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麝祛痛膏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7604阅读:2306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冰麝祛痛膏的制作方法
木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风湿庳痛、肩周炎、关节炎等病的外用膏药。
现有技术的治疗上述病症的有奇正消痛膏和追风膏,其缺点是(1)经皮肤吸收而积(范围)小,吸收药力较弱。
(2)药力药效不持久,需要每天更换一贴。
(3)连续贴三天以上,30%的人有皮肤过敏反应,皮肤红、肿、痒、痛、水泡、溃烂感染。
(4)治疗范围局限,只对外伤性软组织疼痛有效,但对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引起的无菌性炎症刺激或压迫引起的疼痛,其止痛消炎、消肿效果不明显。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活血化瘀、通络祛痛、药力强劲持久、易于经皮肤吸收且吸收范围大的治疗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风湿庳痛、肩周炎、关节炎的冰麝祛痛膏。
本发明的中医药理论根据风、寒、湿邪侵扰肌体,致使筋骨劳损,脊柱及四肢关节退行性改变,表现为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多种因素所致血液运行不畅、经络不通,不通则痛。本发明选用温经散寒、祛风通络、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药物。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基于中医学对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风湿庳痛、肩周炎、关节炎的认识和治疗原则,参考现代药理研究成就,从祖国医药宝库中筛选出的中药,按中医理论组方,提取精华。使其发挥通络止痛、消炎散结的作用,能治疗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风湿庳痛、肩周炎、关节炎的冰麝祛痛膏。
本发明的药物是由下列组分组成川乌30—40份、草乌30—40份、一支篙10—20份、香附20—30份、木瓜30—40份、防己30—40份、秦艽30—40份、狗脊30—40份、龟板30—40份、杜仲30—40份、血竭15—25份、红花10—15份、全虫10—20份、穿山甲30—40份、文术10—15份、黄丹600—650份、麻油1000—1700份、冰片10—15份、麝香10—15份;可由常规制黑色硬膏的方法得到。
本发明还可以用下面的方法得到先将上述前15味药的大颗粒按组分称量,与按照上述称量的麻油一同放入锅内将药物加热30—60分钟,将药物炸枯后去除粗渣后过滤;将滤油放入锅中用文火加热30—60分钟,加热温度为220—360℃,炼至滴水成珠状,将药锅离开火;往药锅中加入按照上述称量的黄丹,搅拌10—30分钟,冷却至60—90℃再按照组分称量冰片、麝香、血竭,磨成细粉至120目倒入,继续搅拌30—60分钟,至油冷却至常温,让药物油状物凝固,静置48小时以上并降温到0—20℃保存;制膏药贴时,先将药物油状物的凝固块放入锅中加热40—80分钟,加热温度45—55℃,分摊于多份厚布料块上即成,膏药厚度0.3—0.4cm,膏药面积规格10×14cm/贴,每贴膏药含膏药32—36g。
本发明的重要特点是上述中药中,川乌、草乌、香附,辛热而散温,并能祛风湿、散寒止痛,治风寒湿庳,除沉寒痼疾。香附可行气散寒止痛。一支篙通络止痛,治风湿庳痛、肢体麻木、拘挛有较好的镇痛作用。木瓜、防己、秦艽、龟板、狗脊、杜仲,可益肝肾、壮筋骨、除庳止痛。血竭、全虫、红花,可逐去瘀血通畅经络,瘀血逐去则新生骨质,经洛通畅则促进血液循环,改善病变部位血液运行,有利于病损组织的恢复。麝香、冰片,芳香走串,渗透作用强,可以引导各味药物直接到达病变部位,并且可活血通络,加强镇痛效果。
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结果表明,有下述优点(1)、采用藏药一枝蒿和名贵中药材血竭、穿山甲、麝香配方,组方全面、药力强劲、持久,每个膏药可以贴10—15天,易于经皮肤吸收且吸收范围较大。其中,一枝蒿为西藏高原地区特产,经过特殊炮制后组方配药,具有去除阵寒痼疾、风湿痹症、通经络止痛的作用,对脊柱陈旧性伤痛有显著疗效。血竭能行瘀止痛、敛疮生肌,主治金疮或折跌瘀血凝滞作痛、疮面久而不愈合;穿山甲有活血化瘀、软坚的功能;麝香的性味归经为性温、味辛,通行十二经,具有开窍辟秽、活血散结的功用,可以治跌扑损伤、瘀血、作痛。
(2)、应用广泛,治疗各种骨、关节病如颈锥病、腰椎病、风湿病、关节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腰肌劳损等,克服了一般膏药的治标不治本的短期效果的缺点。
(3)、能使病体部位活血化瘀、通络祛痛、软化骨刺,具有消炎、消肿、止痛的显著疗效。
实施例1川乌40g、草乌40g、一支篙20g、香附30g、木瓜40g、防己40g、秦艽40g、狗脊40g、龟板40g、杜仲40g、血竭25g、红花15g、全虫20g、穿山甲40g、文术15g、黄丹650g、麻油1700g、冰片15g、麝香15g;可有一般常规制黑色硬膏的方法得到。状态本品为黑色硬膏,乌黑光亮,油润细腻滩涂均匀,芳香气味。
检查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一部膏药项下有关规定。
实施例2
川乌30g、草乌35g、一支篙10g、香附20g、木瓜30g、防己33g、秦艽33g、狗脊30g、龟板30g、杜仲35g、血竭15g、红花10g、全虫13g、穿山甲30g、文术10g、黄丹600g、麻油1000g、冰片10g、麝香10g;可由与实施例1相同的方法得到。
用法将膏药烊开,烤温热贴于患处穴位10—15天。
实施例3川乌38g、草乌32g、一支篙16g、香附26g、木瓜31g、防己34g、秦艽35g、狗脊37g、龟板32g、杜仲38g、血竭23g、红花14g、全虫16g、穿山甲37g、文术14g、黄丹620g、麻油1100g、冰片14g、麝香13g;可由下述方法得到先将上述前15味药的大颗粒按组分称量,与按照上述称量的麻油一同放入锅内将药物加热60分钟,将药物炸枯后去除粗渣后过滤;将滤油放入锅中用文火加热60分钟,加热温度为360℃,炼至滴水成珠状,将药锅离开火;往药锅中加入按照上述称量的黄丹,搅拌30分钟,冷却至80℃;再按照组分称量冰片、麝香、血竭,磨成细粉至120目倒入,继续搅拌60分钟,至油冷却至常温,让药物油状物凝固,静置100小时以上并降温到20℃保存;制膏药贴时,先将药物油状物的凝固块放入锅中加热80分钟,加热温度55℃,分摊于60份厚布料块上即成,膏药厚度0.3—0.4cm,膏药面积规格10×14cm/贴,每贴膏药含膏药32—36g。
质量控制1、状态,为黑色硬膏,乌黑发亮,油润细腻摊涂均匀,芳香气味。2、检查应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00版一部膏药项下有关规定。
实施例4川乌37g、草乌32g、一支篙11g、香附20g、木瓜35g、防己40g、秦艽39g、狗脊35g、龟板32g、杜仲38g、血竭20g、红花13g、全虫19g、穿山甲35g、文术11g、黄丹630g、麻油1200g、冰片14g、麝香11g;可由下述方法得到先将上述前15味药的大颗粒按组分称量,与按照上述称量的麻油一同放入锅内将药物加热30分钟,将药物炸枯后去除粗渣后过滤;将滤油放入锅中用文火加热30分钟,加热温度为220℃,炼至滴水成珠状,将药锅离开火;往药锅中加入按照上述称量的黄丹,搅拌10分钟,冷却至60℃;再按照组分称量冰片、麝香、血竭,磨成细粉至120目倒入,继续搅拌30分钟,至油冷却至常温,让药物油状物凝固,静置50小时并降温到0℃保存;制膏药贴时,先将药物油状物的凝固块放入锅中加热40分钟,加热温度45℃,分摊于60份厚布料块上即成,膏药厚度0.3—0.4cm,膏药面积规格10×14cm/贴,每贴膏药含膏药32—36g。
实施例5川乌33g、草乌38g、一支篙19g、香附28g、木瓜34g、防己35g、秦艽33g、狗脊36g、龟板37g、杜仲38g、血竭16g、红花10g、全虫13g、穿山甲37g、文术14g、黄丹680g、麻油1600g、冰片11g、麝香11g;可由下述方法得到先将上述前15味药的大颗粒按组分称量,与按照上述称量的麻油一同放入锅内将药物加热40分钟,将药物炸枯后去除粗渣后过滤;将滤油放入锅中用文火加热40分钟,加热温度为250—300℃,炼至滴水成珠状,将药锅离开火;往药锅中加入按照上述称量的黄丹,搅拌20分钟,冷却至70℃;再按照组分称量冰片、麝香、血竭,磨成细粉至120目倒入,继续搅拌40分钟,至油冷却至常温,让药物油状物凝固,静置180小时,并降温到10℃保存;制膏药贴时,先将药物油状物的凝固块放入锅中加热60分钟,加热温度46℃,分摊于63份厚布料块上即成,膏药厚度0.3—0.4cm,膏药面积规格12×14cm/贴,每贴膏药含膏药33—36g。
权利要求
1.冰麝祛痛膏,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单位重量份,川乌30—40份、草乌30—40份、一支篙10—20份、香附20—30份、木瓜30—40份、防己30—40份、秦艽30—40份、狗脊30—40份、龟板30—40份、杜仲30—40份、血竭15—25份、红花10—15份、全虫10—20份、穿山甲30—40份、文术10—15份、黄丹600—650份、麻油1000—1700份、冰片10—15份、麝香10—15份;可由常规制黑色硬膏的方法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冰麝祛痛膏,其特征在于制作方法为先将上述前15味药的大颗粒按组分称量,与按照上述称量的麻油一同放入锅内将药物加热30—60分钟,将药物炸枯后去除粗渣后过滤;将滤油放入锅中用文火加热30—60分钟,加热温度为220—360℃,炼至滴水成珠状,将药锅离开火;往药锅中加入按照上述称量的黄丹,搅拌10--30分钟,冷却至60--90℃;再按照组分称量冰片、麝香、血竭,磨成细粉至120目倒入,继续搅拌30—60分钟,至油冷却至常温,让药物油状物凝固,静置48小时以上并降温到0--20℃保存;制膏药贴时,先将药物油状物的凝固块放入锅中加热40—80分钟,加热温度45—55℃,分摊于多份厚布料块上即成。
全文摘要
冰麝祛痛膏,属于黑色硬膏,其特征在于:由下列组分组成,川乌、草乌、一支篙、香附、木瓜、防己、秦艽、狗脊、龟板、杜仲、血竭、红花、全虫、穿山甲、文术、黄丹、麻油、冰片、麝香,治疗各种骨、关节病如颈锥病、腰椎病、风湿病、关节炎、骨质增生、椎间盘突出、肩周炎、腰肌劳损等病,能使病体部位活血化瘀、通络祛痛、软化骨刺,具有消炎、消肿、止痛的显著疗效。药力强劲、持久,易于经皮肤吸收且吸收范围较大。
文档编号A61K9/06GK1334105SQ0110865
公开日2002年2月6日 申请日期2001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1年7月23日
发明者罗强益 申请人:罗强益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