适味儿泻止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1968阅读:3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适味儿泻止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成药,具体地是一种治疗儿童腹泻的适味儿泻止。
“儿泻止颗粒“武汉华琦药业有限公司80年代研发生产的小儿抗腹泻药物,由葛根、黄芩、白术、茯苓、木香、厚朴、半夏、山楂、泽泻、甘草、广藿香油和盐酸小檗碱组成,已载《卫生部药品标准中药成方制剂第十四册》。尽管该药服用安全、疗效确切,是一种难得的小儿抗腹泻良药,但因味道极苦,小儿拒服,严重影响了临床推广使用,而药物中致苦成份主要是盐酸小檗碱,曾试用过β-环糊精包埋法及各种矫味剂矫正法,但均不能包埋及掩盖其苦味。
本发明的目的旨在寻找一味能替代盐酸小檗碱,又不影响药效,且不与其它药物产生配伍禁忌的成份,从而制得一种使小儿易接受服用的适味儿泻止。
本发明的目的是以下述方式实现的一种适味儿泻止,包括葛根、黄芩、白术(炒)、茯苓、木香、厚朴、半夏(姜)、山楂(焦)、泽泻、甘草(炙)广藿香油,所述药物中还加有鞣酸小檗碱,上述各原料重量份配比为葛根660黄芩330白术(炒)660茯苓660木香198厚朴330半夏(姜)330山楂(焦)528泽泻396甘草(炙)198广藿香油3.3鞣酸小檗碱19以上十二味药,除鞣酸小檗碱、广藿香油外,取山楂、茯苓、木香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60-65℃),放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0-55℃)的清膏,加乙醇使醇含醇量达50%,搅匀,放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5(80-85℃测)的稠膏备用,其余葛根等七味,按上法制备成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5%,搅匀,再按上法制备成稠膏。合并上述稠膏,加入鞣酸小檗碱,混匀,取稠膏1份,糊精约1.25份,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入广藿香油,混匀,即得。
本品为黄棕色颗粒,气香、味甜,微苦。
本药中的鞣酸小檗碱临床上用于腹泻、肠炎等肠道感染。为比较其与盐酸小檗碱在相同剂量下的药效作用强度的差别,进行了抗实验性腹泻、抗炎等药效学研究。结果表明,小檗碱的鞣酸盐、盐酸盐均能显著地抑制蓖麻油所致的小鼠腹泻,二甲苯所致的小鼠耳肿胀,角叉菜胶所致的大鼠足肿胀。但其鞣酸盐、盐酸盐两者之间的药效无差异。
将鞣酸小檗碱取代盐酸小檗碱制成适味“儿泻止”,经临床试验证明,本发明适味儿泻止无论对感染、非感染、伤食、外邪等到症型所致的小儿腹泻,还是对不同病情程度的患儿,其痊愈率、有效率均高于苦味“儿泻止”,尤其抗病毒腹泻治愈率高达83%以上。
实施例一种适味儿泻止,由葛根、黄芩、白术(炒)、茯苓、木香、厚朴、半夏(姜)、山楂(焦)、泽泻、甘草(炙)广藿香油,鞣酸小檗碱组成,上述各原料重量份配比为葛根660黄芩330白术(炒)660茯苓660木香198厚朴330半夏(姜)330山楂(焦)528泽泻396甘草(炙)198广藿香油3、3鞣酸小檗碱19以上十二味药,除鞣酸小檗碱、广藿香油外,取山楂、茯苓、木香加水煎煮2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05(60-65℃),放置24小时,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50-55℃)的清膏,加乙醇使醇含醇量达50%,搅匀,放置24小时,滤过,滤液回收乙醇,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5(80-85℃测)的稠膏备用,其余葛根等七味,按上法制备成清膏,加乙醇使含醇量达75%,搅匀,再按上法制备成稠膏。合并上述稠膏,加入鞣酸小檗碱,甜菊甙适量、混匀,取稠膏1份,糊精约1.25份,混匀,制成颗粒,干燥,喷入广藿香油,桔子香精,混匀,即得。
权利要求
一种适味儿泻止,包括葛根、黄芩、白术(炒)、茯苓、木香、厚朴、半夏(姜)、山楂(焦)、泽泻、甘草(炙)广藿香油,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中还加有鞣酸小檗碱,上述各原料重量份配比为葛根660黄芩330白术(炒)660茯苓660木香198厚朴330半夏(姜)330山楂(焦)528泽泻396甘草(炙)198广藿香油3、3鞣酸小檗碱19
全文摘要
一种适味儿泻止,由葛根、黄芩、白术(炒)、茯苓、木香、厚朴、半夏(姜)、山楂(焦)、泽泻、甘草(炙)广藿香油,鞣酸小檗碱组成,本发明适味儿泻止无论对感染、非感染、伤食、外邪等症型所致的小儿腹泻,还是对不同病情程度的患儿,其痊愈率、有效率均高于苦味“儿泻止”,尤其抗病毒腹泻治愈率高达83%以上。
文档编号A61P1/12GK1326768SQ01114260
公开日2001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01年6月11日 优先权日2001年6月11日
发明者张子扬, 曲滨, 宁钟, 鲁德恒, 陈炳胜, 张健 申请人:武汉华琦药业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