洗胃开口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3463阅读:122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洗胃开口器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所属技术领域属于人体的一种医疗辅助器械。在洗胃时必备的开口器,也可用于其他病人需开口时使用。
二、技术现状洗胃术是抢救病人的一项重要措施,多数用于抢救中毒者,及时清除胃内容物,减少吸收,是抢救成功关键。在实际操作中,常因病人不配合等原因影响洗胃或延缓洗胃时间,操作中,尤其是插胃管困难或有咬管现象。多年来,一直使用原先老产品金属开口器协助插胃管和在洗胃过程中支撑牙齿防止咬管,但在使用中存在的缺点是,因金属制品直接使用易损伤口腔粘膜,需外包纱布使用,这样其前端变钝粗糙,不易开启牙齿,需用压舌板辅助,外包纱布不利清洗消毒,使用麻烦而浪费原料,消毒不彻底易造成交叉感染,使用金属开口器不便操作,又易脱落发生事故。
三、技术内容根据上述缺陷,改进设制一种方便操作不易脱落的洗胃开口器。也可用于其他病人需开口时使用。它主要由主体部分与档板构成,主体部分由手柄、齿槽、口内管及撬板组成,挡板制有外挡板与内挡板,洗胃开口器主体部分上方为椭圆型,适合口腔张开时的结构,上、下颌牙分别置于内、外挡板之间形成的齿槽部,防止牙齿滑动,不易脱出。洗胃开口器中间为椭圆型孔道,使插胃管时便于调整胃管方向,防止胃管在口腔中盘折扭曲。主体部分的下方为撬板,能替代压舌板用来撬开病人的牙齿,同时可压住舌体,防止舌头卷曲影响插管。
该洗胃开口器,适用各种病人的洗胃时必备的辅助器械,可避免从鼻腔插管引起的操作和不适,可防止牙齿滑动,牢靠地置于口腔中,不易脱出;它又易于清洗消毒,也可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结构简单实用,成本低,制造容易,使用方便。
四、附图及实施说明


图1为洗胃开口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洗胃开口器的侧示意图由
图1、图2可知,主体部分的上方由手柄1、侧槽8、齿槽2、口内器3及固定齿圈9构成,下部为撬板4,撬板4为梯形的斜曲状。内档板6小于外档板5,外档板5两侧为圆弧形,侧槽8两侧为一凹形结构。另外,在齿槽2下方为内档板6,上方为外档板5,组成在齿槽2的两侧为凸出的固定齿圈9。该洗胃开口器中间有贯穿主体部分的椭圆形孔道7,胃管从中穿过。
实施操作时,用该洗胃开口器撬板4的前端启开牙齿,随即放入口腔,使上、下颌牙咬住外档板5和内档板6之间的齿槽2,将胃管从孔道7穿过进行插管,插管成功后即可一手固定手柄部分及胃管,一手操作洗胃机进行洗胃。该洗胃开口器可采用无毒、无害的塑料制品或其它人造材料制成。
权利要求1.洗胃开口器主要由主体部分与档板构成,其特征是主体部分的上方由手柄(1)、侧槽(8)、齿槽(2)、口内管(3)及固定齿圈(9)构成,下部为撬板(4),在齿槽(2)下方为内档板(6),上方为外挡板(5)组成。
2.按权利要求1所述洗胃开口器,其特征是齿槽(2)的两侧为凸出的固定齿圈(9),撬板(4)为梯形的斜曲状。
3.按权利要求1所述洗胃开口器,其特征是内档板(6)小于外档板(5),外档板(5)两侧为圆弧形,侧槽(8)两侧为一凹形结构。
专利摘要洗胃开口器属用于人体的一种医疗辅助器械,洗胃时必备的开口器,该开口器也可用于其他病人需开口时使用,其主要特征是由主体部分与档板组成,主体部分有手柄、齿槽、口内管及撬板构成,档板制有外档板与内档板组成。使用该套开口器可避免从鼻腔插管引起的操作和不适,可防止牙齿滑动,不易脱落,又便于清洗消毒,也可一次性使用,避免交叉感染,结构简单实用,制造成本低。
文档编号A61B1/24GK2508693SQ0127543
公开日2002年9月4日 申请日期2001年11月30日 优先权日2001年11月30日
发明者曲希莲, 冯国平, 李文圃 申请人:胜利石油管理局中心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