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外部肿块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999264阅读:192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治疗外部肿块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肿瘤治疗药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外部肿块的外用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肿瘤是现代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给患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外部肿块是其中的一部分,在我国古书上称为瘿瘤。目前治疗外部肿块的方法很多,多以内服、外敷、理疗及晚期手术等治疗,但疗效不一。如西药中采用的烃化剂等,在内服杀伤肿瘤组织细胞的同时,对正常组织特别是对生长较快的骨髓、粘膜上皮有损伤作用,抑制骨髓造血机能,引起白细胞、血小板减少,还会使患者产生恶心、呕吐、食欲减退以及头疼、眩晕、耳鸣、脱发等不良反应。中药中使用较多的抗肿瘤药如长春碱、喜树碱等,均有与西药中的烃化剂等相似的副作用,如白细胞减少、腹泻、消化道溃疡及脱发等不良反应。因此现有的中、西药都存在毒副作用较大的问题,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精神压和痛苦,而且治疗费用高。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治疗外部肿块的药物存在的上述不足,发明一种外用中药组合物,采用中药原料组配,配方独特,疗效显著,体外使用,方便安全,无毒副反应。

发明内容
我国传统中医理论对肿瘤的形成病理有详细描述《素问》中说“风寒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其风气胜者为行痹,寒气胜者为痛痹,湿气胜者为著痹”。“冬遇此者为首痹,以夏遇此者为脉痹,阴遇此者为肌痹,以秋遇此才为皮痹,春遇此者为筋痹”。痹证的外因为居处潮湿,触骨风寒,邪气入后,留滞经络肌肉。内在因素为肌体虚弱气血不足,留滞经络、关节、肌肉、气血络阻不通,从而产生肌肤疾痛,软麻、酸胀、肿痛、红,包块瘿瘤等症。一旦痹疰,则血行失度。正常时血在脉中流循是“如水细流”。如血行失度,则不是“如水之流”,而是“血凝不而流”、“血泣则不通”、“血瘀滞而不行”,造成身体各患处局部血脉不通。如《素问·调经论》说“寒独留,则血凝泣,凝则脉不通”。《医林改错、积块论》有“血受热,则煎熬整成块”,血行有经纪“血不归经为血瘀”。此为肌肤痹疰即肿瘤包块形成的原因。
针对上述肿瘤形成原因的分析,本发明选用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原料组成本外用药组合物制川乌9-15、一枝蒿6-10、红花5-10、生甘草12-16、冰片1-2、樟脑1-2、薄荷醇1-2。
在上述原料组成中再加入苍耳子30-45、夏枯草40-50和桃仁9-15可以使本发明达到更好的使用效果。
将上述原料采用以下方法制备(1)将制川乌、一枝蒿、苍耳子、桃仁和红花加入净水浸泡,再加水加热2小时,取滤液,浓缩至料液比为1∶1,加浓缩液量2%的壳聚糖溶液,澄清;(2)将夏枯草和生甘草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处理;(3)取冰片、樟脑、薄荷醇,用二甲基亚砜溶解,与水制成10%的混悬液;(4)合并以上各液,得本中药组合物。
二甲基亚砜的加入量为大于或等于溶解冰片、樟脑、薄荷醇的量,至少需溶解上述三种物质,量多一点还有益于细胞逆转作用,不影响组合物质量。
本外用组合物的组方基原如下1、桃仁含苦杏仁甙、挥发油、脂肪油等。
功用破血行瘀、润燥滑肠、治微瘕、热病蓄血、风痹、疟疾、瘀血肿痛、血燥便秘。
《本经》“主瘀血,血闭症瘕,杀小虫”。
《别录》“止咳逆止气,消心下坚,除卒暴击血,破症瘕,通脉止痛”,《滇·本草》“治血痰”。
《纲目》“主血滞风痹,皮肤热躁痒,皮肤凝聚之血”。
2、一枝蒿成份中含兰香油、樟脑等。
功用活血、祛风、止痛、解毒,治风湿疼痛、痞块、痛肿。
《纲目》“蒿叶主治痞疾”。
《纲目拾遗》“活血解毒,去一切积滞,治痼、阴寒”等疾。
《分类草药性》“治一切热毒,涂疮生肌”。
3、苍耳子成分含苍耳子甙、树脂、脂肪油、生物碱、维生素C等。
功用散风、止痛、祛湿、杀虫。治风寒头痛、鼻渊、齿痛、风寒湿痹、四肢挛痛、疥癞、瘙痒。
《本经》;“主风头寒痛,风湿周痹,四肢拘挛痛,恶肉死肌”。
《日华子本草》“治一切风气、填髓、暖腰脚。治痹、疥癣瘙痒”。
《本草备要》“善发汗、散风湿,上通脑顶,下行足膝,外达皮肤。治头痛、目暗、齿痛、鼻渊、去刺”。
《玉木秋药解》“消肿开痹,泄风去湿,治疥疠风瘙、瘾疹”。
4、夏枯草含三萜皂甙,齐墩果酸,多种维生素。
功用清肝、散结,治痹疠、瘿瘤、乳痛、乳癌,目珠夜痛、羞明流泪、头目眩晕、口眼歪斜、筋骨疼痛、肺结核。
《本经》“祛肝风、行经络、治口眼歪斜、行肝气开肝郁、止筋骨疼痛、目珠痛、散痹疠、周身结核”。
《生草药性备要》“去痰消脓,治痹疠,清上补下,去眼膜止痛”。
《本草从新》“去痹疠鼠瘘、瘿瘤、微坚、乳痛、乳癌”5、制川乌功用祛寒湿、散风邪、温经止痛,治风寒湿痹、历节风痛。
制川乌为为泡制名,其基原学名为川乌头。经泡制后,其有毒乌头生物碱大大减少,相应也减少了毒副作用。
6、红花含红花黄色素。
功用活血通经,去瘀止痛,治经闭、微瘕、难产、死胎、产后恶露不行,瘀血作痛、痛肿、跌打损伤。
《本草蒙筌》“喉痹噎塞不通”。
《开宝本草》“主产后血运口噤,腹内恶血不尽,绞痛、胎死腹中、亦主蛊毒下血”。
《纲目》“活血、润燥、止痛、散肿、通径”。
7、生甘草含三萜皂甙草酸。
功用生用,和中缓急、润肺、解毒、调和诸药。
《本经》“全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长肌肉、倍力、金疮肿”。
《别录》“温中下气,慎满短气、伤脏咳嗽、止渴、通经脉利血气、解百药之毒”。
《日华子本草》“安魂定魄、补五功七伤、一切虚损、惊悸、烦闷、健忘。通九窍、利百脉、益精养气、壮筋骨、解冷热。”
具体实施例方式
实例1制川乌9kg 一枝蒿6kg 苍耳子30kg 夏枯草40kg 桃仁10kg红花5kg 生甘草12kg 冰片1kg 樟脑1kg 薄荷醇1kg 二甲基亚砜4L实例2制川乌10kg 一枝蒿8kg 苍耳子40kg 夏枯草45kg 桃仁12kg红花8kg 生甘草12kg 冰片1kg 樟脑1kg 薄荷醇1kg 二甲基亚砜3L实例3制川乌12kg 一枝蒿8kg 苍耳子35kg 夏枯草45kg 桃仁15kg红花10kg 生甘草12kg 冰片1kg 樟脑1kg 薄荷醇1kg 二甲基亚砜5L实例4制川乌12kg 一枝蒿10kg 苍耳子45kg 夏枯草45kg 桃仁10kg红花10kg 生甘草12kg 冰片1kg 樟脑1kg 薄荷醇2kg 二甲基亚砜4L实例5制川乌15kg 一枝蒿10kg 苍耳子50kg 夏枯草50kg 桃仁15kg红花8kg 生甘草12kg 冰片1kg 樟脑1kg 薄荷醇1kg 二甲基亚砜3L临床应用总1.本组病例90例,年龄25-50岁,平均年龄37岁;其中已婚78例,未婚12例。病程最长5后,最短半年,全为女性。
病患者多以颈部瘿、包块及乳腺增生包块为主症。
2.治疗方法洗净患部用棉签煎取本外用中药组合物擦涂患部,每天一次,5-8次为一疗程,在治疗过程中停用其他药物,不食“鲜、香、脆、嫩及油腻”为特征食物,利于治疗。其理由如下“鲜”——谷氨酸多,为细胞非组蛋白主要成分,食用多了利于细胞增殖,尤以咸菜+味精不可混食,因咸菜中亚硝酸盐+谷氨酸,对肿块有诱导增殖、增痛作用。
“油腻”“脆香”——油炸食品中过氧化物多,利于形成细胞表面胆固醇脂蛋白受体且数目增多,不利散结。
“嫩”——蔬菜幼嫩部分含细胞分裂素多,宜促进细胞增生,宜用成熟蔬菜。
3.治疗结果
90例病人中用药4-5次乳腺包块、气瘿包块明显缩小者35例,7-9次包块消失者64例,无效1例。
4.典型病例罗某,女,29岁,已婚。2000年10月25日初诊,因年前后,因常呕气,乳房部隐隐胀痛,腰部酸痛,尔后乳部发现大小不规则包块数个,经服药,仅缓解疼痛,但包块反而增大。查双侧乳房包块拇指大小数个,质地硬滑。经外擦肌肤痹疰疏液6-8次后明显减小,历经半月后包块消失,无其他不适症状。
王某,女,34岁,已婚。2000年前,因夫妻感情不各,气急易怒,常生闷气,颈部左右两侧出现拇指大小包瘿,吃药无效,经外擦肌肤痹疰液5-8次渐消,经12次后,瘿瘤自消,无其他不适症状。
本发明的特点是根据肌肤痹疰病理,气血络阻不通,留滞经络,气滞愈久,导致血瘀,瘀久化热,渐成瘿肿、包块,本发明组方采用独特的中药原料配伍,充分利用各味药的药性,相辅相成,协同作用,达到循环气血、通经活血、软坚、肌肤散结、通痹通疰、瘿瘤化核、祛瘀通寒、肌痹肤疰、药解其毒热的功效,故将本方外用患处,治疗各种包块、瘿瘤有特效,使用安全可靠,无毒副作用,使用方便,费用少,每日只擦1-2次,8-12次即可达到目的。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外部肿块的外用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制川乌9-15、一枝蒿6-10、红花5-10、生甘草12-16、冰片1-2、樟脑1-2、薄荷醇1-2,采用以下方法制备(1)将制川乌、一枝蒿和红花加入净水浸泡,再加水加热2小时左右,取滤液,浓缩至料液比为1∶1,加浓缩液量2%的壳聚糖溶液,澄清;(2)将生甘草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处理;(3)取冰片、樟脑、薄荷醇,用二甲基亚砜进行溶解,与水制成10%的混悬液;(4)合并以上各液,得本中药组合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外用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原料组成中还有苍耳子30-45、夏枯草40-50、桃仁9-15,制备时,其中苍耳子和桃仁在第一道工序进行处理,夏枯草在第二道工序中处理。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外用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二甲基亚砜的加入量为大于或等于溶解冰片、樟脑、薄荷醇的量。
全文摘要
一种治疗外部肿块的外用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制川乌9-15、一枝蒿6-10、红花5-10、生甘草12-16、冰片1-2、樟脑1-2、薄荷醇1-2,采用以下方法制备:(1)将制川乌、一枝蒿和红花加入净水浸泡,再加水加热2小时左右,取滤液,浓缩至料液比为1∶1,加浓缩液量2%的壳聚糖溶液,澄清;(2)将生甘草用与步骤1同样的方法处理;(3)取冰片、樟脑、薄荷醇,用二甲基亚砜进行溶解,与水制成10%的混悬液;(4)合并以上各液,得本中药组合物。本中药组合物配方独特,疗效显著,体外使用,方便安全,无毒副反应。
文档编号A61P35/00GK1369301SQ0211329
公开日2002年9月18日 申请日期2002年1月29日 优先权日2002年1月29日
发明者陈明杰, 何顺清 申请人:重庆市北碚区本草生物研究所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