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211阅读:1103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中药。
背景技术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中医称,小儿心悸症,是由先天禀赋不足,后天匀病失养元气损伤,导致心脾肺肾、气血阴阳不足,心神失养或气郁痰浊、血瘀、水饮、扰动心神,并出现心悸、气短、少气懒言、自汗乏力,少寐症状而发病,病位在心、心悸存属气血,阴阳亏损心律失常,心神失养成之虚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中药,见效快,无副作用。
本发明技术方案本发明配方有效含量是黄芪40克,党参30克,太子参30克,麦冬30克,炒枣仁25克,柏子仁40克,当归20克,川芎15克,赤芍20克,生地20克,丹参30克,龙眼肉30克,山萸肉20克,制远志10克,炒白术20克,鸡血屯40克,毛冬青20克,黄连10克,青皮15克,瓜娄20克,薤白20克,生卜黄10克,降香15克,木香10克,炙甘草10克,阿胶5克(每次化好兑药里)。
心率过速者,在上述中药的基础上加入苦参20克;心率过缓者,在上述中药的基础上加入桂枝5克。
本发明中药以补气血之不足,调阴阳之盛衰,以求气血调和,阴平阳秘,心神得养,心率得宁。主治心悸气短、气血两亏、久病虚损、面色萎黄、自汗、不寐、先天不足、心脾两虚、乏力、心神不宁。
本发明中药,可制成汤剂也可研成粉未装入胶囊。汤剂每副药煎煮前用开水浸泡1小时,煎煮时水超过中药2公分,水沸腾后用文火煎30分钟后过滤,得大约150毫升药液,加入阿胶勾兑,分早午晚三次服用。汤剂一副药可煎三次,每煎一次,早午晚服用,轻者40天痊愈,重者60天痊愈。汤剂8岁以下和体弱者每副药量减半。
该中药制成胶囊服用,轻者每次服用3粒,重者每次服5粒,每天服三次,早午晚各1次,轻者50天痊愈,重者80天痊愈。本发明中药,疗效好,见效快,去根不反弹,有效率达98%。
本发明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中药临床实验,166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者,其中男性70例,女性96例,年龄在3-14岁之间。
诊断标准心电图诊断为心脏病,并带有心悸气短、自汗、心神不宁等症状。
治疗方法汤剂一副煎三次,一次服三天。
疗效标准病期治疗以30天为观察标准。
一、显效,心悸气短等症状减弱。
二、治愈,心悸气短等症状消失,停药后不反弹。
治疗结果用本发明药品治疗小儿心脏病,治愈158例,显效6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8%。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小儿心脏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配方有效含量是,黄芪40克,党参30克,太子参30克,麦冬30克,炒枣仁25克,柏子仁40克,当归20克,川芎15克,赤芍20克,生地20克,丹参30克,龙眼肉30克,山萸肉20克,制远志10克,炒白术20克,鸡血屯40克,毛冬青20克,黄连10克,青皮15克,瓜娄20克,薤白20克,生卜黄10克,降香15克,木香10克,炙甘草10克,将上述中药用开水浸泡1小时煎煮,水沸腾后用文火煎煮30分钟,过滤后加入阿胶5克勾兑,即得本发明中药,也可将上述中药粉成未制成胶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心脏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中药的基础上加入苦参20克。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小儿心脏病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在上述中药的基础上加入桂枝5克。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小儿先天性心脏病的中药,本发明配方有效含量是:黄芪40克,党参30克,太子参30克,麦冬30克,炒枣仁25克,柏子仁40克,当归20克,川芎15克,赤芍20克,生地20克,丹参30克,龙眼肉30克,山萸肉20克,制远志10克,炒白术20克,鸡血屯40克,毛冬青20克,黄连10克,青皮15克,瓜娄20克,薤白20克,生卜黄10克,降香15克,木香10克,炙甘草10克,阿胶5克(每次化好兑药里)。制备方法是:用开水浸泡1小时煎煮,水沸腾后用文火煎30分钟后过滤,得药液加入阿胶勾兑,分早午晚三次服用。该中药可研成粉未,制成胶囊服用,本发明中药,疗效好,见效快,去根不反弹,有效率达98%。
文档编号A61P9/00GK1352984SQ01138709
公开日2002年6月12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23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23日
发明者郑国芃 申请人:郑国芃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