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缓泻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61039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缓泻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采用纤维素类高吸水树脂与其药学上可接受的添加剂等,制成缓泻剂,用于预防和治疗人与动物便秘。
背景技术
便秘是人类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便秘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食物过精过细,导致纤维素摄入不足,使粪便量减少,降低了对肠道的有效刺激,进而使排便意识减弱,粪便在体内停留时间过长,粪便中水分被大量吸收,最终使粪便干硬,难于排出,这就是便秘。便秘还与每日摄入水分过少、运动量少、生活没有规律、精神情绪不佳等有关。
便秘是一古老的顽症,目前尚无非常好的冶疗方法。传统的便秘治疗药物包括口服硫酸镁溶液、番泻叶溶液、石蜡油、蓖麻油等;国外常使用芦荟制剂、车前子制剂与甲基纤维素等;病情严重者,还需要使用肛门药物,如开塞露。这些药物虽都有效,但却存在使用不方便、口感不好、不适合长期给药等不足之处。目前食用纤维作为食品添加成份也在应用,但因单次用量大等因素,也限制了其应用(肖顺贞主编《临床护理药理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具有使用方便、口感好、不良反应少,适合长期应用的缓泻剂。
本发明采用粉末状的纤维素型高吸水树脂,加入药学上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制成口服液,或者以固体形式,加入药学上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在使用时用水稀释成溶液使用。
本发明涉及以纤维素为原料生产的高吸水树脂。高吸水树脂,又称保水树脂,强吸水树脂,是一类具有交联结构的高分子材料。该物质自身不溶于水,但能够吸收比自身重量高很多倍的水,吸水后形成凝胶,一般无粘性,在一般压力下不能被简单的物理的方法挤出。该类物质无毒、无刺激性,已广泛地应用于妇女卫生巾、婴儿尿布等。高吸水树脂按材料来源总体分为天然材料与合成材料两类,纤维素型高吸水树脂属于前者。由天然纤维素及其衍生物通过醚化、酯化、交联、接枝共聚等反应形式,形成交联结构而成。羧甲基纤维素碳酸盐型高吸水树脂与羧甲基纤维素黄原酸盐型高吸水树脂是其中的两个代表(崔天放等,高吸水树脂的制备与应用,辽宁化工,1999,28,(4)226-228)。纤维素型高吸水树脂在含盐溶液中吸水能力有所下降,胃肠道内容物具有一定的盐浓度,纤维素型高吸水树脂在胃肠道中吸水能力可达30倍以上,而普通纤维素一般为5倍以下。
本发明将粉末状纤维素型高吸水树脂或其盐加入添加剂制成口服液;或以固体形式,加入药学上允许使用的一些添加剂,在使用时用水稀释成溶液使用。用作缓泻剂,用于预防和治疗人与动物便秘。
在口服液或由固体使用前配制的制剂中,已吸收了足够水分的纤维素型高吸水树脂通过口服进入肠道与食物混合,纤维素型高吸水树脂在体内不降解,保留了大量水分,从而使粪便保持湿润;而且,含水纤维素型高吸水树脂具有一定体积,增大了粪便量,会刺激胃肠道蠕动,增加排便动力。两种作用协同,起到治疗便秘作用。纤维素型高吸水树脂无色无味,吸收过饱和的水后形成润滑的水样凝胶液,容易使人接受,剂量容易调整,不会产生强烈的腹泻作用。纤维素型高吸水树脂本身及降解产物无毒无害,适合长期使用。人每次纤维素型高吸水树脂或其盐使用量为0.1-5g。
考虑到直接口服固体制剂因其在体内会产生强大的吸水作用,可能会造成消化道刺激或堵塞等症状,因此不考虑口服固体制剂。
纤维素型高吸水树脂的缓泻作用在动物试验中得到证实。参照徐叔云、卞如濂主编《药理实验方法学》第二版1982,方泰惠、李淑蓉主编《药理实验方法学》的方法,作以下两个实验试验1羧甲基纤维素碳酸盐/羧甲基纤维素黄原酸盐型高吸水树脂对小鼠肠道吸收水分的影响取体重18-22g健康小白鼠60只,雌雄各半,均分4组,每组15只,空白对照组给常水,阳性对照组给予500mg/Kg的MgSO4;检品组分别给予100mg/Kg和200mg/Kg的羧甲基纤维素碳酸盐高吸水树脂与羧甲基纤维素黄原酸盐高吸水树脂,均按0.6ml/20g容积给予,药后1小时将小鼠脱颈处死,分别称量全肠重量。结果见表1,羧甲基纤维素碳酸盐高吸水树脂两种剂量下肠道重量的增加与空白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羧甲基纤维素黄原酸盐高吸水树脂两种剂量下肠道重量的增加与空白组比较差异也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说明两种纤维素型高吸水树脂均具有增加肠道水分作用。
表1 SAP对小白鼠肠道吸收水分的影响分组 剂量(mg/Kg) 动物数(n)肠道重量(g)空白组 常水15 2.76±0.39MgSO4500015 3.89±0.97###SAP-1100 15 3.58±0.77###SAP-1200 15 3.87±0.72###SAP-2100 15 3.49±0.23###SAP-2200 15 3.98±0.67###注SAP-1为羧甲基纤维素碳酸盐高吸水树脂SAP-2为羧甲基纤维素黄原酸盐高吸水树脂与空白组比较##p<0.01,###p<0.001试验2羧甲基纤维素碳酸盐高吸水树脂与羧甲基纤维素黄原酸盐高吸水树脂的泻下作用将体重18-22g的健康小鼠72只均分6组,每组12只,各组给予50%硫糖铝,均按1mg/只/天给予,造成小鼠便秘模型,连续2天后饥饿过夜,第三天以上述半量灌胃一次,半小时后阳性对照组给予5000mg/Kg MgSO4,模型组给予50%硫糖铝,检品组分别按100mg/Kg,200Mg/Kg剂量给予羧甲基纤维素碳酸盐高吸水树脂与羧甲基纤维素黄原酸盐高吸水树脂,均按0.6ml/20g容积灌胃给予,记录各组60分、120分、180分各时间段内小鼠累计排便粒数。
结果,见表2,羧甲基纤维素碳酸盐高吸水树脂与羧甲基纤维素黄原酸盐高吸水树脂各剂量组与模型组比较180分钟内小鼠累积排便粒数显著增加,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与MgSO4的泻下作用接近,表明羧甲基纤维素碳酸盐高吸水树脂与羧甲基纤维素黄原酸盐高吸水树脂具有泻下作用。
表2羧甲基纤维素碳酸盐高吸水树脂与羧甲基纤维素黄原酸盐高吸水树脂的泻下作用结果组别 给药剂量 动物数 药 后 不 同 时 间 排 便 粒 数(mg/Kg) n 60’120 180’空白 常水 15 8.85±3.209.60±3.4 14.31±3.13模型 硫糖铝15 5.62±3.21▲ 8.07±3.71 11.95±4.36▲阳性药2000 15 15.13±2.47***18.68±3.06***20.32±3.11***
ASP-1100158.75±4.67*12.33±4.96**16.64±4.9*ASP-12001512.66±3.94***15.07±5.4**19.36±4.07***ASP-2100159.31±5.01*11.40±3.68*15.87±5.01*ASP-22001511.54±3.76**16.40±5.82**20.33±5.57***注APS-1为羧甲基纤维素碳酸盐高吸水树脂 APS-2为羧甲基纤维素黄原酸盐高吸水树脂各组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P<0.001模型组与空白组比较▲P<0.05 ▲▲P<0.01本发明提供了粉末状纤维素型高吸水树脂或其在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和药学上可接受载体的药物组合。这样的组合通过混合来制备,适用于以口服液体形式给药,可以是水或油悬浮剂、溶液、乳液、糖浆、或酏剂等形式;或制成干产物,使用前用水或其它合适载体重新调制。此种制剂可包含一般的添加剂,例如食盐、香料、山梨醇、糖浆、防腐剂、着色剂、乳化剂的卵磷脂等。
在各药物组合中,粉末状纤维素型高吸水树脂每次的给药范围为100mg---5g;粉末状纤维素型高吸水树脂的目数为40目以上。
实施例1 羧甲基纤维素碳酸盐高吸水树脂口服液型制剂200目羧甲基纤维素碳酸盐高吸水树脂1g蔗糖 2g食盐 100mg香料 适量着色剂适量防腐剂适量纯化的水至200ml实施例2 羧甲基纤维素黄原酸盐高吸水树脂口服液型制剂200目羧甲基纤维素黄原酸盐高吸水树脂1g蔗糖 2g食盐 100mg香料 适量着色剂适量防腐剂适量纯化的水至200ml
实施例3 羧甲基纤维素碳酸盐高吸水树脂固体粉末200目羧甲基纤维素碳酸盐高吸水树脂1g蔗糖2g食盐100mg香料适量着色剂 适量混合,使用时溶于一杯水(200ml以上)后服用。
实施例4 羧甲基纤维素黄原酸盐高吸水树脂固体粉末200目羧甲基纤维素碳酸盐高吸水树脂1g蔗糖2g食盐100mg香料适量着色剂 适量混合,使用时溶于一杯水(200ml以上)后服用。
权利要求
1.一种缓泻的药物采用粉末状的纤维素型高吸水树脂,加入药学上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制成口服液,或者以固体形式,加入药学上允许使用的添加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泻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取200目羧甲基纤维素碳酸盐高吸水树脂1g、蔗糖2g、食盐100mg、香料、着色剂、防腐剂均适量,经纯化的水至200m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泻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取200目羧甲基纤维素黄原酸盐高吸水树脂1g、蔗糖2g、食盐100mg、香料、着色剂、防腐剂均适量,经纯化的水至200m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泻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取200目羧甲基纤维素碳酸盐高吸水树脂1g、蔗糖2g、食盐100mg、香料、着色剂适量,均匀混合,成固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缓泻的药物,其特征在于取200目羧甲基纤维素碳酸盐高吸水树脂1g、蔗糖2g、食盐100mg、香料、着色剂适量,均匀混合,成固体。
全文摘要
一种缓泻的药物是涉及采用纤维素类高吸水树脂与其药学上可接受的添加剂等,制成缓泻剂,用于预防和治疗人与动物便秘。本发明采用粉末状的纤维素型高吸水树脂,加入药学上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制成口服液,或者以固体形式,加入药学上允许使用的添加剂,在使用时用水稀释成溶液使用。
文档编号A61K31/716GK1419914SQ0113346
公开日2003年5月28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19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19日
发明者檀德宏, 韩俊雁 申请人:檀德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