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椎复健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218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脊椎复健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关于脊椎复健的装置,特别是指一种由身体重量自然形成的拉力作用于脊椎,以达到伸直复健功效的装置。
传统治疗脊椎酸痛或椎间盘突出的复健器具,有如中华民国专利公报公告第231509、312985号等新型专利案,而观诸上述各案的结构特征,都是使患者以躺姿位于一类似床板结构,然后再以各种具特色的结构拉伸患者的脊椎,使之受外力作用而伸直(其间可依需要而另以其它装置挤压脊椎弯曲的部位);然而,以上述传统结构作拉直脊椎的复健时,其由于患者呈躺姿,因此,要扭动身体,必须先克服患者身体与床板间的摩擦,如此以大量的力作用于受束缚的部位,会造成复健者严重的疼痛不适,使患者视复健为畏途,也为相关脊椎复健工作的一瓶颈。
本实用新型的此种脊椎复健装置,主要包括一底座,呈一平板块状,其一侧二端角分设有直立的导杆套筒;一主支架,一呈方C形断面的中空条杆,其二端可分别套设一调整杆,该调整杆的一端并设有向外弯曲凸伸的托臂,主支架的二端外旁侧并设有二设有同向垂直延伸的导杆,可伸入前述底座的导杆套筒内形成套合而可自由滑动的结合形态;至少一油压缸,设置于前述主支架与底座之间,该油压缸受一马达驱动使油压缸驱使主支架上升;其中主支架中段设有一高度可调的托颈架,该托颈架可托于复健者下巴;主支架与托颈架间复数调整螺栓结合;该托臂及托颈架上表侧设有一软性的垫体;并且主支架的二端部分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复数定位孔,而于调整杆周侧则设有相对的复数调整孔,由各不同位置的调整孔相对应后,以一插销插入固定,二调整杆于主支架二端部形成可伸缩的长度调整。
本实用新型是在提供一种脊椎复健装置,其主要由一主支架二侧分设有弯曲延伸的托臂,可供伸托于复健者的双腋下,而该主支架并可受一油压缸的抵顶而向上升起,以撑起复健者形成自然直立的状态,由重力的作用配合复健工作人员的按摩,而可达到拉伸脊椎的复健功效,此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此种脊椎复健装置,于主支架上方,设有一可调整高度的托颈架,以支撑于复健者的下巴,以使颈部与脊椎保持自然平直,增加复健效果,此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动作示意图。图号简单说明底 座 1定位孔23、244导杆套筒 11垫 体 211、243主支架 2托颈架 24托 臂21调整螺栓 241螺 孔 231定位螺帽 242调整杆22导 杆 25
调整孔221 油压缸 3插 销222 马 达 31



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底座1、主支架2及油压缸3等部份其中底座1呈一平板块状,其一侧二端角分设有直立的导杆套个11,主支架2呈方C形断面的中空条杆,其二端可分别套设一调整杆22,该调整杆22周侧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复数调整孔221,调整杆22的一端并设有向外弯曲凸伸的托臂21,该托臂21上侧则设有一软性的垫体211,主支架2的二端外旁侧并设有复数定位孔23与二设有同向延伸的导杆25,且该二导杆25可伸入前述导杆套筒11内形成套合而可自由滑动的结合状态,而主支架2的中段则设有复数螺孔231,可分别供一调整螺栓241螺入,该调整螺栓241中段则设有一定位螺帽242而调整螺栓241顶侧则可供一托颈架24以底侧相对应的定位孔244套合,该托颈架24的上表面并设有一软性的垫体243,油压缸3设置于主支架2与底座1之间,受一马达31驱动相关装置(储油槽及相关管路可容纳于底座1内)。
如图2所示,组合时,二调整杆22分别伸入主支架2的二端,并依二托臂21伸入复健者二腋下舒适的宽度为基准,调整使主支架2的定位孔23与一调整杆22的调整孔221相对应,再以一插销222贯穿固定,而托颈架24则以定位孔244滑套于调整螺栓241顶部,并利用调整螺栓241螺入主支架2的螺孔231,以该定位螺帽242加以定位,可使调整螺栓241支撑托颈架24而固定于适当高度。
如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以二托臂21分别伸入复健者二腋下,并以托颈架24托于复健者下巴,由托臂21、托颈架24上表面的垫体211、243的柔软特性,可有效减少腋下及下巴受挤压的疼痛,而复健工作人员则可视需要站立于复健者的后方,然后油压缸3动作,驱使主支架2上升,利用二托臂21撑起复健者形成自然直立吊挂状态,而托颈架24则可使颈部与脊椎保持自然平直,由重力的作用拉伸人体背部(脊椎),配合复健工作人员的按摩推压,而可达到拉伸脊椎的复健功效。
由上述可知,本实用新型的脊椎复健装置确实具有避免传统复健过程的疼痛不适,且具有较佳的复健效果,且其并未见诸公开使用,合乎专利法的规定,恳请赐准专利,实为德便。
权利要求1.一种脊椎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至少包括一底座,呈一平板块状,其一侧二端角分设有直立的导杆套筒;一主支架,一呈方C形断面的中空条杆,其二端可分别套设一调整杆,该调整杆的一端并设有向外弯曲凸伸的托臂,主支架的二端外旁侧并设有二设有同向垂直延伸的导杆,可伸入前述底座的导杆套筒内形成套合而可自由滑动的结合形态;至少一油压缸,设置于前述主支架与底座之间,该油压缸受一马达驱动使油压缸驱使主支架上升。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支架中段设有一高度可调的托颈架,该托颈架可托于复健者下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脊椎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支架与托颈架间复数调整螺栓结合。
4.如权利要求2或4所述的脊椎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托臂及托颈架上表侧设有一软性的垫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脊椎复健装置,其特征在于,主支架的二端部分设有沿轴向延伸的复数定位孔,而于调整杆周侧则设有相对的复数调整孔,由各不同位置的调整孔相对应后,以一插销插入固定,二调整杆于主支架二端部形成可伸缩的长度调整。
专利摘要一种脊椎复健装置,其主要以一油压缸驱动一主支架而可作上下升降的动作,而该主支架的二侧分设有弯曲延伸的托臂,可供伸托于复健者的双腋下,而主支架上则可另设一可调整高度的托颈架,以支撑于复健者的下巴,当主支架受油压缸的抵顶上升时,复健者被撑起形成自然直立的状态,由重力的拉伸作用,且托颈架可使颈部与脊椎保持一自然平直,配合另外复健工作人员的按摩,即可达到最佳拉伸脊椎的复健功效。
文档编号A61F5/048GK2516136SQ0126412
公开日2002年10月16日 申请日期2001年9月28日 优先权日2001年9月28日
发明者张文胧 申请人:张文胧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