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外用药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078844阅读:312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中药外用药贴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外用药贴,特别是涉及一种治疗骨质增生、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及多种骨关节炎等骨痹病症的中药药贴。
骨痹中由关节疼痛、肿胀变形,运动障碍及肢体麻木,感觉异常等组成的一种关节异常综合征,多由骨质增生、关节退行性变及多种类型关节炎,椎间盘脱出等引起。虽其病因诸多不同,但其症状表现大致相似。临床资料显示,在我国自然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达20%左右,在40岁以上的中老年人群中,发病率可达42.3%,致残率达2.3%左右,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成为影响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因此研究治疗中老年骨关节疾病的治疗方法与产品,是当前临床所迫切需要解决的重要课题。
祖国医学认为骨质增生、骨关节退行性病变及多种骨关节炎,椎间盘脱出等病症均属骨痹范畴,该症的发生与正气虚损,风寒湿邪,乘虚而入,跌仆闪挫及劳损伤及筋骨关节、气血经络所致。
由于体虚正气不足,腠理疏松,营卫不固,风寒湿邪侵入机体,流窜经络,闭阻经脉,凝滞气血经筋,使关节屈伸不利,功能活动受到限制。外邪留滞,凝而不去,气血痹阻,遂成关节诸病。亦可因慢性劳作、肌筋牵掣,久之伤筋耗血,骨节失其濡养,变生骨痹、或由跌扑闪挫者,气血瘀滞,骨节受伤,而致关节病变。凡此种原因造成关节病变,久之骨痹乃成,对于本症的治疗,传统中医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内服外用方法颇多,在临床上确能解决一定的问题,但总体来说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如内服药物长其服用有胃肠刺激反应,同时大多数药物会对肝肾等各个脏器带来不利影响,目前市售的传统外用膏药透皮吸收差,生物利用度低,且皮肤反应大,不便于临床推广。同时不少药物远期疗效差,不能从根本上针对骨痹的病因进行治疗。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便于贮存和携带,疗效稳定、使用安全的中药药贴。
本发明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马前子10-30 铁棒锤10-30 洋金花1-10 川乌10-30草乌10-30肉桂5-20 附子5-20三七10-30川芎10-30川续断5-20 川牛膝5-20 蜈蚣10-30全蝎10-30补骨脂10-30 土元10-30 冰片10-30白花蛇10-30 乌梢蛇10-30 千年见5-20 狗骨10-30威灵仙10-30 南腥5-20 麻黄1-5 细辛1-10三棱1-10 文术1-10 当归1-10红花1-10羌活1-10 独活1-10 地龙1-10将上述药材以常规黑膏药工艺制成药贴即可。
本发明产品为骨痛消磁性治疗贴,经临床实验证实具有活血化瘀、镇痛消肿、舒筋活络的功能。药效学实验结果如下1.“骨痛消磁性治疗贴”镇痛作用1.1“骨痛消磁性治疗贴”对小鼠扭体法的镇痛作用(1)(4)取体重18~20g小鼠56只,雌雄均用,随机均匀分为4组。甲乙两组为实验组。甲组灌稀释骨痛消膏药0.2ml/20g。乙组灌稀释骨痛消膏药0.1ml/20g。两组为标准对照,灌骨友灵0.2ml/20g,丁组为空白对照,灌麻油0.2ml/20g,分于给药1小时后每鼠腹腔注射0.05%的酒石酸锑钾0.3ml/20g,观察给酒石酸锑钾10分钟内的扭体发生情况,结果见表3表1“骨痛消磁性治疗贴”对小鼠的镇痛作用(扭体法)
注**表示与空白对照比,P<0.01。
从上表可以看出骨痛消大剂量组及骨友灵组对酒石酸锑钾致的小鼠扭体反应均有极显著的镇痛作用,P<0.01。1.2“骨痛消磁性治疗贴”对小鼠热板法致痛的影响取体重18-20g雌性健康小鼠,于实验前在56±0.5℃的热板上测每鼠痛阈,以小鼠添后足为出现疼痛反应的指标。凡3秒内出现(痛觉过于敏感)或30秒内不出现者(痛觉过于不敏感)均弃去不用,选痛阈合格的小鼠40只,随机均匀分为4组,甲组用骨痛消贴膏称大剂量组,乙组用骨痛消稀释膏称小剂量组。丙组为标准对照,用骨友灵。丁组为空白对照,用麻油。将小鼠双后足浸在相应药液中或膏药上10分钟,清去药物,擦干后适应5分钟,再放到56±0.5℃热板上,测用药后小鼠痛阈,痛阈值超过60秒者按60秒计算,结果见表2。
表2“骨痛消磁性治疗贴”对小鼠对小鼠热板法致痛的影响
从上表可看痛出骨痛消大、小剂量组及骨友灵组对小鼠热板法致痛均有极显著地抑制作用,P<0.01。
结论“骨痛消磁性治疗贴”对酒石酸锑钾所致小鼠扭体反应,有极显著性抑制作用,P<0.01。对热板法致痛,骨痛消大、小剂量均有显著性抑制作用,P<0.01。说明“骨痛消磁性治疗贴”有较强的抗炎镇痛作用。
实施例将马前子20g 铁棒锤20g 洋金花5g 川乌20g草乌20g 肉桂10g附子10g 三七20g川芎15g 川续断10g 川牛膝10g 蜈蚣10g全蝎20g 补骨脂20g 土元20g 冰片20g白花蛇20g乌梢蛇20g 千年见10g 狗骨20g威灵仙20g南腥10g麻黄2g细辛6g三棱6g 文术6g 当归6g红花6g羌活6g 独活6g 地龙6g,按常规工艺制成黑膏药即可。
权利要求
1.一种中药药贴,其特征在于该药贴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马前子10-30 铁棒锤10-30 洋金花1-10 川乌10-30草乌10-30肉桂5-20 附子5-20三七10-30川芎10-30川续断5-20 川牛膝5-20 蜈蚣10-30全蝎10-30补骨脂10-30 土元10-30 冰片10-30白花蛇10-30 乌梢蛇10-30 千年见5-20 狗骨10-30威灵仙10-30 南腥5-20 麻黄1-5 细辛1-10三棱1-10 文术1-10 当归1-10红花1-10羌活1-10 独活1-10 地龙1-10
2.如权要求1所述的药贴,其特征在于该药贴是由如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的马前子20铁棒锤20洋金花5川乌20草乌20 肉桂10 附子10 三七20川芎15 川续断10川牛膝10 蜈蚣10全蝎20 补骨脂20土元20 冰片20白花蛇20乌梢蛇20千年见10 狗骨20威灵仙20南腥10 麻黄2 细辛6三棱6 文术6 当归6 红花6羌活6 独活6 地龙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骨质增生、骨关节炎等疾病的外用中药药贴,该药贴是由马前子10-30、铁棒锤10-30、洋金花1-10、川乌10-30、草乌10-30、肉桂5-20、附子5-20、三七10-30、川芎10-30、川续断5-20、川牛膝5-20、蜈蚣10-30、全蝎10-30、补骨脂10-30、土元10-30、冰片10-30、白花蛇10-30、乌梢蛇10-30、千年见5-20、狗骨10-30、威灵仙10-30、南腥5-20、麻黄1-5、细辛1-10、三棱1-10、文术1-10、当归1-10、红花1-10、羌活1-10、独活1-10、地龙1-10组成的,本发明产品具有活血化瘀、镇痛消肿、舒筋活络的功效。
文档编号A61K35/32GK1310005SQ01104220
公开日2001年8月29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26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26日
发明者李振春 申请人:李振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