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皮肤癣类疾病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文档序号:994901阅读:104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治疗皮肤癣类疾病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外敷药。
背景技术
皮肤癣类疾病是一种顽症,较难治愈。现有“复方消癣康”系列口服药,它是由40多种名贵中药组成的。其主要原理是扩张真皮循环,增加血氧代谢,修复损伤的血管真皮,有控制皮癣不再蔓延、扩展的功能。这种系列口服药,种类多,一般患者很难认定自己服那类药,须经医生指导,操作使用不方便。一些外敷药膏,如达可宁软膏,治疗周期长,治愈较慢。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外敷药膏及其制备方法,这种药膏可以在短疗程内较好地医治皮肤癣类疾病,凡癣必治,专克顽癣。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本发明药膏的有效成份及重量百分比为雄黄4-5%,硫黄8-9%,轻粉2-3%,冰片4-5%,青黛4-5%,一扫光2-3%,水银10-12%,凡士林57-60%,苯酚与75%的酒精饱合溶液2-3%。
制备方法是将轻粉、雄黄、硫黄、冰片混合研成细粉末,与青黛、一扫光混合过80目筛搅拌均匀,与凡士林调成膏状物;将膏状物中加入水银继续搅拌,直到水银均匀地溶入凡士林膏状物内,再向其中加入2-3%的苯酚与75%的酒精饱合溶液,搅拌均匀即可。
本发明治疗皮肤癣类疾病的药膏是由多种中药调制而成,具有清热除湿,祛风润燥,活血化瘀,杀虫止痒,解毒生肌的功效,对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治愈达98%,凡皮肤增厚,色素加深,粗糙脱屑,苔藓样变的皮肤病均可使用;对于变态反应性皮肤病—湿疹,物理性皮肤病—手足皲裂,寄生虫皮肤病—疥疮均有特效。本发明使用方便,无毒副作用。
本发明药膏,每天涂抹患处一次,不能与浓碱类洗涤用品相接触,只能用肥皂、硫黄皂等含碱量低的洗涤用品清洗。在外敷本发明药膏时禁食海产品,牛羊肉、鱼、白酒。
具体实施例方式
皮癣面积占人体总面积30%以上的患者,在外敷本药同时,可以采取静脉滴注和肌肉注射同时辅助治疗,治疗效果更佳。静脉滴注氢化可地松、利巴韦林、盐水,用以脱敏、抗毒,促进皮肤代谢;肌肉注射转移因子,提高人体免疫机能。
本发明药膏对87例皮肤癣类患者临床应用,其中男性54例,年龄12-58岁,女性33例,年龄15-50岁,治愈80例,有效5例,无效2例,治愈率92%,总有效率98%。
另外,申请人治疗一牛皮癣患者,男46岁,皮癣患处达身体总面积的92%,患处红斑、刺瘁、脱屑,抓后流血,最大红斑直径有碗口大,接受本发明外敷药膏与辅助疗法,45天后全身红斑消失,恢复本来的肤色,无反复。
某男38岁,患头癣14年,整个头部毛发部位皮肤干燥结痂、脱屑、血迹斑斑。每天涂抹本发明药膏一次,15天后头癣依稀可见点点红斑,28天后红斑全部消失,恢复健康,无反复。
某女18岁,患湿疹,周身皮肤干燥、结痂、脱屑,患病3年,使用本发明药膏,34天治愈恢复健康,无反复。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皮肤癣类疾病的药膏,其特征在于;有效成份及重量百分比为雄黄4-5%,硫黄8-9%,轻粉2-3%,冰片4-5%,青黛4-5%,一扫光2-3%,水银10-12%,凡士林57-60%,苯酚与75%的酒精饱合溶液2-3%。
2.一种治疗皮肤癣类疾病的药膏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将轻粉、雄黄、硫黄、冰片混合研成细粉末;与青黛、一扫光混合过80目筛搅拌均匀,与凡士林调成膏状物;将膏状物中加入水银继续搅拌,直到水银均匀地溶入凡士林膏状物内,再向其中加入2-3%的苯酚与75%的酒精饱合溶液,搅拌均匀即可。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治疗皮肤癣类疾病的药膏及其制备方法,这种药膏可以在短疗程内较好地医治皮肤癣。本发明药膏的有效成份及重量百分比为雄黄4-5%,硫黄8-9%,轻粉2-3%,冰片4-5%,青黛4-5%,一扫光2-3%,水银10-12%,凡士林57-60%,苯酚与75%的酒精饱合溶液2-3%。将轻粉、雄黄、硫黄、冰片混合研成细粉末,与青黛、一扫光混合过80目筛搅拌均匀,与凡士林调成膏状物;再加入水银和苯酚与75%的酒精饱合溶液,搅拌均匀即可。本发明是由8种中药调制而成,具有清热除湿,祛风润燥,活血化瘀,杀虫止痒,解毒生肌的功效,对真菌感染性皮肤病、湿疹、手足皲裂、疥疮均有疗效,有效率达98%。
文档编号A61K33/28GK1448153SQ0210942
公开日2003年10月15日 申请日期2002年4月1日 优先权日2002年4月1日
发明者刘伟峰 申请人:刘伟峰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