(2)连接,短细玻璃管(6’)插到贮液瓶(3)口颈下部,上端通过橡胶管(2’)与单向抽气球阀(5)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穿刺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连通穿刺针(1)的橡胶导管(2)的中部设控制开关(7)。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胸腔穿刺引流装置,由穿刺针1、橡胶导管2和抽水装置构成,其抽水装置由贮液瓶3、瓶密封塞4、单向抽气球阀5构成。该装置操作简单、穿刺针易固定、抽液速度易控制、省时、省力、可一人操作,使用方便,可广泛用于胸腔积液病人的胸穿引流。
文档编号A61M1/00GK2456703SQ00257158
公开日2001年10月31日 申请日期2000年12月22日 优先权日2000年12月22日
发明者刘璐, 陈爱梅, 刘翠梅 申请人:刘璐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