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肌牵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347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隔肌牵开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特别是一种胸外科手术专用器械。
胸中下段食管癌、贲门癌手术治疗的标准方式是经左胸后外侧切口行食管贲门癌切除、全胃代食管术或食管残胃吻合术,只有术中切开左侧隔肌,才能游离贲门、胃体至幽门,使之能上提到胸腔内。目前,隔肌切口需常规缝合3针悬吊在胸壁上,在游离胃的过程中,现在一般使用的都是大“S”形拉钩或压肠板等器械,操作时需一或二名助手牵拉,才能有效进行手术,不但劳动量大、易疲劳,同时手术野暴露多不满意,而且要反复更换拉钩或纠正牵拉的角度,费力费时,也使手术时间明显延长。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专用于牵开隔肌切口,同时使手术野暴露广的隔肌牵开器。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隔肌牵开器,主要由支架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垂直于支架的一个小支臂、一个固装在支架上的固定支臂和一个滑动装于大支架上的滑动支臂,小支臂位于固定支臂和滑动支臂之间;在固定支臂和滑动支臂的前端各设有一个分拨爪,在小支臂的前端设有一个拉钩。
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上结构后,由于设置了专用于牵开隔肌的三个支臂,使隔肌有效牵开,同时将肝左叶及脾脏向两侧分开,使手术野得以满意的暴露,便于手术操作,缩短手术时间,减轻手术创伤,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的效果,可有效减少参加手术人员,减轻劳动强度。
附图
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作详细说明。
附图中,1为支架、2为固定支臂、3为滑动支臂、4为小支臂、5为分拨爪、6为拉钩。
如附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隔肌自动牵开装置,专用于牵开人体隔肌切口,主要由支架1组成,支架1可采用不锈钢材料制作,设计为矩形状,由二根横梁和二根纵梁组成,在支架1一侧的纵梁上固装有一个固定支臂2,在二根横梁上还滑动装有一个滑动支臂3,该滑动支臂3是通过孔套套在二根横梁上,使得滑动支臂3可沿横梁左右移动;上述固定支臂2和滑动支臂3都垂直于支架1。在前端的横梁上还垂直装有一个小支臂4,该小支臂4位于固定支臂2和滑动支臂3之间。在固定支臂2和滑动支臂3前端各设有一个分拨爪5,该分拨爪5与固定支臂2和滑动支臂3之间为活动联接,使得分拨爪5可绕支臂上下转动,转动角度大于180度,适合于术中角度的调整;分拨爪5为呈梳子状的爪形结构,爪尖外翻,使牵拉更加稳定。上述固定支臂2和滑动支臂3呈弧形弯曲,以便于手术操作。在上述小支臂4的前端还设有一个拉钩6,该拉钩6用于前后牵拉隔肌。
上述小支臂4是通过一个固定座设置在支架1上,固定座可沿横梁左右滑动,小支臂4可在固定座内前后滑动,在小支臂4与固定座之间还设有一个固定螺栓。
使用时,移动滑动支臂3,使得二个分拨爪5分别左右牵拉隔肌,同时调整小支臂4的位置,使得拉钩6也牵拉隔肌,这样隔肌切口被有效拉开,即可进行手术。
权利要求1.隔肌牵开器,主要由支架(1)组成,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垂直于支架(1)的一个小支臂(4)、一个固装在支架(1)上的固定支臂(2)和一个滑动装于大支架(1)上的滑动支臂(3),小支臂(4)位于固定支臂(2)和滑动支臂(3)之间;在固定支臂(2)和滑动支臂(3)的前端各设有一个分拨爪(5),在小支臂(4)的前端设有一个拉钩(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隔肌牵开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固定支臂(2)和滑动支臂(3)呈弧形弯曲。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隔肌牵开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小支臂(4)通过固定座设置在支架(1)上,小支臂(4)与固定座之间为滑动联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隔肌牵开器,其特征在于上述分拨爪(5)与固定支臂(2)和滑动支臂(3)之间为活动联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隔肌牵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小支臂(4)与固定座之间还设有一个固定螺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胸外科手术专用隔肌牵开器,主要由支架组成,特点是在支架上设有小支臂、固定支臂和滑动支臂,固定支臂和滑动支臂的前端各设有一个分拨爪,小支臂的前端设有一个拉钩,可行手术中隔肌的牵拉,使隔肌牵开,便于手术操作,减轻手术创伤,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低、使用方便的效果。
文档编号A61B17/02GK2471286SQ0121582
公开日2002年1月16日 申请日期2001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01年1月4日
发明者马胜军 申请人:马胜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