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头微型透析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3552阅读:199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多头微型透析管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用透析管,用于局部组织移植或严重损伤组织的透析,特别适合于对肢、躯干等部位的局部组织移植或损伤组织的透析。
据申请人所知,现有的透析技术只有血液透析和腹部内透析,用于解决循环系统和全身性的疾病问题。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局部的透析技术和透析器械,更没有适用于局部组织透析的多头微型透析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皮瓣组织移植后对组织瓣和移植受区的透析,促进废物的局部代谢,促进组织成活,从而达到促进移植手术的成功。
实现上述目的的技术方案一种多头微型透析管,其特征在于细长透析管由主管和多叉管组成,主管的始端有输液接头,主管的末端与多叉管相通,多叉管的各分叉管对称侧面上交错开有透析孔组。
多叉管的末端开放。
多叉管为二分叉管。
多叉管为三分叉管。
多叉管为四分叉管。
多叉管为五分叉管。
细长透析管的管壁外凸。
细长透析管的管壁内凹。
细长透析管为硅胶管。
细长透析管的直径为2mm。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有效的技术效果在于将细长的多头微型透析管直接安放于四肢、躯干等部位移植组织瓣下或严重损伤的组织内,外接透析液,将透析液不断滴注入组织瓣下或组织内,达到将病态组织的异常代谢产物引流出体外,从而促进组织存活的目的。本方法成本低廉、安全、有效,是一种独特的治疗器械。
下面通过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是细长透析管的管壁外凸(横截面)结构。
图3是细长透析管的管壁内凹(横截面)结构。
实施例一种多头微型透析管,参照
图1,多叉管为三分叉管,细长透析管5由主管2和三分叉管3组成,主管2的始端有输液接头1,主管2的末端与三分叉管3相通,三分叉管3的各个分叉管对称侧面上交错开有多个透析孔4。三分叉管3的末端开放,加强透析作用。
图2所示是将细长透析管5的管壁设计成具外凸6的结构,以利于组织瓣下透析引流。
图3所示是将细长透析管5的管壁设计成具内凹7的结构,利于电损伤等损伤组织内的直接透析引流。
通常,外凸结构的细长透析管与内凹结构的细长透析管,两者可以交互使用。
细长透析管采用硅胶管为宜,硅胶管直径2mm,主管长100-180mm。硅胶管也可采用其它无刺激、无毒性反映、可暂时植人人体的医用管材代替。
本实施例中,三分叉管3的末端开放,也可以设计成末端封闭型。
根据治疗局部组织移植或损伤组织的透析需要,多叉管还可以是二分叉管、四分叉管、五分叉管等。
权利要求1.一种多头微型透析管,其特征在于细长透析管由主管和分叉管组成,主管的始端有输液接头,主管的末端与多叉管相通,多叉管的各分叉管对称侧面上交错开有透析孔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微型透析管,其特征在于细长透析管的末端开放。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微型透析管,其特征在于多叉管为二分叉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微型透析管,其特征在于多叉管为三分叉管。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微型透析管,其特征在于多叉管为四分叉管。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微型透析管,其特征在于多叉管为五分叉管。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微型透析管,其特征在于细长透析管的管壁内凹。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微型透析管,其特征在于细长透析管为硅胶管。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头微型透析管,其特征在于细长透析管的直径为2mm。
专利摘要一种多头微型透析管,其特征在于:细长透析管由主管和分叉管组成,主管的始端有输液接头,主管的末端与多叉管相通,多叉管的各分叉管对称侧面上交错开有透析孔组,多叉管可以是二、三、四或五分叉管,细长透析管为硅胶管,硅胶管的末端开放,其管壁根据需要可外凸或内凹。本实用新型解决了皮瓣组织移植后对组织瓣和移植受区的透析,从而促进移植手术的成功。
文档编号A61M1/14GK2462935SQ0120494
公开日2001年12月5日 申请日期2001年2月5日 优先权日2001年2月5日
发明者朱志祥, 许晓光, 牟善松 申请人:深圳市红十字会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